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传承人
李凤德的父亲是一位1947年入党的老党员,是一位老支前,李凤德从小有着特殊红色情结。
2007年,42集大型电视连续剧《沂蒙》在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拍摄,2008 年,县里决定在常山庄建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并实行吸引社会资本、民间力量合作开发红色旅游新举措。时任县领导经研究,决定这个重担由李凤德来挑。
李凤德深知,这个担子不轻,他有两个担心,“一是我以前经营的都是加工型企业,与文化旅游产业毫不沾边,如何做,心里一点谱没有。再就是建影视基地投多少钱?投入产出效益如何,心里也没数。”李凤德说。
县领导数次登门拜访,做了他半年工作。李凤德觉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承担起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开发重任,“决定接过建设沂蒙红色影视基地的任务,真有点提着脑袋上阵的感觉。”李凤德说。
经过深入考察,并认真听取文化界专家建议后,确立了保护性开发思路。他们严格遵循不大拆大建、不损坏古村古貌、不影响影视拍摄的原则,根据需要把常山庄古村落划分为三大功能区——爱国主义教育区、影视拍摄区和古村民俗体验区。十年来,沂蒙红色影视基地累计投资7.8亿元,拍摄了《沂蒙》、《红高粱》、《铁道飞虎》、《斗牛》等300多部影视剧,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莱坞”。2012年,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成为国家4A级景区,2015年被评为“CCTV中国十大最美乡村”。
“常山庄是红嫂之乡,红嫂们战争年代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很大贡献,应该为她们树碑立传,把她们的精神传承下去。”李凤德说。
李凤德利用古村内的十多个农家院,建起了《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用图、文、雕塑等形式,详细介绍了明德英、王换于、李桂芳、胡玉萍等红嫂的事迹。这是国内首个由农民自发建设的,以普通人物群体为主题的红色纪念馆。
《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建成后,李凤德觉得缺点什么,“没有党政军领导,就没有红嫂,要把红色纪念馆系列化。”李凤德说。
于是,他又组织建起了介绍在沂蒙山区战斗工作过的徐向前、罗荣桓、陈毅、粟裕等将帅和刘少奇、谷牧等高级领导干部事迹的《人民子弟兵将帅纪念馆》,接着又建起了反映党政军民建设、巩固发展沂蒙山革命根据地事迹的《跟着共产党走纪念馆》。
系列红色纪念馆活化了红色教育载体,为传承“沂蒙精神”和“红嫂精神”搭建了平台,成为全国有影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性教育基地。
李凤德说:“传承”沂蒙精神”和“红嫂精神”,必须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这些纪念馆建起后,了却了我一个心愿。”
李凤德计划,打造 “一小镇”、“一5A”、“两园区”、“两基地”——到2020年,打造起“国家级影视演艺文旅小镇”;“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影视文化产业园区”、“东方陆港物流产业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党员干部培训教育基地”,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企业集团。
一分付出,一分收获,2018年9月,李凤德被评为全省城市社区“担当作为好书记”(全省40名,临沂市2名),2010年,被评为“全省优秀转业退伍创业军人”,山东省劳动模范,2017年10月,荣获山东省扶贫攻坚奉献奖。2013年和2018年,连续当选山东省第十二届、十三届人大代表。去年12月,沂南县改革开放感动沂南人物评选中,李凤德光荣当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