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友谊长存
终生的难忘(图)
2013-11-12 16:14:58
作者:单慧丽 1964年育英学校毕业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1967病愈出301医院

    每当人们谈起那个非常的年代,心灵的思绪总把我带到那个终生难忘的时刻。

    在那个非常的年代,人们的激情已经不能用膨胀来形容,它就像一股凶猛的洪流,蔓延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每个领域,每个人的心灵。那时,我刚刚15岁,在那个社会背景,那个年龄,激情,热望,欲知,以及幼稚,可笑,盲从都在最旺盛时期。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兄弟党—马来亚共产党代表团的驻地就在中联部里。因为爸爸是马共住北京代表团成员,所以我们一家也都住在中联部里。从小我就知道自己的身份,更知道自己的人生道路将如何去走。因为生长在中国北京,和中国革命前辈们的后代一起成长。我们的姐姐们和她们的同年人一起学习,我和我的同龄人一起奔跑在阳光下。我们受着同样的革命教育,带着同样鲜红的红领巾,过着同样的欢乐的生活,受到同样的社会熏陶。我们有着共同的理想,对党和祖国都有着一颗赤诚的忠心。这来源于我们有着太多的共同。当那个非常时代到来时,我们又共同迈出向前的步伐。

    那年是1966年,我在北京人大附中初二67级1班。红色风暴首先在我们这些大专院校刮起。我们这些初中生们也紧追着汹涌的波涛,希望重温前辈们的英勇凯歌。我在慧敏姐姐的带动下参加了以《红旗》命名的学生组织。我们5-6个人被派到一个在北京市区里的工厂,应那个工厂的某些代表邀请红卫兵小将去“煽风点火”。这时,我才真正看到校园以外的真实的社会。一个星期后,我们离开工厂,又踏上了大串联的征途。北京火车站人山人海,到处都是学生,有南来的,有北去的。这时看到一列火车满载的都是红卫兵学生,我问他们从哪儿来,他们七嘴八舌“我们是上海的”“我们是重庆的”“我们是天津来的”…….., 这时,我们也急忙登上一辆开往长春的列车。

    到了长春,看到有些学校挤满了很多外地来的学生,当然,我们也包括在内。校方尽量安排学生们的住宿,一日三餐。我们只付很少伙食费,其他没有交任何费用。过了2天,我们又乘上去哈尔滨的火车,来到了北国。我第一次来到东北。北国的9月已经感到冷冷的。因为整个运动才刚刚开始,我看到那里的社会秩序还很好。除了到一些院校去看大字报,和那里的红卫兵组织交流情况,信息,我们还跑去当年成吉思汗的古战场看。那里靠近中蒙边境,在回驻地的路上,看到一辆板车,赶车的大爷叫我们上来一起走。我第一次坐上毛驴拉的板车,真的比人走得还慢,不过,可以让两只脚休息,也就自得其乐了。由于当时的中苏关系很紧张,我们不可以再向北走,大家商量去大连。我们又乘火车来到大连,刚好是10月1日,我们被邀请参加大连市的国庆活动。我们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到那里的学校去串联,交换小报。我们还自己刻蜡版,印刷,这都是我人生第一次经历,我学会了刻钢板,油印。还到处学着比我大的高中学生向人们讲述北京的情况。鼓励学生,工人,市民等积极参加运动。不管怎么说,串联给了我走向社会的勇气,也给了我锻炼人生的机会。那时,我真的觉得自己长大了,正在努力朝着前辈的足迹走。这时,我们听到消息,很多北京红卫兵去延安。我们马上决定,乘船南下去烟台,再坐火车去西安。

    在波澜起伏的大海里,轮船里挤满了人,多数是红卫兵,也有来往的人们。我们找个地方就坐下,看看旁边的人们都已经休息,我们也学着伸开腿就躺下睡觉了。由于心情很激动,我独自起来,走出舱门。看到在船舷边已经有很多人,因为,船舱里已经容纳不下人,很多人就站在船舷边。这时的社会秩序已经开始混乱,按照规定,船是不可以承载这么多人,可是,学生们根本不管,都往上挤。这是很危险的。

    第二天一大早,轮船抵达烟台。每个人都恨不得早一步踏上结实平稳的大地,离开要来晃去的轮船。我们几个一个晚上坐在船舱里又饿又渴,所以,刚一上来就看到卖烟台大鸭梨的,我二话没说,掏钱就买了一大书包,还拿给同伴们一起分享。又买了一点大枣,马上赶去搭乘去西安的火车。

    到了西安,我们住在西安交通大学,那里有更多来自各地的学生。我们马上登记去延安,给我们安排在两天以后。这两天,就在西安市内看当地的大字报。我们都是分散活动,在外坐车,吃饭还是要花钱的,我自己一个人到处看,渴了饿了就自己在街上买一点,忍着回到驻地再一次解决。

    第三天清晨,我们坐上军用大卡车。因为去延安的路还没有完全的柏油马路,一路上,颠来倒去,晃晃悠悠,全身的骨头架子都快散了。傍晚,终于把我们颠到延安。每个人都是灰头土面,快去洗澡吧。得知没有洗澡供应。我们就洗完脸,去吃饭。金灿灿的小米饭,我也不想吃什么菜,吃小米饭就满足了。每天到各地的革命圣地参观,学习。2-3天下来就都跑遍了。

    这时,离开北京已经一个多月了,大伙们的腰包也都空了。想到该回去了。北京来消息,要各地的学生都回本地,我们也就随着洪流,挤上了北去的列车。经过了一个多月,大家兜里的钱基本上都用完了。从上车到现在,一个晚上没有吃东西,大家都开始“饥肠响如鼓”。这时,火车进到一个站,站里有叫卖烧鸡,我们从车窗里探头出去问:请问怎么卖?“一只8毛。”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我兜里只剩1元人民币,还是拿出来买了一只,大家5个人一起共享。在车厢里还有从新疆去北京的一批学生,我们就在车厢里一路谈着回到了北京。

    一到北京火车站,我提着自己的行李就直奔汽车站,用仅剩的2毛买了车票。当我回到中联部大门口,警卫战士看着我,以为我是外边的学生,就不让进去。我怎么解释也不行。因为当时社会治安也不是很好。这时,刚好一位以前送我们上学的司机叔叔经过,我马上叫起来,他看到我,就向警卫解释,并证明我是住在这里的,在三号楼。这样,我谢谢了叔叔就向家里跑去。

    经过了个把月的串联,见了点世面,长了一点知识,真的高兴极了。把看到的,经历的都讲给洪叔叔听,把拿到各地的小报,传单,只要是有资料性的都拿给洪叔叔看,洪叔叔问得很多,也很细,看得出来叔叔在尽量多的了解北京以外的情况,以及中国各地的运动情况,虽然叔叔不能直接去考察,但是他很希望能了解到比较详细的情况。爸爸从一开始看到由于运动不断深入开展,许多老干部被打倒,学校,机关和社会秩序也开始不正常运转,青年学生们的所作所为已经给社会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爸爸不赞成我投入运动,他以一位经历过许多政治运动的革命前辈的眼光,观察到运动有很多不对头的地方,希望中共能及时扭转,作为我们兄弟党不好去干涉中共党内的事情,更不去参加。爸爸的很多观点是正确的,但是,当时的形势和自己政治上的幼稚,在情绪上还是被“史无前例的运动”席卷,随着运动奔来跑去。

    我们住在中联部的一些兄弟党的子女们,也和当时的许多年轻人一样,以个人的名义满腔热情地积极参加到部里的运动中,希望在轰轰烈烈的运动中得到更多的锻炼。随着运动的发展,群众产生了对运动的不同看法,部里也组织起各个群众组织。我们当然也有参加。就我当时的看法,不论是哪个群众组织,都应该积极引导,尤其在有不同意见分歧时,不应该只肯定一部分群众,对其他群众形成很大的压力。对当时文革小组的一些做法,我很反感。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游击队中愉快回忆和传奇故事(图)
·下一篇:中直育英同学会各届校友合影(组图)
·中秋夜雨
·辉煌60周年·竞相绽放的五朵鲜花——记家乡的五位女少数民族企业家(组图)
·同庆胜利日 共圆中国梦——记9月7日育英校友与南京红后代联谊会的联欢活动(组图)
·永遇乐·阅兵日念双亲
·破阵子·九三北京大阅兵
·北京八一校友会和中直育英学校同学会的代表前往三零五医吊唁汪东兴同志(组图)
·歌声带给我们力量(组图)
·中直育英学校同学会代表吊唁万里同志(组图)
·育英学校2015年中考喜报
·北京合唱协会关于开展向宫海燕同志学习的通知
中直育英同学会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直育英同学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直育英同学会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直育英同学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