95年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宣告了中国近代革命史上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90年前,吉林省第一个中共党支部——中共长春支部诞生,开启了党领导吉林人民在白山松水间不屈奋斗、改造河山的辉煌历程。今天,我们回顾95年来党在吉林大地的活动和业绩,总结党领导吉林人民反抗殖民统治、实现翻身做主、建设社会主义、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对于深刻认识党在国家解放和民族复兴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克服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困难的信心、对于进一步推进深化改革,实现吉林新一轮振兴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直面民族危机,毅然擎起抗日大旗,经过十四年艰苦抗战,最终战胜日本强盗
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派遣马骏、楚图南、恽代贤、张锦春等人来到吉林,传播马克思主义,组织民众开展反帝爱国运动。那时的吉林处在奉系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下,民众生活苦不堪言。同时,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加紧对吉林的侵略步伐,民族危机日益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1926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吉林省的第一个支部——中共长春支部在长春诞生。此后,吉林、柳河等县的党组织也相继建立。各地党组织成立后,随即投入到领导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由于东北的地方政权执行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导致东北地区在短短半年时间内沦陷于日本侵略者之手,3000万东北同胞成为亡国奴,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共产党人挺身而出,吉林的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团结和带领全省各阶级、各阶层爱国民众,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在抗日战争初期,吉林各地兴起了多支抗日义勇军,他们基于民族义愤,英勇开展对日斗争。中共满洲省委派出大批党团员和进步青年参加义勇军队伍,鼓励和支持其坚持斗争。但是,由于缺乏统一领导和相互协作,不久,义勇军运动走向了失败。
在参与和领导义勇军斗争的同时,吉林党组织开始在磐石、海龙和延边地区组建由党直接领导和指挥的反日游击队,创建抗日游击区。东北党组织贯彻执行中央制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团结义勇军余部、反日山林队等各种武装力量,在与日本强盗血与火的较量中,逐渐成长壮大,发展成为东北人民革命军和东北抗日联军,肩负起东北地区抗日武装斗争的重任。抗日联军共分为三个路军,其中民族英雄杨靖宇、魏拯民、王德泰等领导下的抗联第一路军主要活动在吉林大地。面对日伪政权的残酷讨伐和毒辣的殖民政策,第一路军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通过建立群众抗日政权,运用山地游击战,依托密营,与敌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极大地鼓舞了东北人民和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全国抗战爆发后,第一路军开展了更大规模的对敌斗争,牵制了数十倍于己的敌人,使关东军不能大量入关,有力地支援了全国抗战。对此,毛泽东曾评价:“(东北地区)那里的游击队多打死一个敌兵,多消耗一个敌弹,多钳制一个敌兵使之不能入关南下,就算对整个抗战增加了一份力量。至其给予整个敌军敌国以精神上的不利影响,给予整个我军和人民以精神上的良好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东北抗日联军在孤悬敌后、斗争环境十分险恶的情况下,与侵略者浴血奋战十四年,在白山松水间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带领吉林人民最终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不畏独裁统治,进行针锋相对斗争,彻底推翻“三座大山”,实现人民当家做主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顽固坚持反动独裁统治,蓄意消灭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以维持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面对蒋介石的内战政策,考虑到东北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以及国民党军队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的实际情况,中共中央科学地作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决策,建立中共中央东北局,抽调关内各个解放区的精兵强将和地方干部十余万人,以最快速度开赴东北,与周保中领导的、从苏联返回东北的原抗联队伍会合,领导东北人民开展建党、建军、建政工作,为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解放战争打响后,吉林因地处国共两党控制区的交界地带,成为了东北解放战争的主战场。吉林人民和各级党组织在陈云、陶铸、林枫等领导下,进行全面彻底的土地改革,大力发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努力扩大人民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有利地配合和支援了主力部队的正面作战。1946年末至1947年初,在中共南满分局的领导下,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和南满根据地军民与北满我军部队密切配合,通过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作战,粉碎了国民党军的战略计划,迫使其在东北由进攻转为防御,从而扭转了整个东北战局。此后,我军在东北相继开展夏季攻势、秋季攻势和冬季攻势,将国民党军压缩于几个孤立地区,其中,国民党在吉林境内只剩下长春一座孤城。随着1948年10月21日长春围困战役的胜利,吉林全境获得解放,吉林人民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迎来了当家做主的时代。
东北解放后,吉林省委迅速恢复城市生产生活秩序,稳妥推进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通过向关内调运大量物资、动员青壮年参军参战等多种方式,有力地支援了全国解放战争,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面对战争创伤,完成经济恢复工作,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奠定工业发展基础
新中国建立初期,饱受战争创伤的吉林省,生产力遭到巨大破坏,经济凋敝。从1949年到1952年底,省委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经过3年多的艰苦奋斗,使吉林的国民经济获得全面恢复并有了初步的发展。全省通过推进镇压反革命运动以及“三反”“五反”运动,有力地巩固了新生的民主政权。与此同时,吉林人民在省委领导下,积极开展了抗美援朝运动,为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从1953年起,开始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末,“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吉林省确立起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吉林省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时期,全国重点建设的156项工程,在吉林省就有12项。吉林省委从各个方面对重点工程建设进行全力支持,保证了各项工程的如期完工。1956年10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结束了我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之后,我国第一个化学工业基地吉林化学公司染料厂、化肥厂、电石厂也相继完成了建厂任务。以上大型重点工程的建成投产,极大地加速了吉林省的工业化进程,同时对于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也曾走过一些弯路,遭受过一些挫折,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都曾给吉林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但从总体来说,自党的八大至1965年,吉林经济社会在曲折中依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绩,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成倍增长,农、轻、重比例关系趋于协调,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恢复和改善,科教文卫事业也出现了喜人的局面。
“文化大革命”时期,吉林的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努力抵制“左”的错误,与“四人帮”的倒行逆施进行抗争。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从根本上纠正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转折。
投身改革开放,城乡发展齐头并进,开创现代化发展局面,推动建立市场经济
1978年9月16日,邓小平来吉林视察时,在听取省委常委工作汇报后强调要恢复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全面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的讲话有力地推动了吉林人民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深入展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省委迅速动员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为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而奋斗。
十二大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省普及,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借鉴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吉林省把承包责任制引入城市,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现代企业制度的创新之路。十四大后,省委带领全省人民积极推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
进入新世纪以后,党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给吉林省加快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省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深入实施“科教兴省、开放带动、县域突破和人才兴业”四大战略,加速体制和机制的改革进程,带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十七大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吉林省委带领全省人民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统筹推进具有吉林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实施长吉图开发开放战略,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了新的成绩。
抢抓振兴机遇,落实“四个全面”战略,着力实施“十三五”规划,加快发展普惠民生
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吉林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并实施“三个五”战略,着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开创振兴发展新局面、营造严抓实干新风气,全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了新成绩,奏响了吉林新一轮振兴发展的时代强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