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难忘母校
对育英小学学习生活的回忆片段(组图)
2013-11-01 11:16:13
作者:王东哈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育英学校副校长佟仲贤同志当年是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兼自然课教师。全校同学都熟悉他,我们背后都偷偷叫他“自然铜”。上世纪90年代佟老师任中学部党支部书记、教导主任。有一天,一位中央领导同志的夫人为联系其孙子到育英上中学,来到佟老师办公室。佟老师非常有礼貌地接待了她,在解释了教育局的规定之后婉拒了她的要求。当时社会上走后门之风盛行,很多人挖空心思找上层关系,找路子。从当时的大环境看,佟仲贤老师面对中央领导同志家人的要求,坚持做到不开后门,是多么难能可贵啊!育英小学一代一代的老师,传承着老一辈的光荣传统,刚正不阿,公私分明。他们的风骨是延安老干部带出来的。也正是他们这样的老师,又带出一批又一批像他们一样的学生。

育英11届6.3班同学合影(原京、孙延真、陈洪生、葛苏丰、平康(彭康)、王南庆、陈小瑛、陈虎、李紫芳、卢明、曾立、艾梅梅、黄和平、张新华、王东哈)。


    育英培养学生具有吃苦向上、团结友爱的作风。学校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很实际,都是能做到的,没有空话套话。要求我们热爱劳动,不准浪费粮食;要诚实,不许说假话;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随时改正;要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热爱集体,热爱劳动人民。这些简简单单、朴实无华的要求塑造了我们幼小的心灵和性格。
    这么多年过去了,育英小学在我心中永远是一座圣洁的殿堂,她一直保持着延安的气息。她给我们的教诲是刻骨铭心的。她教我们长大后做一个诚实的人,善良的人,勇敢的人,无私的人,永远忠实于人民的人,像我们父辈那样迎着暴风雨敢于同一切邪恶势力做坚决斗争的人。


    北京育英学校简介
    北京育英学校,前身为“中共中央供给部小学”,1948年由中共中央供给部、中直党委创办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负责筹建学校的有李一纯、刘建勋、孙统一等同志,教职工十余人,学生八十余人,主要是革命烈士或中央领导同志的子女。1949年学校随党中央直属机关迁入北京,由中直党委领导,改名为“中共中央直属机关育英小学”。中共中央管理时期,学校设董事会,由杨尚昆、康克清、李培芝、傅连璋、曾三、廖志高、李伯钊、邓典桃、李一纯等同志组成,杨尚昆任董事会主任。1956年更名为“北京育英小学”。1958年增设中学部,改名为北京育英学校”。1960年移交给北京市海淀区文教局领导。1964年中学部分离出去后,学校复易名为北京育英小学。1970年学校再次设立中学部,校名又改称北京育英学校,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全日制学校。学校一直受到党中央和革命前辈的关怀,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以及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先后为学校题词,“好好学习”是毛泽东为学校的题词,校名由胡耀邦亲笔题写。学校的校风是“艰苦奋斗,团结进取”;教风是“奉献、勤奋、严谨、创新”;学风是“博学、多思、活泼、向上”;办学宗旨是“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健康第一、全面发展”。1980年学校开始“五四”学制的实验,截止到1997年,学校的基础教育阶段已全部实现九年一贯、五四分段。

|<< << < 1 2 3 4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无
·下一篇:父亲做过的一件小事——母校育英六十年华诞感怀
·中秋夜雨
·辉煌60周年·竞相绽放的五朵鲜花——记家乡的五位女少数民族企业家(组图)
·同庆胜利日 共圆中国梦——记9月7日育英校友与南京红后代联谊会的联欢活动(组图)
·永遇乐·阅兵日念双亲
·破阵子·九三北京大阅兵
·北京八一校友会和中直育英学校同学会的代表前往三零五医吊唁汪东兴同志(组图)
·歌声带给我们力量(组图)
·中直育英学校同学会代表吊唁万里同志(组图)
·育英学校2015年中考喜报
·北京合唱协会关于开展向宫海燕同志学习的通知
中直育英同学会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直育英同学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直育英同学会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直育英同学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