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2014年3月5日是董必武同志诞辰128周年纪念日,特作此文,以资纪念。
2014年1月1日,冬天里一个阳光灿烂的中午,笔者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又一次走进湖北省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纪念园”内的董必武纪念馆参拜,这是董必武纪念馆建馆26年以来,我在无数次的参拜中的一次,年年走进董必武纪念馆,每一次参拜都是一次心灵的洗涤,都是和董老的一次交流。作为一个董老故乡人,一个红色文化爱好者,多年来就有一个情结,好想写篇文章介绍董必武纪念馆,抒发心中的情怀。然而,多年来工作和琐事缚身不能动笔,今天,我终于静坐窗前,完成了这篇文章,算是和董老的一次对话,也是新年奉献给文友的礼物。
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奠基者。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功勋。1984年中央批准建设董必武纪念馆,1985年清明节破土动工,1986年3月5董必武诞辰一百周年之际落成开放。记得落成剪彩的那一天,我就站纪念馆前面的小树林里,远远望着中央老领导伍修权同志剪彩。
董必武纪念馆为中国庭院式结构,占地面积5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70平方米,它依山而建,古朴庄重,白墙红柱,飞檐翘角,绿色琉璃瓦盖顶,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在董必武纪念馆的大门前面,有两块高达7.1米的国策碑,左边碑文是董必武手书“群言堂”,右边碑文是董必武手书“依法办事必须有法必依有法可依”,穿过国策碑登上95级台阶,走进董必武纪念馆,抬头可见门楼匾额上徐向前元帅题写的“董必武纪念馆”六个馏金大字闪闪发光。纪念馆的正院中央安放着董必武半身铜像,基座上“董必武纪念像”六字是邓小平同志题写的,铜像的后面是董必武同志和夫人何莲芝的合葬墓,2000年10月6日,董必武和夫人何连芝的骨灰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迁回故乡,安葬在纪念馆大院内,实现了他们生前回归桑梓和红安22000多名英烈在一起的愿望。董必武何连芝合葬的陵墓后面是一道长30米高五米的屏风墙,上面镌刻着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布的“董必武同志生平”,由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书写。正院的东面是第一展厅,正面是第二展厅,侧院是一个环绕的第三展厅和多功能报告厅。
在董必武纪念馆建成开放的二十多年间,分别进行过两次维修,现在看到的陈列内容是纪念董老诞辰120周年时修改过的。展览内容以董必武的生平和业绩为依据,通过700余件珍贵的文物、照片、字画陈列,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董必武光辉战斗的一生,表现了他为中国革命胜利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
董必武纪念馆序厅的大门上方,是任建新同志题匾:“董必武生平业绩展览”,进入序厅,迎面是董必武晚年安座在竹榺椅子上读书的全身铜像,董老铜像背后是万里长城壁画,以恢弘的气势、强烈的民族凝聚感,表达了董必武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浩瀚胸怀。左侧分别是浙江嘉兴南湖红船、重庆红岩村、河北平山西柏坡、北京天安门的彩色巨幅图片,反映了人生足迹的四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地方。右侧是董必武书法作品的平面玻璃钢复制品,内容分别是:“革命声传画舫中, 诞生共党庆工农。 重来正值清明节, 烟雨迷蒙访旧踪”和“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
董必武纪念馆的三个展厅全面介绍了董必武生平事迹,共分八个单元,笔者随着瞻仰的人群依次往前参观:
第一单元是“革心革面,探求救国救民道路”。主要介绍的是董必武青少年时期的学习生活情况,他从一个勤学少年到清末秀才,青年时期投身辛亥革命,开展反袁护法斗争直至他东渡日本的内容。展板中有一幅著名画家阮诚先生的水墨画“剪辨投军”,画面上青年董必武仰天长啸,毅然剪下自己的辨子,从此,青年董必武就苦苦寻找救国救民之路,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第二单元是“坚信马列,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主要介绍的是董必武接受马列主义组建湖北共产党组织,1920年8月他和张国恩、陈潭秋等人在武昌抚院街组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在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受大会委托起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给共产国际的报告》。还有他领导湖北农民运动,策应北伐战争等方面的内容。展厅里,复制的红船行驶在浙江嘉兴的南湖上,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十三位代表的硅胶像在红船里栩栩如生,董必武头戴瓜皮帽正在讲话,不禁使人们回想到那个血雨腥风开天辟地的红色年代。
第三单元是“武装工农,投身土地革命洪流”。主要介绍的是董必武提出“凡是革命,非武装不可”的论断,在湖北发动工农武装起义,重点是在家乡发动黄麻起义的情况,以及他从莫斯科回国后进入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和长征到达陝北等方面的内容。陈列的文物中,笔者看见一个十分破旧的大布马答子,那是长征途中,时年49岁的董必武和徐特立、谢觉哉三个老革命一起,相互搀扶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董必武将自己的生活用品装在这个马答子里直到延安。
第四单元是“再促合作,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前卫”。主要介绍的是董必武在国民参政会上的斗争,发展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参与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工作并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的内容。在这个单元里展示了一张董必武在重庆红岩村办公室的照片,对应的是1944年董必武60寿辰之际,党中央贺电全文:“你过去革命奋斗,贯彻了辛亥、北伐、至内战,一直到抗战的每个阶段,为着中华民族的解放写下了光荣的史迹。你是中国共产党创始者之一。二十二年来你经历无数艰辛,始终不息地为党工作……你是中国共产党的模范领导者之一。”
第五单元是“华北建政,为缔造新中国而奋斗”。主要介绍的是董必武在反对内战独裁,争取和平民主;领导华北人民政府,支援解放战争;参与筹建新中国并主导新中国民主建设,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等方面的内容。展品中有一张珍贵照片是董必武于1947年4月7日摄于南京机场的,其时,国民政府通知中共代表团限期撤返延安。3月3日,董必武从上海抵达南京,与张治中、张群交涉撤返事宜后,7日上午,中共代表团驻京、沪两地人员74人撤离南京。董必武离开南京在机场发表书面讲话,并向国统区人民告别:“再见之期,当不在远。”两年后南京解放,董必武的预言变成现实。
在这里还有一件珍贵文物,是董必武担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时,带领华北人民支援前线工作中用过的独轮木制手推车,车子的手柄己磨擦得逞暗红色,人民群众就是用这种车子运送粮食、柴草、军衣军被支援解放军,打败了蒋介石的八百元军队,迎来新中国成立。在此,天安门城楼上的那张经典老照片也让人心生感动,董必武站在毛泽东主席身边,神情庄重地聆听响彻云霄的巨人之声:“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第六单元是“依法办事,为社会主义法制奠基”。主要介绍的是董必武法学思想的形成及核心内容“依法办事必须有法必依有法可依。”展示了他为新中国的法制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等方面的内容。在这个单元里,有董必武在北京中南海办公室的复原陈列,木制的办公桌十分简朴,陈旧的沙发磨破了边角,唯有书柜里的书籍排列有序,从这里,我们感受到董老的勤勉作风,是留给我们后辈的宝贵精神财富。
第七单元是“心系国家,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代主席”。主要介绍的是董必武1959年4月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和1972年2月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代主席时,视察祖国各地体察民情,开展对外交流增进友谊等方面的内容。特别是担任国家副主席后,曾花费三四年的时间,有计划地在全国实地考察。每到一地,他都详细询问有关自然灾害和人民生活的情况,发现好的经验、措施,就及时向中央建议在全国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