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播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李卓韦心中的家国往事(组图)
2024-03-28 09:01:08
作者:刘忠昌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李卓韦是毛泽东卫士长李银桥之子,退休前任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物资油料部部长。虽然退休十几年了,75 岁的李卓韦每日里依旧在不停地奔波忙碌,应邀前往全国各地出席纪念、宣传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丰功伟绩的有关活动。

    从今年 5 月联系采访,一直到 10 月才得以见面。坐在沙发里的老首长腰板笔挺、仪表整洁,一副标准的军人形象。随着他黄钟大吕、声情并茂的叙说,把我们的思绪带回到了八十五年前那炮火硝烟,民族危亡的峥嵘岁月。

    国难当头,十一岁的参军少年

    1938 年的冀中大地上,日军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十一岁的冀中少年李银桥在家乡安平县东和疃村一次次目睹日本帝国义犯下的累累罪恶,幼小的心灵里早已种下仇恨的种子。

    当吕正操率领的八路军第三纵队一支队伍路过此地时,李银桥怀着抗日打鬼子的强烈愿望,找到部队领导要求参加八路军。因为年龄太小,不符合参军条件,部队就没有收留他。铁了心要参军的李银桥就倔强地跟着部队后边走,任谁赶也赶不走,就这样一直走了四五十里路。部队领导看这小小少年如此执著,便破例批准他参加了八路军。

1947 年跟随毛主席转战陕北途中

    别看李银桥年龄小,只上过两年私塾,但他从小喜爱武术,还拜了武术老师,很有些武术功力。部队先是安排他给吕正操部的一位首长当勤务兵,后来去给三五八旅旅长黄新廷当特务员( 警卫员 )。1947 年因为胡宗南进犯延安,中央决定从拱卫延安的 358 旅抽调部分有实战经验的骨干力量,充实到中央警备团。经过严格的政审选拔,李银桥被调进了中央机要局当通信员。之后又到周恩来副主席身边当警卫员,直到在黄河边上的那个雨夜里为毛泽东点烟被一眼相中,从此开始了追随领袖身边的卫稳稳士生涯。

1958 年 5 月 1 日其父和公安部长罗瑞卿大将护卫毛主席从中南海上天安门。

    军情危急,黄河边为毛主席稳点烟

    那是 1947 年 3 月,蒋介石在全面进攻计划失败后,又搞起了对陕北、山东两大解放区的重点进攻。3 月 18 日晚,敌人进攻的枪炮声已经清晰可闻,毛泽东、周恩来依依不舍的告别延安。毛泽东对部队指战员说:“我军打仗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要用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

    3 月 19 上午,我军主动放弃延安,当天下午国民党军队进入延安,占领了一座空城。当时,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是十比一,形势空前的紧张。为预防万一,党中央一分为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带领中央前委留在陕北牵制敌人。同时指挥全国各大解放区的军事斗争;刘少奇、朱德、董必武带领中央工委前往河北省平山县;叶剑英、杨尚昆带领中央后委前往山西省临县。

    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带着千八百人的昆仑纵队,拖着数万敌军在陕北高原的层层峰峦中兜起圈子来。8 月 18 日,昆仑纵队面临的形势空前严峻,险些改写了历史。国民党数度追剿又数次挨打的刘戡,带领七个旅的兵力朝着我昆仑纵队紧紧追来,一直到了黄河边上。连续几天的大暴雨、身上的衣服难得有个干的时候,河水陡涨。前有天堑、后有重兵压镜,唯一的出路是抢渡黄河。

    敌人的子弹不停地在头顶上飞,朝地底下钻,距离越来越近了。

    “我要抽烟”毛泽东突然伸出两个手指头要烟抽。

    “得胜同志(毛泽东的化名)要吸烟,快找烟!谁有烟?”周恩来问。

    “有!我这里有”。身边有人回答。

    真庆幸 ! 队伍里能找到能抽的纸烟,马夫老侯习惯用油布包着烟叶和火,连天的大雨中这是唯一的办法,关键时刻立了大功。周恩来指挥卫士们围成一圈人墙,用一条薄棉被,举在头上,并亲自扯着被子的一角为毛泽东避风遮雨。毛泽东的卫士钻进被子下,把一支烟递到他手上, “嚓"“嚓”一连划了好几根火柴,火光一闪就被风吹灭了。毛泽东手指夹着烟,几次把嘴凑了过去,又几次无可奈何的缩了回来,皱起了眉头。

    " 我来。" 李银桥从周恩来身后几步走上前,接过卫土手中的火柴,一把抓起数根,“嚓”地一下将火柴划着,并迅速用手护住火苗,稳稳的为毛泽东点着了烟。长长的吸了一口烟的毛泽东看了李银桥一眼,赞许的点了点头。这件点烟的小事,却使李银桥一生与毛泽东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成了毛泽东的最信任的卫士、卫士长,跟随了毛泽东整整 15 年。吸完烟的毛泽东,紧缩的眉头舒展了,他毅然决然的高声喊道:“不过黄河,放心跟我走,老子不信邪”。毛泽东终究还是没有过黄河!在敌人的眼前,带着千把人的队伍不慌不忙的顺着黄河岔拐了个方向,沿着山路缓缓而行。敌人看到一直被他们苦苦追赶的这支队伍突然大摇大摆地公开行军,产生了错觉。这不可能是统帅全党全军的共产党领袖,他怎么可能身边只有这小小的队伍?又怎么敢这样不紧不慢地行军?肯定是前面布下十面埋伏的诱饵,便惶惑地停止追击,目送这支队伍从容不迫地离去,创造了一个奇迹,成为千古美谈。

    红烧肉,篦篦头就是高待遇

    梁家岔是个只有 20 来户的小村落,根本容纳不下近千人的昆仑纵队机关。只好为毛泽东和其他首长借了两间窑洞,给工作人员搞了间小窑,其余的人只能就地散开露天宿营了。

    毛泽东一边吸着烟踱步,一边瞄几眼放在锅台上的电话机。

五十年代初在杭州工作期间

    “叮铃铃”电话铃声响起,毛泽东大步走过去,抓起听简大声道:“喂,对呀,我是毛泽东 !”从 1947 年 3 月我军撤离延安以来,为保密起见,毛泽东一直化名李德胜(寓意撤离延安取得胜利),今天他首次公开使用毛泽东的名字,意味着马上开打的沙家店战役将是陕北局面的转折点。彭德怀司令员汇报了敌三十六师被围困,以及我军的布署情况。毛泽东大声地要求彭德怀司令员要对全体指战员讲清楚,沙家店战役是对整个西北战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战,一个敌人也不能放过。叮嘱部队要挖豪,侧水侧敌,大意不得。

    沙家店战役打了三天两夜,毛泽东就三天两夜绝不离开电话机。累了也不上炕休息,只靠在帆布躺椅上养养神。他不停地抽烟、喝水,靠它们提神维持精力运筹帷幄。第一天一拔茶叶还能冲三遍开水,然后用手指一扣就抹进了嘴里,嚼了嚼咽下肚去。到了第三天已是茶叶泡进杯子、水喝完茶叶也一起进了肚。第三天的清晨,下起倾盆大雨,伴随着滚滚惊雷,坡梁上黄泥汤宣泄,沟底浊浪翻腾。秘书、参谋进进出出,电报电话响个不停。蓦然,毛泽东出现在窑洞的门口,叫大伙儿到山上去听炮声。大家这才意识到排山倒海的惊雷是我军发起总攻的炮声。人们欢呼雀跃地奔跑着向山顶涌去。

1958 年夏随主席视察武汉钢铁厂

    李银桥只能站在窑洞门口望着人们在雨中欢呼。沙家店战役敌 36 师溃不成军,被我军全歼一个旅。毛泽东诗情勃发。挥笔给彭德怀司令员题道: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三天两夜没有休息的毛泽东疲倦的地活动了几下肢体,跟李银桥商量说:你给我搞碗红烧肉来好不好,嘱咐他最好要肥一点儿的。面对端上桌来的红烧肉,毛泽东惬意地俯下身躯、眯起眼睛长长地闻了一下香味,发自内心舒服地说:真香啊 ! 便大口吃下去有滋有味风卷残云地解决了战斗。毛泽东意犹未尽的放下碗,这才注意到李银桥站在边上投过来的眼神,不好意思起来,解释说:有点馋了,也是这肉烧的太香了。说着他突然找到了一条理由、有点心虚的孩上般的自我辨护,“这不是打了胜仗了嘛,我这要求不高吧?”

    生活条件太差了。实在吃不到了红烧肉的时候,毛泽东还独创了一套用篦子篦篦头健脑的办法,他的理论是篦头能够促进头部的血液循环。使有限的营养首先供给了大脑。这之后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历时四个多月,消灭国民党军队 150 多万人。捷报传来,毛泽东让李银桥给他篦头享受,李银桥细心地为主席篦头,力道用得刚刚好,主席舒服地微闭着双眼,享受这份难得的“待遇”。

    似乎是什么在眼前一闪,李银桥停住手细看,居然是一根白头发。“哎呀,主席你有白头发了!”李银桥发现敌情似的叫起来。

    毛泽东眉梢一动,仿佛一时不愿被从这种享受中打扰,没有作声。李银桥轻声问:“主席,是不是拔下来?”

    又过了一会儿,毛泽东才哼了一声:“拨吧。”

    李银桥把白头发拔下来,放在主席面前,毛泽东略带沙哑地说:“白了一根头发,胜了三大战役,值得!”

    事后韩桂馨听说了,大惊小怪的嚷嚷起来:“银桥,你好大的胆子,敢在主席的头上拨毛。”

    “人民万岁,祖国万岁”的美好画卷

    建国后,毛泽东再像在陕北,西柏坡那样自由地走进群众中间去就不容易了。身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他不得不长期深居简出,想去民间转转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了。他便乘去外地视察时寻找机会。

    1953 年春节,毛泽东乘专列到达武汉,他坚持要求出去看一看。所有人的劝阻拦截都无济于事。于是双方都做了妥协让步:出去可以,必须带上口罩。毛泽东就捂着一个大口罩游览龟山、蛇山,他从黄鹤楼上下来时,被一个男孩隔着口罩认了出来。孩子一下子蹦了起来,脱口喊道:“毛主席,他是毛主席,毛主席万岁。”

    顿时乱了套,群众从四面八方拥过来,毛泽东和武汉方面的警卫人员猝不及防。大家迅速上前,先把他围在中间,随行的领导同志也着了慌,罗瑞卿、李先念、杨尚昆、王任重、杨奇清、武竞天等领导同志又在卫士们的外围筑起了第二道“防线”。此时此刻,围在毛泽东身边的这些人,可算是体会到保卫毛泽东的责任重大了。大家只有一个念头,迅速保卫毛泽东突出重围,安全脱离。大伙使出浑身的力气,紧紧的手拉着手不放。他们这些人在群众的层层包围里,就像在波浪里随着波涛涌动。忽地挤过来,哗地拥过去。卫士们高低护住毛泽东,一步一步地挪移,朝山下挤去。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每个人都是汗流浃背,终于挤到了江边,又冲开人群,保护着毛泽东上了船。刚刚登上船的毛泽东,早已甩去了那本不情愿捂着脸的口罩,向群众挥手。岸上的群众更加欢腾雀跃,四方雷动,借以表达对领袖难以形容的欣喜和热爱。

    离开武汉,毛泽东乘坐东海舰队的洛阳号军舰,顺长江抵达南京。在南京的中山陵,他又一次感受到人民群众对党的领袖的巨大热情。这天,南京航空学院的一名学生正在中山陵祭拜堂前看书。不经意的目光一扫,落在被簇拥在中间的那位身材高大的人身上。他大张着嘴,傻了!这不是毛主席吗?天呐,我看到毛主席了!航空学院轰动了!

毛主席与李银桥合影

    “毛主席来了,就在中山陵。”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突然传播开来。

    当毛泽东等领导人的车队驶到中山陵八号 (原孙科公馆)稍作逗留时,附近的居民、学生、工人围了过来,激动的高呼毛主席万岁。陈毅走到门口朝人群大声地说,你们都是毛主席的好学生,毛主席今天已经疲劳了,我们大家要爱护毛泽东的身体健康。但正沉浸在幸福、欢乐、兴奋中的人们,无论如何都不愿意走。罗瑞卿与南京市公安局的领导们经过商量认为:群众见不到毛泽东是不会散去的,时间拖久了人群只会愈来愈多。事不宜迟,警卫人员赶紧维持秩序。为了毛泽东的安全和能让大家清楚地见到他,安排群众列成几排坐在草坪上,在陈毅、罗瑞卿、柯庆施等领导的陪同下,毛泽东身披大衣,满面笑容来到群众中间,他摘下军帽举在头顶向群众挥动。

    群众激动地欢呼:毛主席万岁。

    毛泽东高呼:人民万岁、祖国万岁。

    毛泽东健步行走在群众中间,热情的握着伸向他的千百双手。

    群众用热泪、口号、欢呼、掌声迎接他们的领袖,表达心中的无限敬意和爱戴。

    男情女愿,领袖身边结良缘

    江青带着李讷、韩桂馨渡过黄河返回陕北,毛泽东了解到韩桂馨的家在河北省安平县,就立刻把李银桥召唤过来,介绍他俩认识,说:“你们是安平老乡,都在我这里工作,这就是缘分,握个手吧。”

    李银桥对韩桂馨最初的印象,是发现她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工作上认真负责、热爱学习、性格温柔贤惠。作为女孩子的韩桂馨,心思就敏感多了。她觉得李银桥工作认真、形象英俊,还是个年轻的“老革命”。此前的日常生活中,她隐约感觉到李银桥的心里有她的影子。

毛主席接见李银桥一家,图为与李卓韦握手

    毛泽东也在关注着他们恋情的进展状况。一次散步时,毛泽东拉家常地问李银桥和小韩谈的怎么样了。李银桥不好意思,一个劲儿的傻笑。毛泽东又是批评又是鼓励地说:“不要封建呦,你们谈,我赞成。”他嘱咐李银桥不要靠媒人,毛泽东的卫士谈恋爱要自力更生。本是男有情,女有意,可老实的李银桥虽然有那么多与韩桂馨接触的机会,就是不知道如何去表白。幸亏一个偶然的机缘,毛泽东为他指点了迷津。李银桥的父亲来信说,给他相中一房媳妇儿。信上把那个姑娘说成了一朵花,这下李银桥犯难了。纵然是心里一百个想和韩桂馨好,可八字还没有一撇,何去何从?怎样答复父母呢?笨人有笨福,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养成了大小事情都汇报,请毛泽东帮忙定夺的习惯。毛泽东浏览了一遍信,问他打算怎么办?李银桥憋出了一身汗。毛泽东哈哈大笑起来,这个李银桥太老实了,谈恋爱不晓得动脑筋。他点拨李银桥,你就不会问问小韩,人家文化比你高,请人家帮你写封回信嘛!李银桥喜滋滋地去找韩桂馨,把信往她手上一塞,话也说不囫囵了,小韩这信…你看看……该怎么办?韩桂馨莫名其妙,刚扫了两行,脸就红得像块红布了,头都不敢抬起来。李银桥抱着一种豁出去的感觉说:“如果、如果你也觉得不合适,那就推掉吧。”韩桂馨用很大力气却声音很小地说:“那就推、推掉吧。”李银桥长出一口气,心里的石头落了地,马上就让她代自己写封回信,说韩桂馨的文化程度比他高,信就应由她帮他写,主席都说过要互相帮助。李银桥终于紧紧地握住了他一直想握紧而从没敢紧握过的韩桂馨的手。韩桂馨身子软软、喃喃地说:“现在女同志少,将来进城女同志多起来后,你可不能变心。”随着感情升温,到年底他们决定结婚,两人共同打了一份报告,申请结婚。只一天功夫,报告批复下来他们就算结婚了。战争条件下,一切从简,但这件事却从此装在毛泽东的心里了。

    进城之后,到了北京香山的双清别墅,毛泽东抽出闲暇喊来李银桥,说:“过去条件差,现在稳定了,选个日子把结婚仪式补办一下。”

    马上就要准备建国了,日理万机的毛泽东却还惦记着这件事,让他们幸福在温暖中。商量了半天,选中了“五四”青年节的日子,毛泽东立刻称赞这个日子有意义。结婚仪式由闫长林主持,大家热热闹闹地开了两桌席。遗憾的是那天赶上毛泽东要接见民主人士,没喝上喜酒。他们将喜糖送给毛泽东,他特别的高兴。

    1949 年组建的这个小家庭和新中国这个由许多民族组建起来的大家庭一样,喜气洋洋,欢天喜地。

    幸福时光,中南海与毛泽东邻里间

    李卓韦的孩提时代与毛泽东比邻而居,一墙之隔。

    李卓韦的名字也是毛泽东给起的。因为当年出于保密的需要,母亲到了晚年才告诉他。李卓韦是个孕育于西柏坡,生长在北京城的孩子,在母亲的腹中就跟随毛泽东一起经历了解放战争的洗礼。小卓伟出生后随父母一起搬到中南海的丰泽园。从呱呱坠地到长成少年,在毛泽东身边渡过了常人难以企及的幸福时光,可以说是毛泽东看着长大的。

    一天,毛泽东散步的时候,看到韩桂馨在哄孩子玩。见到这个可爱的小家伙儿,毛泽东问道:“给孩子起名字了吗?”

    韩桂馨忙说:“还没起名字呢,请主席给孩子起个名字吧。”

    毛泽东仰着头,沉吟着来回走了几步,又看了看孩子说:“父亲姓李,母亲姓韩,把韩字拆开来,就叫李卓韦吧。”

    “这个名字里父母双方的姓氏都有了,两全其美,哈哈哈”给孩子起完名字的毛泽东,开心的笑起来,甚是自得。

    从此,李卓韦就带着毛泽东的“赐名”,从少年成长为青年,从战士成长为一个军政素质良好的革命军人,伴随着他永葆革命的青春和本色。记得有一天,韩桂馨发现儿子不见了,她转来转去找了半天,找到毛泽东的院子里。发现李银桥正站在毛泽东的门外,往里面看着什么,并向她作了禁声的手势。韩桂馨悄悄地顺李银桥的目光向屋里瞧去,只见毛泽东坐在沙发上,李敏、李讷站在毛泽东的身后,年幼的小卓伟倚在毛泽东的膝盖上,稚嫩的笑脸仰视着毛泽东,这一老一小正在那里认真的聊着,却不知他们聊的是什么话题,聊得那么津津有味,其乐融融,这可是世间难得,让人不忍心去打扰他们难得的雅兴……

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李银桥一家

    1962 年 4 月 20 日傍晚,李银桥就要离开他警卫了整整十五年的毛泽东,要去天津工作了。临行前,毛泽东专门在游泳池接见了他们一家四口。到了门口,李银桥让两个孩子等在门外,而夫妇二人走进会客厅。毛泽东与他们握手,问孩子呢?孩子怎么没来?得知孩子们就等在外面时,毛泽东朝门外望着说:“孩子们快进来呀,赶快进来。”

上世纪五十年代,随毛主席参加十三陵水库义务劳动,左边李银桥 ,右边彭真。

    听到毛泽东的招呼,一脸阳光的大男孩,十二岁的英俊少年李卓韦拉着妹妹的手,欢笑着走进毛泽东的会客厅。毛泽东鼓掌欢迎上前两步,用他那温暖的大手握着李卓韦小手,久久没有放下,然后坐到沙发上继续说着话。毛泽东夸他越长越高了,成了大小伙子了,还问起他的学习情况,鼓励他好好读书,将来做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接下来,毛泽东亲切地与他们一家四口合影留念。事后韩桂馨还开玩笑地说:“看了卓韦在主席面前的待遇,比爸爸的级别都高呐”。游泳池会客厅,毛泽东在这个接见了无数次外国政要、共议国家大事、激荡着国际政治风云的地方,为他忠诚的卫士长李银桥一家人做了暖人肺腑的送别仪式。

    一个半小时过去了,因为有李卓韦的活泼可爱,毛泽东的风趣幽默,整个过程充满了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真正表现了毛泽东对李银桥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的浓浓深情。

    会见的时间要结束了,真正与毛泽东告别的时刻来临了,李银桥一家四口眼含热泪,依依不舍地站起身,再一次与毛泽东紧紧握手,毛泽东的眼睛里也亮起点点晶莹,湿了眼眶,令人动容……

    寻找李讷,千里姻缘一线牵

    李银桥、韩桂馨夫妇一直非常牵挂着李讷,尤其是韩桂馨,这种感觉更是强烈,毕竟李讷是她带大的孩子。他们的眼前总会浮现出李讷小时候的影子:她端着小饭碗和韩桂馨一起到大食堂吃黑豆、行军时骑在马上打瞌睡、腰上扎着布带子一本正经唱京戏、和小朋友一起扭秧歌、在窑洞里练字,这一幕幕像电影一样在他们的脑子里过来过去。

    1977 年,李银桥、韩桂馨夫妇参加完毛泽东逝世周年的活动,请示领导去见李讷。在中央警卫局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到昌平的一所医院见到了李讷。他们一进门,李讷就认出了十五年没见过面的李银桥夫妇,亲切地喊道:“银桥叔叔,小韩阿姨,你们怎么来啦?”

    韩桂馨关切委婉地问起她的身体和家庭状况,劝她好好休息,早日康复,劝她想开一点。

    李讷的身体从小就弱,后来又得肾盂肾炎、胆结石,离婚了还得自己带孩子,确实日子挺难的。李银桥夫妇就张罗着给她找个合适的人,再组个新家庭。李讷自己有顾虑:“我妈妈是四人帮成员,在蹲监狱呢,谁肯找我呀?”

    李银桥说:“你不要这样想,你妈妈是进监狱,可你爸爸还是领袖毛泽东呢,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历史事实,还是找个人一起过日子的好。”

    李讷不好意思地笑了。

    1983 年,李银桥的老战友王景清来北京看望他们。王景清是陕北神木人,1940 年参加革命,曾在刘少奇身边担任警卫,后来调到云南怒江军分区任参谋长。知悉老战友已经离休,而且也是单身,有意组建新家庭。李银桥夫妇都认为李讷和王景清两个人放在一起是很般配的。于是就介绍他们双方在李讷的家里见面聊一聊。因为王景清在中央警卫团时见过李讷,初次交谈都有好感,也算是一见钟情了。王景清的到来抹去了李讷脸上的愁云,孩子也和老王相处的很好,家里的欢声笑语多了起来,看到李讷和王景清合得来,李银桥夫妇很是欣慰。

    1984 年李讷和王景清结婚了,杨尚昆同志得知消息送来了礼物,还有一袋高级巧克力,他知道李讷小时候很爱吃巧克力。王光美知道这件事后说:“你们办了件大好事儿!”。李讷去看江青时,把自己再婚的事情告诉了母亲,江青问起是谁帮忙介绍的,李讷说是银桥叔叔帮的忙。江青沉默了一会儿,才缓缓地说:“李银桥是个好人呐!”不久,李讷带着王景清去探视江青,李讷把王景清写好的隶书给她看,江青称赞写得好。她对新女婿很满意,并留了一幅作品做纪念。

晚年李银桥坐轮椅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

    李讷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过起了平静的生活。

    泪水申请,心相随永相伴

    1976 年 9 月 9 日,毛泽东因病在北京逝世,举国哀悼,噩耗传来,悲从天降。李银桥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是哀乐低徊的中国大地、那缓缓半降的五星红旗、那群众臂上的黑纱和胸前的白花、那无数人撕心裂肺的哭泣,都在告诉他,毛泽东永远的离开他说所热爱的国家和人民,也离开了李银桥全家。

    当天晚上,李银桥就赶到北京。韩桂馨带着女儿、儿子的未婚妻,儿子李卓韦接到父亲的电报,也立即从沈阳的部队赶回北京,被工作人员安排住在民族饭店。当全家人终于来到毛泽东遗体前,望着毛泽东安祥的遗容,一家人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悲痛,放声大哭。这哭声里包含了多年来对他老人家的无限思念,这哭声中又有多少诉不尽的委屈未能向他老人家倾诉。

    毛泽东这位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代伟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人民的幸福操劳了一生。他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可他自己却没有享过一天的福。毛泽东以独有的丰功伟绩、鲜活个性、历史传奇永远地活在人民心中。

    2009 年 9 月 22 日,李银桥走完了他八十二年的人生路程,在北京逝世。七天后,他在家人的陪伴下,告别了沿途驻足相送的人们,在警车的引导下,缓缓来到八宝山革命公墓,与他的亲人、战友,甚至是素味平生的人做最后的告别。党、国家和人民群众给了李银桥很高的荣誉。李银桥逝世后,国内外的媒体纷纷以李银桥与毛泽东的特殊情感为重点报道了这一消息,称他是与毛泽东形影不离、标准的贴身卫士长。正在美国出访的胡锦涛主席从当地的新闻报道中,得知李银桥去世的消息,委托一同随访的中央警卫局领导专门从美国打来电话,向其家人慰问并表示哀悼。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也专程来电对李银桥的辞世表示哀悼并向李银桥的家人表示慰问。吴邦国、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发来唁电,沉痛哀悼李银桥的离世。

    庄严肃穆的梅厅里,摆放着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政治局其他常委、包括上一届中央政治局的常委们以及中央各部委、各地省委领导送的花圈。毛泽东的亲属们也都敬送了花圈。毛泽东的女儿李敏、毛泽东的孙儿毛新宇和他的爱人刘斌、李银桥昔时的老战友、军队和武警部队的代表、中央各部委的代表以及曾经与李银桥在中央警卫战线上一起战斗过的战友们都来到了八宝山革命公墓。还有很多素不相识的人们,也自发地加入了送别的队伍。哀乐声中,人们缓缓地走到李银桥身边,向这位从革命战争年代就跟随毛泽东转战南北,默默无闻、忠诚奉献的老人致哀。

    遗像上的李银桥,身穿当年毛泽东送给他的黄呢子军服,笑眯眯地望着眼前的一切。冥冥之中,他好像在告诉人们,他终于找到了归宿,可以回到毛泽东的身边,与之相随,再不分离,相伴永远了!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毛主席是怎么读历史的
·下一篇:无
·李卓韦等来淮安考察(组图)
·李卓韦:我的名字是毛主席给起的(组图)
·刘忠昌:待到山花烂漫时——李卓韦心中的家国往事(组图)
·特稿:待到山花烂漫时——李卓韦心中的家国往事(组图)
毛主席纪念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毛主席纪念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毛主席纪念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毛主席纪念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