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中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红军长征红色旅游基地>>旅游区新闻>>正文
中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
沪浙红色旅游区
湘赣闽红色旅游区
左右江红色旅游区
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
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
陕甘宁红色旅游区
东北红色旅游区
鲁苏皖红色旅游区
大别山红色旅游区
太行山红色旅游区
川陕渝红色旅游区
京津冀红色旅游区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
 

曾莹:忠魂归根,父亲的遗憾了却!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
作者:江西新闻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朱叶
浏览次数:
2024-12-23 09:49:09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12月21日(冬至),于都县“致敬长征 忠魂归根”主题活动现场庄严肃穆。唢呐响起,那是熟悉的《十送红军》。在这催人泪下的旋律里,39份取自长征沿线39个节点市县的“忠魂土”在礼兵的护送下,一一被安放到于都县烈士纪念园“致敬长征 忠魂归根”主题区。

▲39份“忠魂土”被安放在于都县烈士纪念园“致敬长征 忠魂归根”主题区。摄像丨肖章荣

    看到这一幕,69岁的曾莹红了眼眶。怀着激动的心情,曾莹和爱人在“致敬长征 忠魂归根”主题区前合影留念。她在心中默念:“父亲,您看到了吗?您未了的心愿,今天终于实现了!牺牲在长征路上的英烈,他们的忠魂回到了集结出发地,有了归处。”

▲曾莹和爱人在“致敬长征 忠魂归根”主题区前合影留念。摄影丨全媒体记者胡宇浓

    曾莹的父亲曾雍雅是于都县梓山镇人,他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为国征战了大半辈子。

    就是这样一位战斗英雄,他的心里始终留有一份遗憾。曾莹永远忘不了,那是1978年,因为奶奶去世,父亲曾雍雅带着她一同返回于都。可是当他们来到村口,父亲曾雍雅却目光凝重望向远方,迟迟不肯进村。

    将军有泪不轻弹。父亲告诉曾莹,当年村里有34位青年和他一起参加长征,可是他们一个都没有回来。遗憾啊!他长叹道:“还有当年我在瑞金武阳‘扩红’时招收的1000多名红军战士,有几个在长征路上活了下来?又有几个看到了新中国的成立?”

▲曾雍雅将军1955年授衔照 。(资料图)

    当年,中央红军从于都集结出发长征时有8.6万余人,到达陕北时只剩下7000余人。很多红军战士的家人甚至不知道他们参加了哪些战斗,牺牲在哪里,他们的革命烈士证明书上只留下“北上无音讯”五个字。曾莹说,这样的革命烈士证书是中央苏区独有的,既是光荣,也是遗憾。还有很多的红军战士甚至连姓名都没有留下……

    该如何弥补这份遗憾?山河已无恙,英雄当归根。近年来,于都县陆续组织过人员到长征沿线各地寻亲、取土。2024年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于都县组织开展了系列纪念活动,其中,组织红军后代重走长征路,并在长征沿线节点市县进行取土,将牺牲在长征路上的烈士忠魂随“忠魂土”带回于都。

    为此,曾莹从北京赶回于都,在10月18日这天,和“致敬长征行”队员们从于都河畔出发,沿着先烈的足迹重新踏上长征路。

    这支队伍历时22天,行程6300公里,从江西于都一直走到陕西吴起,途经长征沿线的39个节点市县。每到一处重大战役发生地、烈士纪念园(碑)或重大会议旧址,他们洒下于都河水,带去于都人民的思念,同时取一份“忠魂土”装进红布袋,带回长征源头于都。

▲曾莹(后排右四)与于都县“致敬长征行”其他队员走进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资料图)

▲曾莹在遵义会议旧址采集“忠魂土”。(资料图)

    这些泥土或是来自红军战斗过的江河边,或是来自皑皑雪山,或是来自茫茫草原……一路上,曾莹拖着年迈的身躯,参与了大部分“忠魂土”的采集。

    当行至四川省若尔盖县班佑乡班佑村时,他们了解到,长征时,700多名红军战士走出草地后,背靠背坐在班佑河边休息,因饥寒交迫、体力透支,在睡梦中全部牺牲。

    悲痛啊!这段故事勾起了曾莹的回忆。“没过草地路,难知长征苦。”曾莹说,当年,父亲曾雍雅所在的部队过草地时也曾面临死亡威胁。

▲在中国工农红军班佑烈士纪念碑和胜利曙光雕像前,曾莹讲述当年父亲所在部队过草地的故事。(资料图)

    当年,吃了草原上有毒的水和草,战士们一个个倒下。饥寒交迫中,部队宣传队一面鼓的鼓面都被战士们扒下来充饥。该怎么把这支部队的非战斗减员降到最低,带战士们活着走出草地?作为部队指导员,曾雍雅想到了一个办法。

    “休息的时候,战士们围成一圈一圈,坐着睡觉。伤员、年纪小的红军和共青团员被安排坐在最里头,而党员、老红军都争着抢着坐在最外头挡子弹、阻严寒。所有人都不许躺下,只能扒在战友背上休息,这样可以护住胸口。”为了保温御寒,曾雍雅和连长还把干燥的草皮围在最外围。就这样,草地里组成了一个令人难忘的“人体洋葱头”。

    “从此以后,这支工兵连再也没有出现非战斗减员,他们大多活着走出了草地。”在中国工农红军班佑烈士纪念碑前,曾莹向队员们深情地讲述了父亲所在部队过草地的故事,引得不少队员眼泪涟涟。

    这样的感人故事,一路上还有很多很多。长征路上,红军战士们一路生死跋涉、英勇冲杀,这些史与实、血与火,写就了一篇跨越时空的史诗。走啊走,曾莹感觉,这些远征的人,他们的英魂似乎还飘荡在曾经的战场上。这次,可以带他们回去了!回到长征源头去!

▲12月21日,曾莹(右一)等9名红军后代将“忠魂土”从于都河畔送至于都县烈士纪念园“致敬长征 忠魂归根”主题活动现场。摄像丨全媒体记者熊祖颐

    站在于都河畔,曾莹总会想起中央红军集结出发长征的那一夜。最后一碗米,拿去充军粮;最后一块板,拿去架浮桥……当年,于都人民倾其所有送中央红军踏上长征路;今年冬至,于都人民满怀敬意迎接烈士忠魂归根,回到他们集结出发的地方,让长征精神薪火相传。

    她欣慰地看到,在于都县烈士纪念园“致敬长征 忠魂归根”主题区,39份“忠魂土”按当年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的点位被安放,牺牲在长征路上“北上无音讯”的英烈们,从此全体归队回到苏区故地。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李建设、蒋苏宁:红军二字的由来(图)
·下一篇:无
·中红网-贾斌:《北上无音讯·归来有忠魂》长征精神的传承与致敬——纪念中央红军
·北上无音讯 忠魂归故里——长征精神的传承与致敬(组图)
·中红网-李学光:井冈接火种 韶山忆伟人 板仓祭忠魂——中国红信仰平台联合刘广营
·江苏:“雨花忠魂 三湘赤子—邓中夏烈士专题展”开展
·孤军北上之二《初心与忠魂》(组图)
·孤军北上之五《断肠明志铸忠魂》(组图)
·鲁畅、潘文军、石雪群:无尽追思忆英雄 祭奠英烈敬忠魂——从江县开展2024年烈士
·特稿:无尽追思忆英雄 祭奠英烈敬忠魂——从江县开展2024年烈士纪念日向英雄烈士
·李见:先烈英名载史册 陵园千古慰忠魂——“腰带扣”的启示与联想(组图)
·李见:先烈英名载史册 陵园千古慰忠魂——“腰带扣”的启示与联想(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