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7日是北京育英学校(原中直育英小学)建校75周年纪念日。我们育英第九届校友多数都是1948年生人,大家一直都为以母校同庚而感到自豪。育英学校许多老校友的父母在革命战争年代建功立业,解放初期百废待兴又背负重任继续努力工作,只能将子女寄宿在学校里。同学们朝夕相处,在老师和阿姨的照顾下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我们毕业后直至成人,都忘记不了学校的那些年月和恩师。一有机会我们就会去看望老师,邀请老师同欢乐,并且常常想着怎样为母校做贡献。我们第九届校友向老学长们学习,积极响应育英同学会的号召,也为学校的教育尽了一些绵薄之力。比如,请本届著名地质学家刘小汉同学和外贸大学姜海川教授为师生作报告以开阔眼界;大家集资请清华美院的知名教授制作有老育英图案的铜板浮雕,作为50周年和60周年校庆的献礼;为校庆工作积极提出建议并被采纳;为母校建立“红色书架”踊跃捐书;为育英同学会制作大型老校园沙盘模型向校庆献礼捐款;为育英同学会积极推荐杰出校友,并为制作纪念集提供文章和照片七十余件;经常通过网络平台宣传、介绍育英学校的发展和优秀校友的事迹;…
值此北京育英学校建校75周年的大喜日子到来之际,我们第九届老校友衷心祝愿母校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越办越好!
附:第九届黄坚同学捐书寄语
亲爱的北京育英学校的学弟学妹们:
你们好!
很高兴在你们阅读这本“红色书籍”之前能看到我给你们的信。作为北京育英学校的老校友,我非常感谢母校的老师、阿姨当年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教育。正是他们,为我们这些当年少不更事的孩子奠定了将来为祖国、为人民,甚至是为全人类服务的坚实基础。因此,我们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坎坷,不论身处何时何地,都会常常记得在母校生活、学习时的那一张张或亲切、或和蔼、或严肃、或顽皮的面孔——那是我们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啊!在育英的那些往日时光,我们真的非常幸福!
说到幸福,肯定你们会说,最先是爸爸妈妈给的。没错,所以我们不能忘记养育我们,为我们操一辈子心的父母。作为我们那一代与共和国、与母校共同成长的孩子来说,尽管那时候的生活条件、教育环境可能比起你们差得很远,但是我敢说,那时的我们感受到了更多的爱——来自党和国家、父亲和母亲,老师和同学的爱。因此,那时的我们理所当然的把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当作像父母亲一样的亲人,把育英母校当作我们的第二个家。
我们育英的老校友许多人的父母都是从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或解放战争时期走过来的“老革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他们摆脱了战争的烟尘又投入到了新中国的建设中去。那时,他们为了将一个被战争摧残得不像样子的国家恢复正常,为了抵御国际反动派的不断侵扰,常常废寝忘食日夜工作,以至我们常年在育英学校和老师阿姨生活在一起,每到周末才能和他们团聚。还有些同学甚至一年都不一定能见到他们的父母一面。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在回顾历史,重新审视前辈的足迹之时,我们发现:他们那一代人留给后人的最宝贵遗产不是别墅和汽车,不是金钱和股票,而是对革命理想的矢志不移,是对国家兴亡、对民族复兴的强烈责任感!没有他们那一代人的奋斗精神,哪有我们现在的“小康生活”?而当今的中国虽然经济上的成就已为世人瞩目,但是许多方面仍然令人扼腕叹息。如果我们背弃了前辈留给我们的那些最珍贵的东西,不要说国强民富的宏伟远景难以实现,就是目前的安康富足也说不定哪天毁于一旦。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当你们翻开这本“红色书籍”之时,我仿佛能够看到你们那崇敬而专注的神态,我似乎感受到你们期望探索“何为革命精神?”的那份好奇心。在感恩革命前辈给了我们幸福人生的同时,我也感谢你们已在关注这些前辈的事迹。读好书,学习好品德,做一个有爱心守公德、有责任心和勇于担当的好公民。这就是学长我对你们的期望。
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祝你们体魄强健,学习愉快!
北京育英学校第9届 黄坚 2011年2月21日捐育英红色书架每册书附送寄语 2018年11月7日赠育英70周年校庆每册书附送寄语
第九届校友在韩作黎校长塑像前合影
师生们为朱凡老师庆祝生日
向朱凡老师敬酒
敬献母校50周年校庆礼物
敬献母校60周年校庆礼物
设立老育英影壁图像的建议被采纳
刘小汉同学为育英师生作报告
姜海川教授为育英师生作报告
黄坚同学为育英纪念册提供的文章图片达70多件
黄坚同学为育英设立的“红色书架”捐书数十册
部分捐书
部分捐书
部分捐书
育英学校首评关心母校建设的四位优秀校友(左起:安民,黄坚,胡德华,林为民)
育英各届老校友捐款制作的老校园沙盘模型向校庆献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