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荣县双石镇蔡家堰村一栋土建穿斗式木结构双水四合院内松柏林立,郁郁葱葱。1878年,这里迎来了辛亥革命先驱、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的诞生。9月25日是吴玉章等同盟会员领导荣县首义的百年纪念日。吴玉章长孙女吴本立到此重游。
吴玉章,原名永珊,字树人,四川省荣县人,1911年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同年领导荣县起义并宣布荣县独立,成立当时全国第一个县级革命政权荣县军政府。
今年70岁的吴本立从1950年到1966年陪伴祖父吴玉章在北京度过了人生最后的16年。吴本立说,爷爷是教育家、大学问家,很难将他的形象与运武器、搞暗杀等革命斗争对上号。
据吴本立介绍,吴玉章受其二哥吴永焜影响,爱国情结很重。1903年,吴玉章赴日本留学,1906年加入同盟会,1907年在东京创办《四川》杂志以鼓吹革命。
“1911年,爷爷参加广州起义,负责运送武器”,吴本立回忆说,爷爷把武器藏在衣服里,好不容易通过检查,但到达广州后才发现起义已爆发。晚到的吴玉章只能返程。吴本立说,爷爷讲述这段故事时“非常难过”,对未能赶上起义很遗憾。
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兴起。吴玉章又回国,与同盟会员龙鸣剑、王天杰等人一起率保路同志军起义。吴玉章负责筹集军饷、巩固后方。9月25 日,吴玉章、王天杰等在荣县学署衙门召集各界开会,“宣布独立,自理县政”,成立革命政权荣县军政府。荣县独立的消息传出后,井研、仁寿、威远等县也宣告 独立,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发展。
吴本立本人并未听吴玉章讲述这段历史。她说,爷爷不讲功,只讲自己走过的弯路,比如,爷爷曾说,“在早期寻找中国革命出路时,自己曾是无政府主义者,但这是不对的”。
吴玉章故居展厅的一段文字说,吴玉章的一生是一部活的中国革命史缩影,从同盟会的爱国主义者到革命民主主义者,再到共产主义战士……他为中国的民主、民族的解放和人类的进步事业不断追求的脚步从不停歇,直至生命的尽头。
在吴本立的记忆中,吴玉章确是一心爱国。她说,爷爷一直过着简朴至极的生活,在饭桌上办公,家里的床是用砖头垒起来的。每逢星期天,孙辈们会到 爷爷屋里听故事。吴玉章常常“背一句史记,讲一句”,最喜欢项羽,喜欢有志气的人,有时也会讲普希金的《渔夫与金鱼》的故事,告诫孙辈不要贪婪。偶尔带孙 辈去郊游,吴玉章也是去庄稼地里与农民交流。
1960年吴玉章写自励诗:“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毛泽东赞吴玉章的言辞恰与此诗照应:一个人 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的有益于青年,一贯的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的啊。
1966年,吴玉章在北京逝世。他被誉为中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语言文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