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山东临沂2019年7月1日电(郑树平)地处沂蒙山腹地山东省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的国家4A级景区——红嫂家乡旅游区暨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充分发挥山东抗战中心、“沂蒙精神”重要发源地、“红嫂精神”发源地优势,创新党性教育、红色教育载体,打造成为传统教育方式和情景式教育方式结合的党性教育基地,叫响了“红嫂家乡”党性教育、红色教育特色品牌。
今年“七一”,是建党98周年,来自全国各地党员、群众纷纷来到红嫂家乡旅游纪念党的生日,补精神之钙。据统计,“七一”期间,共有200多个团队、1.5万多人前来接受了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传统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以灌输式教育为主,缺乏互动,有些枯燥乏味。尤其是新时期在青年和学生党员教育工作中,单纯依靠“三会一课”,难免出现兴趣低、教育不够形象生动等现象。
为让党性教育活起来,增强上党课、党性教育的感染力和效果,沂蒙红色影视基地近几年采用情景式教育方式,受到来自全国各地党员们的欢迎。
为让情景式教育丰富起来、活起来,他们根据不同内容,设立、划分了五大教育功能区——党性教育基地教育区、红色民俗体验教育区、《沂蒙大剧场》红色情景剧教育区、标志物红色活动区和研学点教育区。
由《中国革命红嫂纪念馆》、《中国革命将士纪念馆》、《跟着共产党走纪念馆》等红色展馆组成的党性教育基地区,党员们听完讲解后,可以在现场进行入党宣誓、重温入党誓词、观看党性教育专题片。他们在红色旅游书屋设立了红色讲堂,既可以用声光电播出相关党性教育纪录片,受教育党员还可以上台分享教育心得、学习心得,还可以播放受自己拍摄、制作的红色视频。
此外,他们还经常请“沂蒙母亲”王换于孙女、沂蒙新红嫂于爱梅等英模人物,让受教育党员和英模人物零距离接触,双方进行面对面讲课、交流。
《沂蒙大剧场》红色情景剧教育区,以情景剧《红嫂救伤员》为主,剧中表现的,全部是发生在当地的抗战事件和英模人物。特别是剧中许多人物,就由当地文艺工作者和群众扮演,既接地气,又朴实无华,真实感人。
大剧场还采用了互动模式,让前来接受教育的党员参与到情景剧演出,亲身感受战争年代沂蒙老区人民的无私大爱。
红色民俗体验教育区,他们采取的是体验式模式,主要体现“三性”——思想性、知识型、趣味性特点。通过设计特定的场景、人物、事件,再现事件发生与发展的真实情景,其中有推木轮车送军粮、为前线送弹药,抬担架救伤员,用木门板搭建“火线桥”等等。
受教育党员自行选择相关项目和角色,并亲身体验、实践、感悟。
情景式教育课程安排合理,内容丰富,既有课堂教学,又有现场教学、音像教学、情景教学、访谈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做到了场场精彩,堂堂有趣,不枯燥,受教育党员一次次感动,一次次震撼,一次次心灵受到洗涤和升华,大大增强了党性教育的感染力、生动性和实效性。
自2008年建成至今,吸引了200多万名党员、干部、群众前来接受教育,60多万名中小学生进行红色研学。该基地被中共山东省委确定为全省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全国妇联、济南军区、中国人民银行等近百多家单位挂牌党性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反腐倡廉基地。2018年,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