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王远音曾任晋察冀军区一分区政治主任,晋中区八分区政治委员。他是一名知识型干部,精明能干。艰苦的战争生活,使他由一名青年学生成长为我军不可或缺的高级指挥员。1942年,在一次抗击日寇反扫荡的恶战中,王远音壮烈牺牲,为人民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在五台全县抗日烈士中,王远音是任职最高的军事指挥员。
抗日救国 参加学运
王远音,原名王鸿业,字龙文,1916年6月生,五台县豆村镇泗阳村人。他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幼年在本村小学读书,后考人豆村镇第五高小学习。他聪明机智,成绩优秀,毕业后于1931年考人太原成成中学深造。“九.一八”事变后,在全国抗日反蒋形势影响下,太原大、中学生又掀起革命浪潮,山西大学、并州大学等吸收全省各中学成立了“山西省学生联合会”,广泛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3年,阎锡山亲信李冠洋推荐其亲信段丽卿出任成成中学校长,对进步师生进行迫害。王远音积极参加了成成中学学生会组织的驱逐反动校长段丽卿的学生运动。1934年5月,王远音被选为“太原市中等学习应届毕业生同学会”代表,到山西省教育厅交涉,参加反对会考的斗争,并进行了游行示威。同年,王远音升入三晋高中读书。1935年夏,王远音出席太原反对学生军训的会议。8月,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外国革命团体“社联”,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
1935年12月,“一二。九”运动爆发后太原组织起“联反”,王远音得到社联指示,发动组织了本校学生抗日救国会并代表学校参加了省“学联”。1936年初王远音因思想积极上进,工作能力全面,成为党领导下的学生团体---学联的中坚人物,学生运动的骨干。为他日后成为独立组织领导党的政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红军东渡黄河后,王远音当选为学联的主要负责人,带领学联成员艰难地开展工作。
1936年3月,阎锡山防共反共,大肆屠杀和逮捕共产党员和积极分之,王远音遭到当局通缉。鉴于形势恶化,王远音回老家避难。他仍坚持向家乡人民尤其是豆村高小学生宣传抗日救国主张。当地知识分子白佩之,段汝毅、王相业等在他宣传引导下先后都走上革命道路。后来阎锡山反动派追到豆村镇,王远音在家乡人民的掩护下,奔赴北平找到党的组织,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同年10月,王远音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同时党组织介绍他到西安张学良的直系一队去受训,并做东北军的地下工作。
西安事变后,1937年春,东北军调驻安徽,王远音随军前往,同年4月,王远音受到东北军顽固势力的驱逐,离开东北军,回到北平。
运筹帷幄 转战冀中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进占北平天津,企图以武力吞并全中国。在此危急之际,王远音接受党的指示,与汪之力带领的一批党员和积极分子,到北平西部组织了抗日游击队,后改编为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王远音任政治部主任。在王远音等同志的说服下,使赵侗游击队接受晋察冀军区的改编,进一步壮大了我军势力。在此同时,王远音先后担任党的队委委员、队委书记、总支书记、政治部主任,他认真负责地耐心细致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对这支部队的巩固和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他带领这支部队参加了夜袭北平德胜门外第二监狱、二道河子战斗、建立宛平根据地。进袭石景山发电厂等战斗,很狠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王远音政治上敏感,看问题尖锐,坚决抵制、挫败了赵侗叛变的阴谋。
1938年8月,王远音调任晋察冀一分区政治主任,1939年1月,到冀中三分区任政治委员,对分区所属部队的军事化和政治工作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王远音文化水平高,能写能讲,精明强干。生活上平易近人,官兵关系密切,爱护干部战士,指导工作具体。每次机关干部下基层,他都要交代任务,研究工作方法,尤其强调对干部战士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关心爱护。对有缺点的干部总是严厉批评、耐心教育。他对干部知人善任,用其所长、委以重任,工作积极性很高,促进了部队政治工作的开展。1940年1月,冀中各分区与晋察冀军区统一编序,三分区改称八分区,王远音任八分区政治委员。他善于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分区每次组织部署战役,他都积极准备和军事指挥员一起研究决策,在指挥战争的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作战指挥能力,艰苦的战争生活,使王远音由一名青年学生提前成长为一位革命军人,进而成为军队不可忽缺的高级指挥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