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旧貌(红岩革命纪念馆供图)
卢绪章(前排右二)与“广大华行”同仁在上海。 (红岩革命纪念馆供图)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曾有一部名叫《与魔鬼打交道的人》的电影风靡全国,片中讲述一位大公司的阔老板,混迹国民党上层,为党筹措活动经费,发了大财而自己淡泊名利、一贫如洗的故事。
这不是虚构的故事,真有其人其事,那就是当年在周恩来和南方局领导下,开展地下经济工作的广大华行和她的老板———“红色资本家”卢绪章的传奇故事。
白手起家
1933年,卢绪章、杨延修、张平等五人自掏腰包,创立广大华行。取名“华行”,就是要区别于上海滩上那些外国洋行。
卢绪章等人,都曾是外商公司的高级职员,熟谙资本主义的经营之道。瞅准国内西药短缺的商机,采取开源节流、赊欠贷款、周转资金、吸收长期存款等办法,开展函购邮寄西药、医疗器材的业务。
在激烈的商战中,他们对外以三个公司的面目出现,把握市场,拓展客源,很快从一个只有300元股本的小皮包公司,变成资本达法币20万元的正式西药商行。到1941年,总资本上升到法币250万元,形成了从上海到中南、西南四通八达的商贸网点。
为党工作
卢绪章、杨延修、张平都在1938年前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按中央指示改组了公司,由卢绪章担任总经理及广大华行特别支部书记,杨延修、张平为协理。工作中心转移到重庆,由南方局和周恩来直接领导。
虽为南方局领导下的秘密机构,但广大华行不与地方党组织发生横向联系。支部成员杨延修、张平、舒自清、朱祖贤、张先成等由卢绪章单线联系。各人完成自己份内的任务,严禁打听别人的事情,也不发展新党员。
周恩来指示他们“要做到社会化、职业化、合法化,不与左派人物来往,多交各方面的朋友,以提高社会地位。要以灰色的面目长期隐藏下来,对至亲好友也不能暴露身份。在商言商,当好‘资本家’,但又要同流不合污,出污泥而不染”。把广大华行做实做大,成为党最隐秘的地下掩体和经济支柱。
当好资本家
为了取得政治保护伞和发展业务的方便条件,他们与国民党上层党、政、军、警、特打得火热,利用军统和中央银行的关系大量贷款,转手高息放出;依靠宋美龄的航空委员会用飞机倒卖黄金、美钞,大获其利;拉拢蒋介石侍从室专员摇身变成国民党的少将、上校;通过孙科太子系与苏联做生意,获取高额利润。
除了经商,广大华行还多次掩护中央领导和地下党领导来往于国统区;向根据地秘密输送情报和大批急需物资,一些特殊的需求如刘伯承元帅治伤所用的假眼,也是他们想方设法弄到的;尤其是给党的一线、二线机关和延安送去了大量经费。
悉数上交
皖南事变后,国民党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周恩来指示广大华行停止其他工作,只作为党的地下经济实体和绝密机构隐藏下来。
广大华行一直运营到1949年3月,按中央指令与党在香港的华润公司合并,这也就是如今盛名远扬的香港华润集团的前身。
广大华行资产清理后,上交组织近200万美元,加上1949年初送交组织的100万美元,卢绪章等人已将全部身家悉数上交,而这些钱,都是他们的私有财产。
除张平、舒自清等人留港继续经营公司外,卢绪章等其他人离港北上,随军接管上海,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经贸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