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常州武进的湖塘镇,有一个神秘而又令人着迷的地方。这里历史悠久,距今已有2500多年;它文化底蕴深厚,如迷宫般的形制和数以千计美轮美奂的出土文物,展示的仅仅是其神秘面纱下的一角;它风景如画,到处松柏葱郁,鸟语花香,犹如进入远离尘嚣的又一个世外桃源……
这就是著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淹城遗址。
“明清看北京,隋唐看西安,两汉看徐州,春秋看淹城。”历经数千载的变迁,这几句话集中归纳了当今旅游界对中国历史的看点。那么,淹城究竟有着何等魅力?有哪些值得人们探寻的内涵?
淹城古舟
形制最独特
历史回溯到2500年前,春秋战国,诸候争霸,群雄割踞,演绎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历史话剧。然而,硝烟散去,多少英雄故事残留于竹简,多少城楼亭台,淹没于历史的尘埃……然而,淹城却以它三城三河独特的形制,奇迹般地保存到了今天,成为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地面城池遗址。
从里向外,淹城由子城、子城河,内城、内城河,外城、外城河三城三河相套组成。这种建筑形制,在空中鸟瞰,城河相间,其状仿佛一只“天眼”,故此地又有“天眼奇观”之称。这在我国的城池遗存中,可谓举世无双、绝无仅有。因为当时的城池大多只有一城一河,少数是两城一河或两城两河,而三城三河,在国内只此一家。
子城,俗称王城,又称紫罗城,呈方形,周长500米;内城,亦称里罗城,呈方形,周长1500米;外城,也叫外罗城,呈不规则椭圆形,周长2500米。另外,还有一道外城廓,周长3500米。淹城遗址东西长850米,南北宽750米,总面积约65万平方米。淹城面积的大小,正好和《孟子》:“三里之城,七里之廓”的记载相吻合。淹城的城墙,系用开挖护城河所出之土堆筑而成,其方法是从平地起筑,因淹城土质粘性较大,故筑城墙时不挖基槽,不经夯打,一层一层往上堆土。有的地方铺一层干土,铺一层湿土,依次相间。因不以版筑,故城墙较宽。淹城的三道城墙均呈梯形,现高3—5米,墙基宽30—40米;三护城河平均深4米左右,宽30—50米,最宽处达60余米。
淹城三城之间,现均有一土坝相通,但这三道土坝筑于20世纪50年代。春秋时进出淹城没有陆路,是由水道靠船(独木舟)进出,其走向为:在外城墙的北部偏西处进口,沿着脚墩、肚墩、头墩的西侧向南,直达外城墙的南部城脚,靠头墩有两处沿头墩的南北两侧东折进内城河,这条河道又沿着内城墙现今的出入口进入子城河。外城门和内城门均为水门,子城门位于子城墙南部正中位置,宽约2米。
淹城四周一公里范围内,原有大小土墩数百座,现仅剩70余座。在淹城外城的西部南北向排列着三个高大的土墩,俗称头墩、肚墩、脚墩。通过考古发掘,证明淹城城内外的这些土墩均为西周和春秋时期江苏南部地区流行的土墩墓。城内为一墩一墓,可能为贵族墓葬;城外为一墩多墓,可能是平民的家族墓葬。淹城遗址的概貌可以用民间流传的一首民谣来形象地概括:里罗城,外罗城,中间方形紫罗城;内高墩,外高墩,四周林立百余墩,城中兀立王女墩;内河坝,外河坝,通道唯有城西坝,独木舟渡古无坝。
淹城水色
历史最悠久
淹城建于春秋晚期,是我国古城地面遗址中,是目前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地方。
“毗陵县南城,故古淹君地也。东南大冢,淹君子女冢也’去县十八里,吴所葬。”关于淹城的历史,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是东汉袁康的《越绝书•吴地传》。常武地区,在春秋时称延陵,至汉改为毗陵,春秋晚期为吴王寿梦四子季札食邑;其次是北宋的《太平寰宇记》,云:“常州府春秋时为吴国内地,<史记>云:吴公子季札所据,是为延陵之邑,吴为越所灭复属越,到战国时越为楚所灭复属楚,故<越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