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纪念馆之间优势互补,共同促进纪念馆高质量发展,实现红色文化资源共享。近日,董振堂事迹陈列馆馆长宋秀英带队、协同新河县县委办副主任、档案馆馆长张丙泽一行六人赴保定军校纪念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参观学习,开展馆际交流活动。
董振堂事迹陈列馆赴保定军校纪念馆参观学习
6月20日上午,顶着40℃高温酷暑,宋秀英一行来到董振堂将军的母校——保定军校纪念馆参观学习,开展红色寻访。
在保定军校纪念馆党支部书记袁宏伟及相关科室负责人热情接待并陪同参观,详细介绍了保定军校纪念馆的发展历程、人员结构、学术研究、讲解接待、改陈规划等具体情况,他讲到:红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将军是保定军校培养出的优秀学员,是我党的杰出代表,在民族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为中国革命付出了重大牺牲、做出了重大贡献,非常值得纪念。
宋秀英就董振堂事迹陈列馆的发展规模、文物征集和保护、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利用等方面做了介绍。对董振堂将军在保定军校就读时期的学习环境、操演训练、同期学员等展陈内容做了深入了解。仔细端详一张张激战场景的图片、一件件缴获的武器装备、一幅幅生动场景,从实景追溯回到历史画卷中。
保定军校纪念馆记录着过去长达百年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先辈们在革命征途上留下的足迹。自1995年5月对外开放至今,20多年来已接待海内外游客数百万人次,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2A级旅游景区、民革中央党史教育基地、农工党中央党史教育基地、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保定军校是中国近代军事教育史上成立最早、规模最大、设施最完整、学制最正规、门类最齐全的一所军事学府,它开创了近代中国军事科学教育的先河,对推动中国历史的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自1912年夏创办,至1923年8月因军阀混战被迫停办,在十一年中共办九期,毕业生达6570人,其中成为高级将领的有千余人,是名副其实的“将军的摇篮”。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如叶挺、董振堂、赵博生、季振同、何基沣、张克侠、边章五、王长江等人,均毕业于保定军校。
保定军校纪念馆馆藏的董振堂同志相关的革命文物,以及保定人民对董振堂将军的深厚缅怀之情,为与我馆的交流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展品陈列和精神弘扬上交流互鉴,共同提高。
通过此次交流学习,进一步加深了馆与馆之间的联系,联络了纪念馆同行之间的感情,更加明确了今后共同的前进方向。双方将加强两馆之间的互促互补,以更加丰富的历史史料、更加深入的文化内涵、更加创新的展陈形式,全面展示董振堂同志的坚定理想信仰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馆长宋秀英(右一)和保定军校党支部书记袁宏伟(右二)讨论董振堂将军在保定军校时期、学习德国、日本的先进军事教育情景
2007年5月4日,董振堂将军之女董光苔(左二)参观保定军校纪念馆,与马永祥(左三)馆长合影
董振堂事迹陈列馆与保定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开展馆际交流
6月20日上午,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该馆党支部书记李振龙、副馆长谢炜等领导亲自陪同参观。宋秀英一行先后参观了纪念馆主展厅和临展厅,通过观看大量的实物、史料、照片,讲解员的精彩讲述把大家带回到了那段非同寻常的峥嵘岁月。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建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诞生地—保定市,位于育德中学旧址上。是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被命名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给有志青年提供了寻找真理的机会,诞生了如赵世炎、周恩来、陈延年等党、国家和军队的早期领导骨干,虽然仅历时10年之久,但在我国现代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却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为中国共产党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优秀干部和中坚力量。红五军团政治委员李卓然、董振堂的领路人刘伯坚、红五军团第13军政治委员何长工等都曾带着“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的良好愿望赴法留学,寻求救亡图存之道。
参观临展厅
参观后,双方就两馆红色资源保护利用、讲解接待、文物安全、文创开发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交流
与保定军校纪念馆人员在尚武堂前合影
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人员合影
此次率队赴保定两馆考察学习,既是增进馆际交流,也是学习优秀的文博工作经验。董振堂事迹陈列馆将与两兄弟馆继续加强沟通交流,增进合作,共同促进地方红色文化事业的长足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