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七团(原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一支队为基础编成)
团长 刘海 政委 贺振新 副团长 杨一青 参谋长 王满耀 政治处主任 王汉兴
刘海(1911年—1989年),七一七团团长。江西省永新县合东乡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0年,年仅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跟随红军走过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南泥湾大生产,被评为三五九旅的劳动模范。1944年11月,参加了南下支队任营长,率部参加了南下北返作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三五九旅七一七团团长,率部参加了中原突围、转战陕北和解放大西北诸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海先后担任了北京公安二师六团团长和步兵预备七师二十一团团长。1958年,10万官兵转业北大荒,刘海随预备七师集体转业来到了北大荒,担任预备役七师农场场长。1963年,在原有农场的基础上,扩大建设了军川、江滨、名山、延军、青年(现共青)等五个大中型农场。开荒和播种面积达到200多万亩,每年向国家交售商品粮近亿斤。1963年,成立了萝北农垦分局,统管萝北境内的五个国营农场,任分局局长兼党委书记、县委书记。带领全垦区(县)人民大力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使萝北这个偏僻的边境小县城很快成为农林牧副渔、工农商学兵样样俱全的初步繁荣的县城,为垦区建设做出了新的贡献。1971年12月,刘海离开萝北,调任合江专署体委副主任,后任合江地区革委会副主任,合江专署副专员,1983年离休,1989年逝世。
杨一青(1915年—2000年),七一七团副团长。江西万载县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时期,任湘赣苏区工农红军独立一师政治宣传员、红六军团十七师四十九团文书,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三五九旅七一七团组织股长、营教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参加了开辟晋西北、恒山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和南泥湾大生产、南下北返作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三五九旅七一七团副团长、团长,在宜瓦战役中负伤致残只剩一条腿,后任第一野战军第二军教导团副政委。参加了中原突围、转战陕北、解放大西北诸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新疆军区后勤部军工部政委,八一钢铁总厂政委,自治区政府工交办、建委、计委、物价委、国防工办副主任、主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革委会副主任,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自治区人大副主任。并当选为全国人大第五、六届代表。
2000年4月22日,在乌鲁木齐逝世。
七一八团(原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二支队为基础编成)
团长 贺盛桂后尹保仁 政委 江勇为 副团长 尹保仁后胡政 副政委 刘发秀 参谋长 颜三仔 政治处主任 胡炎奎
颜三仔,七一八团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陕南军区汉中军分区参谋长,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独六旅十八团副团长。其他不详。
胡炎奎(1914年—1947年),七一八团政治处主任。江西永新县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三五九旅七一八团副政委。1947年3月15日,于延川县永坪镇牺牲。
七一九团(原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支队为基础编成)
团长 徐国贤后王子良、吴坤(无资料) 政委龙炳初后蒋洪钧 副团长 王子良后颜龙斌 副政委 史有和 参谋长 朱佐夫、周奎 政治处主任 谭天哲、刘炳均(无资料)
颜龙斌(1904年—1946年),七一九团副团长、团长。江西永新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营长。1944年11月,参加南下支队挺进湘鄂赣边创建抗日根据地。1945年9月,任三五九旅七一九团副团长,奉命北返中原。
解放战争时期,任七一九团团长,1946年6月,率部中原突围,进至河南紫荆关,带领七一九团掩护中原部队主力抢渡丹江。之后,三五九旅单独转战陕南,先后遭国民党军刘峙部和胡宗南部围堵追击,在陕南狗头坪,他亲率前卫营与敌交战,不幸右臂被打断,无药治疗,致使伤势恶化,光荣牺牲。
史有和(1916—1967年),七一九团副政委。江西永新县人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了历次反“围剿”斗争和长征。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任七一九团副政委,参加了南下北返作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七一九团副政委,参加了中原突围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任解放军高射炮兵六十五师政委,1953年任志愿军高射炮兵六十五师政委,1954年回国后任高射炮兵六十五师政委。1966年任武汉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1955年9月被授予防空军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67年因病于武汉逝世。
周奎(1914年—2006年),七一九团参谋长。江西永新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独立第一师三团、八军保卫局、红六军团十七师保卫局任通讯员,十七师五十一团一营一连副连长,六军团警备连连长,十七师五十一团一营副营长、营长。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七一七团三营副营长、营长,三五九旅特务团、七一九团参谋长。参加了山西神池县、五寨县、临县、兴县等战斗,并参加了开辟晋西北、恒山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和南泥湾大生产、南下北返作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三五九旅七一九团参谋长、代理团长。先后参加了中原突围以及青化砭、潘龙镇、羊马河、合水等保卫延安的各次战役,在合水战役中头部负重伤致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一野战军第二军工兵团副团长、新疆军区工程处建筑工程第二团团长,自治区森林工业局局长,自治区林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林业厅党组副书记。
他先后11次负伤,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006年3月8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病逝。
朱佐夫(1917年—1946年),七一九团参谋长。贵州人。中共党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第二纵队三五九旅七一九团参谋长。1946年7月23日,于陕西省山阳县长沟口牺牲。
蒋洪钧(1914年—1946年),七一九团政委。湖北红安县人。中共党员。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新八旅二十四团政委。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第二纵队三五九旅七一九团政委。1946年7月23日于陕西省山阳县长沟口牺牲。
四、1945年6月至1945年8月,三五九旅留守陕北的部队和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第一旅一部组成的南下第二梯队临时指挥部
总指挥 文年生 总政委 张启龙 副总指挥刘转连 副总政委 晏福生 参谋长 贺庆积
文年生(1907年—1968年),南下第二梯队总指挥。湖南省岳阳县人。1930年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三军团八军三师八团连长、副团长、十一团团长,瑞金红军供给学校政委,军委教导团团长,五师十四团团长,陕甘支队二纵队十二大队大队长,红十五军团二十九军八十一师师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战斗和长征。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七一八团团长兼政委,留守警备八团团长。后任绥德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中央警备第一旅旅长兼关中军分区司令员。参加了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成绩突出。毛泽东曾为他题词:“教育生产,二者兼顾。” 后任南下第二梯队总指挥,南下第三支队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军区热辽纵队副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参谋长,冀晋军区代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三纵队副司令员、六纵队司令员,解放军第六十八军军长,第二十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湖南军区副司令员。参加了察绥、平津、渡江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湖南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省军区第二届党委书记,中南军区第二副参谋长,广州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中共七大、八大代表、第三届人大代表。
“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诬陷迫害,不幸于1968年6月7日含冤逝世,终年61岁。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军委为他彻底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并追认为革命烈士。
张启龙(1900年—1987年),南下第二梯队总政委。湖南浏阳人。1925年加入青年团,1926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共浏阳永和区委书记、县委工运委员,参加了秋收起义。后任红军第一军一师三团中共支部组织委员,县游击队党代表,中共浏阳县委书记,红军第五军二纵队党代表,湘鄂赣边军事委员会主任,中共湘东特委书记兼湘东革命委员会主席,中共湖南省委委员,湘鄂赣苏区办事处组织部部长,中共湘赣省委常委兼湘赣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省军事部部长,湘赣军区总指挥。后随红六军团西征,长征。任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总务处处长,红二方面军第六军团供给部部长。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中央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中央党校四部主任,陇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政委。出席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南下第二梯队总政委,第三支队政委。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吉林省委副书记、书记,吉东(东满)军区副政委、政委。任中共合江省委副书记、书记,合江军区副政委、政委。任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辽东省委书记兼辽东军区政委、军区司令员,东北局委员,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中共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文化大革命”后任江苏省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1956年为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1982年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曾当选为第二、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1987年6月3日在上海逝世。
刘转连(1912年—1992年),南下第二梯队副总指挥。湖南省茶陵县人。1930年加入共青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转为中共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六军团第十七师四十九团参谋长、团长, 十七师参谋长、师长,模范师师长,参加创建湘鄂川黔根据地的斗争及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七一七团团长,率部参加了王董堡伏击战、收复晋西北七城战、百团大战和反“扫荡”作战,后任七一八团团长,三五九旅参谋长。参加了南泥湾大生产运动。1945年出席了中共七大,5月调任八路军南下第二梯队副总指挥、 南下第二支队队长,率部南下后转赴东北作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人民自治军三五九旅旅长,东北民主联军一师师长、东北野战军十纵第二十九师师长,第四野战军四十八军军长。参加了北满剿匪、辽沈、平津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赣西南军区司令员,四十一军军长兼粤东军区司令员,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副校长,旅大警备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司令员、顾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92年10月28日在广州逝世。
晏福生(1904年—1984年),南下第二梯队副总政委。湖南省醴陵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2年任安源煤矿工人纠察队队长,后任醴陵赤卫团排长,红八军第二十二师四十九团特派员、团政委,红六军团第十八师政委,第十六师政委,西路军总部教导团政委。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6年10月在甘肃天水罗家堡战斗中负伤,失去右臂。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七一七团政委,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第一旅副政委,南下第二梯队副总政委,八路军南下第二支队政委。参加了开辟晋西北、恒山抗日根据地斗争、反顽斗争、百团大战、南泥湾大生产和南下作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人民自治军三五九旅政委,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二旅政委,独立第一师政委,东北野战军十纵第二十八师政委,第四野战军四十七军副军长。参加了四平、辽沈、平津、宜沙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湘西军区司令员,湘西行政公署主任,湖南军区副政委、第二政委,广州军区副政委、顾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二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1984年4月7日在广州逝世。
贺庆积(1909—1998),南下第二梯队参谋长。江西省永新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乡政府主席、区委组织部长、湘赣少共省委巡视团主任,红八军二十四师连政治指导员,红六军团十七师五十一团营长、团长、师参谋长,红二方面军六军团十七师师长兼政委等职。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担任八路军一二○师崞县独立团团长、三五九旅七一九团长,津南自卫军副司令员,留守兵团三八五旅参谋长,陕甘晋绥联防军三八五旅参谋长,南下第二梯队参谋长等职。参加了开辟晋西北、恒山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和南泥湾大生产、南下中原作战。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吉林军区第二军分区副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二十三旅旅长,独立第一师师长、东北野战军十纵二十八师师长,第四野战军四十七军一三九师师长。参加了北满剿匪,辽沈、平津、渡江等战役。1946年在争夺长春战斗中,负重伤失去左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江西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辽宁省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中共七大、八大代表,第五届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98年11月12日在沈阳逝世。
南下第二支队(原三五九旅留守陕北的部队)
支队长 刘转连(兼) 政委 晏福生(兼) 参谋长 贺庆积(兼) 政治部主任 李信
李信(1907年—1985年),南下第二支队政治部主任。湖南省浏阳县人。1926年3 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6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7月受湖南省委派遣,作为特派员到湘西溆浦县从事农民运动,组织农民协会,使当地的农民运动迅速发展起来,第二年带队参加了浏阳农民自卫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湘鄂赣独立一师政治部组织科长、十八军政治部组织部长、红六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红六军团教导团政委、十八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总政治部组织部副科长、科长,三五九旅政治部主任,南下第二支队政治部主任。参加了开辟晋西北、恒山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并参加领导了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和南下作战。当选为中共七大候补代表,出席了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三五九旅副政委,独立一师副政委,合江军区政治部主任,东北野战军十纵二十八师副政委,第四野战军一六○师政委,四十八军政治部主任。参加了北满剿匪、四平、辽沈、平津、渡江等战役,为全国的解放贡献了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十五兵团政治部组织部长,四十四军政治部副政委,总政干部部副部长,国防科学工作部部长,总参三部政委,炮兵副政委、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1985年5月26日在北京逝世。
第一团(原七一七团一营和三营九连及特务团特务营编成)
团长 周俭廉 政委 谭文邦 参谋长林涌一 (陆仞) 副政委何宣太
周俭廉(1914年—1971年),南下第二支队第一团团长。湖南茶陵人。1928年参加农民自卫军,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赤卫队员,红六军团十七师五十一团营长、团参谋长,红军大学学员队大队长。参加了井冈山根据地创建斗争和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师教导团营长,特务团副团长,三五九旅七一七团副团长、团长,南下第二支队一团团长。参加了开辟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挺进冀中、百团大战、南泥湾大生产和南下作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人民自治军三五九旅团长,东北民主联军北满独立第一师团长,东北野战军第十纵队二十八师团长,炮兵团团长,中央警卫师师参谋长。参加了四平、辽沈、平津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公安部队司令部参谋长,湖南省公安总队总队长,北京公安第一师师长,公安军内卫第一师师长,公安高级干部学校副校长,公安军武装警察学院副院长,第二炮兵基地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
1971年4月逝世。
谭文邦(1911年—1987年),南下第二支队第一团政委。湖南省茶陵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赣军区独立师政治部组织干事,红六军团十七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红六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红六军团第四十九团副政委、政委,红六军团新兵团政委。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任河北省平山县游击队司令员,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七一七团政治处主任,旅教导队政委,七一七团政委,独立四支队政委,雁北支队政委。参加了开辟晋西北、恒山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和百团大战、南泥湾大生产、南下作战。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佳木斯军区第二军分区政委,合江军区第二军分区政委、司令员,任东北野战军独立第九师副政委,第五纵队十四师政委,第四野战军四十二军一二五师政委。参加了辽沈、平津、渡江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四十二军一二五师政委,中国人民志愿军四十二军一二五师政委,军政治部副主任,广州军区炮兵政委,湖南省军区政委、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中共七大代表。
1987年8月3日在广州逝世。
林涌一(陆仞)(1918年—1997年),南下第二支队第一团参谋长。四川合川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入延安抗大第六大队参谋训练队学习,后任八路军三五九旅作战参谋、侦察科长,七一七团参谋长,南下第二支队一团参谋长。参加了开辟晋西北、恒山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和百团大战、南泥湾大生产、南下作战。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一旅二团副团长,四十七军一四一师参谋长。参加了四平、辽沈、平津等战役。1949年随部队进军西藏自治区南,参加了解放重庆,解放大西南的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空军司令部参谋长。1955年毕业于南京军事学院空军指挥系。后任南京军事学院航空兵教授会主任、空军学院第三教研室主任、外交部东欧司副司长、云南省外事办公室副主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1997年2月1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何宣泰(1912年—1998年),南下第二支队第一团副政委。江西吉安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吉安县独立营书记,湘赣苏区警卫团参谋,红十师保卫局秘书,红六军团保卫局政治检查员,教导团政治连排长, 红十七师五十一团连指导员。参加吉安西区“四九”暴动、攻打吉安的战斗及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红六军团西征、长征。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七一七团营教导员、政治处主任,团副政委。参加了开辟晋西北、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及收复晋西北七城等战役。在三井战斗中缴获一二○师对日作战的首门山炮。参加了南泥湾大生产和南下作战。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人民自治军三五九旅七一七团政委,东北民主联军一师政治部主任、东北野战军第十纵队二十八师政治部副主任,东北军区政治部政训处长,辽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参加了辽沈、平津、渡江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东北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部长,中朝人民空军联合司令部干部管理部副部长,华北军区空军干部副部长,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8年在北京逝世。
第三团(原七一九团第一、三营及旅警卫营编成)
团长 廖光韶后肖道生 政委彭清云
廖光韶(1912—1945),南下第二支队第三团团长。湖南省炎陵县(原酃县)龙溪人,又名廖光绍。1929年1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4月参加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赣省军区通讯科班长,后担任红六军团通讯科科长、师参谋长等职。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 历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通讯科长、七一八团二营营长、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八团二营营长,警备三旅七团副团长、一二○师三五九旅七一七副团长、团长。
1944年11月,三五九旅主力组成八路军南下第一支队,由王震率领南下。中共中央决定在延安成立新三五九旅,廖纲绍任副旅长。
1945年6月,廖纲绍任南下第二支队第三团团长。1945年7月13日,过同蒲铁路时(平遥县境内距洪善车站2.5公里处),遭日寇伏击,廖纲绍亲率一个连队断后。掩护任务完成后,在横过铁路时与日寇作战中弹壮烈牺牲,时年三十三岁。
肖道生(1916年—2013年),南下第二支队第三团团长。湖南茶陵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茶陵县少共区委书记、少共湘赣省委宣传部干事。1934年8月任红六军团司令部机要科科长,红十七师四十九团指导员,红十八师五十二团俱乐部主任,军团政治部巡视员。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七一八团营教导员,七一七团宣传股长,旅政治部宣传科长,旅教导营政委,七一九团副团长、团长。南下第二支队第三团团长。参加了开辟晋西北、恒山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和南泥湾大生产、南下作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独立第三旅十七团副团长、旅副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二兵团第三军八师参谋长、华北军区空军副参谋长。1950年,率空军指挥所赴朝作战,兼志愿军空军联合司令部前方指挥所参谋长,荣获和平勋章。后任北京军区空军副参谋长,空军一军参谋长、副军长、政委,吉林省革委会副主任,吉林省委书记,福州军区空军副政委、副兵团职顾问。1955年被授予空军大校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3年离休。1988年7月荣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13年6月29日在广州逝世。
彭清云(1918年—1995年),南下第二支队第三团政委。江西省永新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六军团第十八师五十一团连政治指导员,第十六师四十七团营政治教导员,第十八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七一七团卫生队政治指导员,七一九团营教导员,教导营政治处主任,七一九团政委。1938年10月广灵伏击战中,他率领突击队击伤日军中将常岗宽治,自已右肘负伤,白求恩大夫为他输了自已的血,并做了截肢手术。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人民自治军三五九旅七一九团政委,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一师三团政委,东北野战军第十纵队二十八师八十四团政委,东北野战军第十纵队二十九师政治部主任,四野四十七军一六○师政委,四十七军一四一师政委。参加了四平、辽沈、平津、宜沙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四十七军一四一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四十七军副政委,政治学院政治部主任,总参谋部政治部主任,总参谋部三部政委,总参谋部通信部政委,总参谋部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1995年7月30日在北京逝世。
南下第三支队(原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第一旅一部)
支队长 文年生(兼) 政委 张启龙(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