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充分利用影视基地带来的人流、资金流、信息流,拓展脱贫致富的有效路径。在影视基地建起了50 多家“农家乐”、手工艺品制作点、土特产销售点,当地群众在影视基地摊煎饼、卖大碗茶、搞粉皮生产,在日益兴盛的旅游业中获得好收益。
景区的巨大带动和辐射作用,再加上当地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带动周边苹果、冬枣、车头梨等采摘园发展到 4000多亩,亩均增收 1 万元。一些原先不起眼的山货卖出了好价格,原先五毛一斤都没人要的车头梨,现在一斤能卖 18 元。
周边村民到影视剧组当群众演员,成为一种职业,每年有 1400 多人次利用农闲时节从事群演或剧组用工,日均收入 50-200 元。一位村民高兴地说:“我家一头毛驴也可以当“演员”,活多时一天赚七八百元。”
宽敞的旅游路、整齐的新社区、红火的影视城、富民的新产业,景区周边百姓过上了以前想都想不到、安居乐业的好日子,2016年常山庄基本实现整村脱贫。
这,不是李凤德履行一名党员职责的终点站,他心中还有一个更大的计划。李凤德郑重地说:“将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建成一处辐射 30 平方公里,集“红色教育、影视拍摄、乡村旅游、文创产业、扶贫致富”于一体的红色旅游扶贫开发示范基地,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跻身“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进一步推动红色旅游扶贫跨区域合作,在全国著名革命老区打造 20个“常山庄”,帮助 100 个以上老区贫困村、10万贫困人口整体脱贫。”
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郑重承诺,也是他的重大使命,更是他为之努力奋斗不息的动力源泉!
一分付出,一分收获,李凤德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被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优秀转业退伍创业军人”,2013年和2018年,连续当选山东省第十二届、十三届人大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