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5日)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陈毅革命生涯中的重要阶段。陈毅,这个响亮而亲切的名字,与新四军、与华东军区和华东野战军紧密相联。陈毅为华中抗战、为华东解放战争、为中国革命胜利建立的功勋,永载史册。
陈毅是新四军的创建者、领导者,是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中共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的典范
陈毅是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主要领导者和光荣代表之一。1934年秋,中央红军主力踏上万里征程。作为中共中央分局委员、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的陈毅身负重任,与项英等领导留在根据地的红军和游击队与国民党军进行了殊死斗争。依靠坚定的信仰和信念,依靠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在艰难困苦的环境里,开展灵活的游击战争,坚持红旗不倒、火种不灭,支援了红军主力北上抗日,保留了共产党在南方的革命战略支点,并成为组建新四军的基础和骨干力量。1936年冬,陈毅在梅山被围20余日,生死存亡系于一发之际,写下了“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的豪迈诗篇,表达了在险恶环境中革命到底的坚强决心。
陈毅为新四军的创建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的历史转折关头,项英、陈毅等从缴获的国民党报刊中捕捉信息,分析判断政治形势,了解研究中共中央的有关政策,并通过各种渠道,主动与中共中央沟通联系、接受指示。1937年9月,陈毅在江西大余等地与国民党军政当局谈判,达成了合作抗日的协议。之后,他不避艰险,赶赴湘赣边、皖浙赣边游击区,传达党的指示,指导谈判斗争,组织下山改编。陈毅亲自侦察江南各地红军游击队的行军路线和集结地点,根据他的建议,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和新四军军分会将江南新四军的集结地点确定在远离国民党军的浙西。在陈毅等直接领导组织下,江南12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汇聚浙江开化,建立了第1、第2、第3支队领导机关,基本完成了以支队为单位的组编和团营的构建,开展了军政整训,为新四军的成军和出征奠定了基础。
陈毅坚决贯彻执行中央中央、毛泽东的指示和“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新四军成立后,陈毅被任命为新四军军分会副书记、第1支队司令员,在直接指挥第1支队的同时,参与新四军的领导工作。中共中央、毛泽东对新四军的任务和行动方针作了一系列指示,要求新四军主动地、积极地深入到敌人后方去,在大江南北依靠人民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创立抗日根据地。1938年春,部队刚刚集结,陈毅就已考虑,应冲破国民党的限制,积极向华中敌后挺进。通过努力争取,5月12日他即率第1支队由皖南出发东进,6月14日到达苏南茅山地区。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陈毅指挥部队主动寻找战机,坚决灵活地打击敌人,取得了一连串战斗的胜利。茅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初建后,陈毅立即着手向东发展。他冲破限制,排除干扰,毅然派遣第6团开赴苏南东路,开辟了苏常太和澄锡虞抗日游击根据地。陈毅又敏锐地把目光投向了江北。他苦筹深计,建立渡江的“跳板”和“桥头堡”,派遣挺进纵队和苏皖支队过江北上,形成了足跨长江两岸、随时可以发展苏北的有利态势。茅山——东路——苏北,就是陈毅精心设计的发展蓝图,与中共中央为新四军制定的行动方针完全一致。
1940年7月,为完成“发展华中”的战略任务,陈毅、粟裕率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主力北上,在八路军一部南下的支持下,合力开辟苏北。9月30日至10月10日,新四军7000指战员,在黄桥地区与来犯的3万余国民党顽军展开决战。陈毅、粟裕运用高超的指挥艺术和统战工作,依靠指战员的英勇顽强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以少胜多,取得了黄桥战役的军政双胜利,实现了新四军与八路军的胜利会师,开创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陈毅满怀豪情地赋诗一首:“十年征战几人回,又见同侪并马归。江淮河汉今谁属?红旗十月满天飞。”11月17日,以陈毅任代理总指挥、刘少奇任政治委员的新四军八路军华中总指挥部成立,统一指挥陇海路以南的新四军和八路军。
一次,陈毅在听大家高唱《新四军军歌》后说:“我在写这个歌词时,最后的‘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一句,有同志建议,只重复一次就够了,我说不够,必须重复两次,要一次比一次高昂,要有气魄,要意志坚定。这正是我写这个歌词要强调的地方。”东进,东进!再东进!这正是新四军赖以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正是陈毅对中共中央战略方针忠实体验。在中共“七大”的发言中,陈毅强调指出,凡是按中央制定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进行抗战,就能取得胜利,否则就会遭受挫折和局部失败。这既是陈毅从自身实践得出的深切体会,又是对新四军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陈毅临危受命,领导新四军浴火重生再出发。1941年1月7日,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部及皖南部队遭受重创。1月20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军长。6月6日至7日,中共中央军委新四军军分会召开扩大会议,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检查和总结新四军成立以来的建军工作,汲取前期建军工作中特别是皖南事变的教训。陈毅作了《论建军工作》的报告,号召华中全党全军为把新四军建成强大的正规化党军而奋斗。在陈毅、刘少奇领导下,新四军大力开展建设正规化党军工作,全军面貌焕然一新。
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岁月里,面对“前门拒虎,后门打狼”的严峻形势,陈毅等领导新四军抗击了日伪军的“扫荡”“清乡”,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的摩擦进攻。陈毅直接指挥了盐阜地区反“扫荡”和陈道口战役等重要军事行动,取得了胜利。在陈毅等领导下,新四军一面为保卫根据地浴血战斗,一面积极参加根据地各项建设,华中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日益巩固发展。
1943年11月,陈毅赴延安。在延安期间,他和刘少奇联名向新四军发出很多军事、政治等方面的电报指示。1945年4月,陈毅参加了党的“七大”,并作了《新四军抗战始末》《华中党和新四军的工作》的发言,汇报了新四军艰苦复杂的战斗历程,表述了华中地区和新四军30万党员及全体指战员高度的政治信念和团结奋斗精神。8月26日,中共中央任命陈毅为新四军军长、华中局副书记。遵照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陈毅指挥新四军军部及部分主力北上山东。12月,新四军军部与山东军区领导机关合并,陈毅兼任山东军区司令员。1946年12月,陈毅等指挥山东、华中野战军首次协同作战,发起宿北战役,扭转了华东战局。1947年1月初,陈毅等再次指挥山东、华中野战军发起鲁南战役,获得大胜,此战成为新四军对敌的最后一战。
在陈毅等同志的领导下,新四军奋战十年,结束了作为抗战铁军的光荣征战历程,开始了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军的又一段光荣征战历程,在华东战场上南征北战,夺取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陈毅是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的主要领导者,是当之无愧的华东主帅
1947年1月21日,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和华中军区合编为华东军区,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编为华东野战军,陈毅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华东战区是全国解放战争的主战场之一。战争一开始,山东、华中解放区就是国民党军进攻的主要方向,其主力兵团几乎都集中于华东,五大主力的第5军、整编第11师、整编第74师,在华东战场上不可一世。国民党军实施重点进攻时,用于华东战场的兵力,占其进攻解放区总兵力的百分之27,占其重点进攻兵力的百分之66。当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南线主战场由山东转移到中原,华东部队主力也随之投入中原作战。战略决战中,又面对国民党军的精锐重兵集团。华东部队肩负的任务是艰巨而光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