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头条
中国抗击新冠疫情“四大战术”与发展中医建议
2021-09-06 10:59:16
作者: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 曹东义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目前,我国抗击新冠疫情取得了独步天下的好成就,这些成果来之不易,应该引领世界,而不应该跟在欧美后边亦步亦趋,学习、模仿他们“单纯依靠疫苗接种”的做法。

    我国靠什么战胜了新冠,能够做到一次又一次“清零”?

    这些经验应该很好总结,不要被有些言论误导。比如,我国从去年四月武汉和湖北战胜疫情之后,很少有死亡,即使是几千例的境外输入病例,以及变异的德尔塔病毒“破网”之后的几十个城市范围内的爆发,都被扑灭和没有发生死亡,这依靠了什么战略、战术?

    我国在国家战略上,依靠制度优势,严格控制疫情,保障供给,恢复生产;防治战术上,依靠“中西医合作救治”模式,取得了独特的“中国经验”。

    在“战术”上的具体内容虽然很多,我认为主要有四点:

    一、小口罩,大智慧

    戴不戴口罩,看上去是一件小事,但是,其背后反映的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政治和文化差异。

    欧美国家,很多人拒绝戴口罩,认为没病的人戴口罩是侵犯人权,所以需要协商、政府有关部门批准之后,下达“戴口罩令”;摘口罩,也需要发布命令。此前,欧美一波又一波的疫情大面积爆发,与不愿戴口罩有很大关系。

    中国不会有口罩令,也不需要口罩令,依靠的是大众的自觉和互相督促。

    到高风险的地方,或进社区、进商场、高铁、机场,不戴口罩过不去,也没有人说这样的规定不人道、侵犯人权。进入人员密集的地方自觉戴口罩,这是大家的共识,没人反对,并且可以互相监督,蔚然成风。

    防疫期间戴口罩,是一个值得世界东西方普遍学习的新风尚、好习惯。

    二、按需测核酸,有事做流调

    核酸检测,尽管有很多时候是不灵敏的,有很多原因导致假阴性,需要反复多次检测才能检测到“阳性”结果,但是,这是目前“早期”发现病人很重要的措施,是很有特征的诊断手段。

    去年的时候,检测能力差,不能大面积使用,后来逐渐提高了检测能力,因此,中高风险区反复多次核酸检测,关键岗位的定期检测,都是早期发现疫情,以及流调“雷达”所依赖的技术。

    结合大数据“绿码”与“行程码”,有比较好的筛查作用。因此说,核酸检测有很重要的意义,它的作用就是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三、应急喝汤药是经过流血牺牲换来的经验

    西医目前没有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药,预防依靠疫苗“群体免疫”,其屏障不断被“突破”,有了漏洞,需要中医药来弥补。

    中医药之所以能够补偏救弊,是因为应对瘟疫流行,有几千年的经验,中医也绝对不限于喝汤药一种措施,邓铁涛先生就说过“战胜非典,我们有个武器库。”

    喝汤药是中医一个标志性的措施,也是行之有效,被反复验证的措施。

    预防疾病大面积爆发的“大锅汤”,一直是中医药的传统,除此之外,熏香避瘟,饮食养生等,都具有很丰富的内容。针灸、拔罐、外治等都有利于控制病情。

    经过石家庄、吉林、黑龙江、瑞丽、广州(广东)、南京(扬州)、上海的疫情反扑与防控,大家都知道了,有了疫情,第一时间喝汤药,就可以减少发病,得病后也不容易变成重症。没有重症,就没有死亡。因此,笔者认为“喝中药大水漫灌,可以把高风险区变成耐火材料”;《应对变异,中医药才是永恒的“疫苗”》,发过有关文章提醒大家。

    很多从国外回来的“境外输入病例”,也大都喝汤药,所以,几千例病人没有死亡。

    这些经验来之不易,有过深痛的教训。吹哨的李文亮不喝汤药,只吹哨,结果他走了,走得很让人伤心;原来非典时期的英雄护士叶欣,她的任务虽然很多,但是有一项是监督医护人员喝西药罗红霉素,据说非典型肺炎吃了这样的西药就能治好,所以她虽然在中医院工作,但是到死,也没有喝过中药,很遗憾。

    四、选择打疫苗,不要强制不依不饶

    打疫苗,本来就是预防的措施之一,现在几乎成了“唯一”的代名词。需要提醒大家:

    疫苗不是“保险药”,它是否有效?如何起效?效果有多大?安全性有哪些问题?这些还不太清楚,需要“秋后算账”,看远期的总结。因此,疫苗是“应急使用”的一个措施,是一个试验阶段的防疫措施之一。

    疫苗不能取代口罩,它不能代替测核酸,更不能代替喝汤药。

    何况,目前疫苗的情况很混乱,美国的疫苗需要零下七十度保存,属于“转基因”原理,让接种的人自身制造病毒的蛋白,再“自我”产生抗体,它未来的风险很难评估。病毒变异时刻在发生,到底“原始新冠病毒”的疫苗,是否可以应对变异病毒,也是未知数。产生的抗体,保护期有多长?这也是未知数。

    西安打了两次疫苗的医护人员感染了,南京机场、郑州六院、扬州医大附院、浦东机场很多打了两针疫苗的人员发病、感染,甚至有的成了重症,这说明,打疫苗也不可能完全防护。希望构建“群体免疫”的西方,一次又一次失败了,不定地出现一波又一波的疫情爆发,我国也多次发生疫苗接种之后,被“突破”感染的情况。因此,依靠疫苗战胜疫情的假设,有很多问题。

    有人说,今后需要经常打疫苗,或者把外国的疫苗引进来做“加强注射”,“混搭、组合起来”以便应对变异病毒。“终身服药”的弊端,这个西药的坏毛病,在疫苗身上又一次显露出来。

    被当做“人民的希望”的瑞德西韦,成了“人们的失望”;不要把疫苗也弄成这样。有些人不了解情况,甚至有了“疫苗歧视”

    我国到目前,已经注射了19亿多剂次的疫苗,数字足够大,属于世界第一,实验的样本已经足够大了。但是,由于没有大规模疫情,在目前情况下,“应急使用”疫苗的保护性,不好评估,再进一步强行推广到孩子与老人身上的意义很有限,而且将会带来很大风险。

    孩子小,不能准确告诉人们疫苗的不良反应,他们正在处于长身体阶段,很多人仍然是“独生子女”,把不确定的东西推给孩子,是要冒很大风险的。

    老人本身体质弱,还有的人有很多慢性病,更增加了接种疫苗的复杂性。

    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应该尽量不要老人和孩子打疫苗,这是对孩子的爱护,对老人的保护。在这些诸多不确定的因素之中,大力推广打疫苗,甚至当成“政治任务”,不断拔高疫苗的作用,就很不恰当了。

    目前,有些人仍然到处宣扬所谓“群体免疫”,把因为测核酸(早期发现)、喝汤药(有效预防和治疗)的“中国经验”错误地嫁接到“打了疫苗”身上,张冠李戴,指鹿为马,抢功邀赏,惑乱民心,打算用“经常打疫苗”来严重损耗国家利益。

    要清醒地认识到:“强打疫苗,就是只学西方失败经验,抹黑中国抗疫。”

    “戴口罩”的大功劳,被有些人遗忘了;

    “汤药”的历史贡献,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闭口不谈。

    测核酸,防新冠,这也是不得已的措施,尽管,“假阴性”、“假阳性”很难避免,毕竟还是很重要的措施,不容忽视。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复兴中医 上医先行
·下一篇:中医五行真是厉害
·群众的需求与呼唤就是我们前进的方向——北京周氏时珍堂药业推出防疫方追踪报道之一(
·北京周氏时珍堂药业防疫方服务好有保障——北京周氏时珍堂药业推出防疫方追踪报道之二
·北京周氏时珍堂的防疫方确实好——北京周氏时珍堂药业推出防疫方追踪报道之三(组图)
·​周总理与几位名老中医的感人故事(图)
·国医:张先忠(组图)
·神农架的绿色宝库为解除民间寒湿疫献出“四大宝”——炎帝仙草露酒、富锶矿泉水、千年
·为什么狗有时候通人性?
·震撼!中医文化即将拯救全人类!(组图)
·朝鲜副总理函谢本会荣誉主席金日光教授爱心传授中国战疫经验(组图)
·仲景国医学校:大医之风 大爱情怀(组图)
振兴中医云平台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振兴中医云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振兴中医云平台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振兴中医云平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