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范子侠任太行第六军分区司令员。7月初,他以边区抗日军人代表的身份,出席了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成立大会。这一天正是抗日战争4周年纪念日,夜晚回到驻地,范子侠夜不能寐,实在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他点起油灯,伏案写就《兴奋的回忆》一文。他写道:“一年一度的‘七七’又来到了,今年是第五个抗战年度,四周年的战斗生活,回忆起来是颇有趣味而且令人兴奋的,四年来虽然经过许多沧桑幻变,结论只有六个字:‘真理战胜一切!’……四年来,我们把拳头磨炼得更硬了。我是中华民族的儿子,也是党的儿子,没有别的,永远干下去,永远……”
1942年2月,日寇纠集重兵,对我太行、太岳抗日根据地发动疯狂的春季“大扫荡”,时任一二九师政委兼晋冀鲁豫军区政委的邓小平同志正在六分区视察工作,范子侠不顾劝说,主动担当起掩护分区首脑机关和群众安全转移的重任。从10日晚上开始,范子侠率部在河北沙河县册井、魏庄等地阻击日军。12日午后,日军增援骑兵队冲来,范子侠指挥部队沉着应战,并提醒战士们注意隐蔽,突然一颗子弹打中了他左肩下的大动脉,虽经包扎仍血流不止。附近的乡亲们听说范将军受伤了,丢下包袱,纷纷前来看望,还争着抬担架。大家把范将军抬进柴关村,焦急地围拢过来询问伤情,范子侠吃力地睁开眼睛,微笑地看着战士们说:“不要为我难过,得了这次教训,我们应该好好地整顿地方武装。我们的地方武装真还太差啊!”下午6时,范子侠将军永远闭上了双眼。
为国捐躯 虽死犹存
范国光说:“我父亲牺牲后被安葬在了沙河县柴关村附近大鞍山的封峦寺前,墓由34方青石垒成,代表着他走过34年的人生旅程。墓上有碑,却无一字,主要是怕鬼子破坏,几年前当地政府为我父亲立了纪念碑。建国后,父亲的遗骨从沙河县迁葬到了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谈及父亲对他的影响,范国光说:“由于父亲出去的早,不经常回家,小时候我只知道父亲在外面从军,对他并没有多少印象。解放后,家里落实了烈属待遇,我才知道父亲原来是我党的一位抗日名将,遂产生了搜集他的资料的念头。我多次去父亲的牺牲地及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采访,多次拜访父亲过去的老战友,多次与旅居海外的哥哥一起去邯郸拜谒父亲的陵墓,终于搜集到了父亲当年的照片和许多的战斗故事,1995年我与父亲的老战友们一起合著出版了纪念父亲的文集——《忆范子侠将军》,刘华清、李德生、秦基伟等领导同志为这本书题了词。通过采访,我看到了父亲的高尚、伟大、爱国、勇敢,看到了父亲对共产党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群众的鱼水情深,他不愧是一位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的精神将永远鼓舞着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