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毛主席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他曾指挥长征后不到3万多人的军队,南征北战,最后三大战役后,已经有了百万大军,他的诸多军事理论《论持久战》等更是成为国内外代表。
其次,他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从支离破碎的、半封建的旧中国,到以人民当家做主的人民共和国,这足以看出毛主席的伟大。
此外,他还是战略家、思想家、哲学家、同时,他还是一个伟大的诗人。
图|伟大领袖毛泽东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毛主席身上越来越多的光环被人发现,原来他是集各种大家为一身的领袖,古今中外罕见至极。
第一,他是一位教育家
毛主席曾不止一次对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说过,自己的终极梦想其实想当一名老师,但无奈最后参加了革命。
他说:“我年轻时的梦想是当个老师,自从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后,便整日为中国革命奔波,从此便告别了讲台。”
上世纪50年代,毛主席的女儿李讷准备上大学,在选取专业的时候,毛主席坦言他对师范情有独钟,并且也希望自己的女儿以后可以当一名老师。
在毛主席的建议下,李讷考上了北京大学历史系,为以后可以当一名老师做准备。
其实这个梦想从毛泽东小时候就可以看出来。
毛泽东小时候是在南岸私塾第一次正式上学,但是在这里,他年纪轻轻就看到了中国教育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他在自己的外公家早已经学会了《论语》《三字经》等诸多课本,等到南岸私塾,他已经烂熟于心,但老师仍然让他跟着同学们一起学。
对于毛泽东而言,他更希望去追求一些新知识,所以在课堂上他常常看的是《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大人才会看的书,这遭到了老师的不满,甚至要罚站。
在老师用戒尺惩罚另外一名学生的时候,毛泽东公然喊住老师,扬言说,如果我是一名老师,一定不会惩罚学生。
图 | 南岸私塾原貌,前左一为毛泽东的座位
当时中国封建思想在农村人的心中根深蒂固,尊师重道更是人人皆知,毛泽东公然顶撞老师,在老师的心中这是大逆不道。
所以毛泽东频频转学,直到从私塾毕业后,他仍然想去外面上学,但父亲不满意。
毛泽东的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平时还做点小生意,他希望毛泽东可以继续做生意,最后毛泽东不辞而别,去了湘乡外的东山学堂,从此走出韶山。
1913年前后,毛泽东和萧子升等人一起考入湖南第一师范,在这里遇到了他的人生恩师杨昌济。
杨昌济问他:“你的理想是什么?”当时和毛泽东一起入学的还有萧子升和蔡和森等人,大家主张大同小异,都是希望可以走上讲台。
1918年毛泽东等人从湖南一师毕业,他先去北京打工,在杨昌济的推荐下走进了北京大学,在图书馆担任图书管理员。
此时北大的李大钊和陈独秀对毛泽东十分关照,毛泽东也表示自己还没有明确的梦想,只是一直在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
图 | 李大钊
等到1919年春,毛泽东因为母亲病重匆匆赶回湖南,他应聘到长沙修业小学担任历史老师,这是青年毛泽东毕业后,第一次走向课堂。
这年五四运动爆发,毛泽东便在学校开始组织学生开展罢课活动,一直到这年12月,由于他要全面开始“驱张运动”,从此离开了学校,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革命道路。
虽然在一年后,他曾在湖南第一师范附属小学担任过班主任,但在陈独秀的邀请下,他已经开始在共产党小组中工作。
几年后,毛泽东发动了秋收起义,义无反顾的革命道路从此开始,此后,他带领队伍上了井冈山,然后带着红军一路走到革命胜利。
毛泽东虽然已经走出了校园,也并没有实现当老师的愿望,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他“老师”的身份仍然或隐或现。
在革命道路上,他发现很多队伍的高级干部,学历低,知识少,所以不管是在井冈山,还是在延安,还是在北京,他都积极督促创办学校,而他多次被邀请去讲课。
此外,作为三军统帅,毛主席在战略指导上更像是一位老师。
毛主席的秘书叶子龙清晰地记着,在西柏坡时,毛主席每次和周恩来等人开会,从来不独断专行,都是商量的口气,在大家眼中,毛主席更像是一名老师。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开始蓬勃发展,他严格指示学校:“教育必须为工农兵服务,必须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必须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那个时代,小学学费仅1.5元,这还包括课本费,大学学费是全免,甚至很多大学还给大学生发工资,包分配。
很显然,毛主席是极其重视教育的,他是名副其实的教育家。
第二、经济学家
毛主席向来重视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要改善人民生活,所以说他是一名名副其实的经济学家。
当年,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旧中国既有“帝国主义封锁”也有“修正主义”的压迫。
因此,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毛主席深知只有大力发展经济,才能振兴中国。
他专门写了指导国民经济发展的《论十大关系》,把一个一穷二白的旧中国,改造成了一个既没有内债也没有外债的新中国。
在红军时期,毛主席由于在党内的职务受到排斥,他在政府中做了很多工作。
当时由于敌人的封锁,有特务挑衅,说当地的纸币大量贬值,几乎没有用了,所以导致很多老百姓到银行兑换黄金。
当时毛泽民是银行的负责人,由于银行黄金有限,如果贸然开仓兑换,必然会导致供不应求,同时上了特务的当。
无奈之下,毛泽民只能去找大哥毛泽东想办法,毛泽东看到弟弟如此着急,马上意识到情况不妙。
当时毛主席做了两个件事,第一,打开银行金库,所有群众都可以兑换黄金。第二,运来大量的盐巴,售卖盐巴,但是只能用纸币。第三,找出来造谣的特务,给老百姓解释。
不久,由于老百姓家里都缺少盐巴,大家又开始去银行把黄金兑换成纸币。
由于毛主席的急中生智,避免了一场经济混乱。
此外,毛主席还对农民种地亲自提出了“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八字方针。
即使在十年动乱期间,他都一再向全国发出“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最高指示重视发展经济。
他自己,也把廉洁做到了极致。
毛主席去世后,工作人员在整理他的遗产时,发现他没有给子女留下一分钱,他的所有稿费和工资,都一直是由党组织保管。
从解放战争时期,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十年,毛主席除了在开国大典时做过一件新衣服,此外从来没有穿过新衣服,他常常说:“穿旧的习惯。”如果衣服的有些地方破了,那就补补丁。
李银桥曾回忆,毛主席开会时,习惯翘起腿,李银桥提醒:“主席,您以后能不能不翘腿?”毛主席不高兴了,他翘个腿有什么关系呢?
李银桥说:“家丑不能外扬。”毛主席这才知道,原来是自己的袜子有很多补丁,一翘腿就漏出来了,工作人员觉得“丢人”了。
虽然这是一件小事,却体现了伟大领袖的节俭和朴素,着实让人感动。
图|毛主席和女儿散步
在中南海,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于1949年结婚,女儿李敏在1959年结婚,他分别办置过两场酒席,也都是最简单不过的了。
据说在毛岸英的婚宴上,毛主席曾从卧室里找出来一件大衣送给儿子当新婚礼物。
毛主席说:“这是我重庆谈判时穿的,就送给你做个礼物。”但是看到儿媳妇后,又尴尬地说:“爸爸也没有礼物送给儿媳妇,这样,这件大衣你们晚上一起盖来御寒,白天岸英穿着。”
此外,他还送给毛岸英和刘思齐几百本书,让他们结婚后好好学习,增才干才。
一代开国领袖,这样的领导者,清贫到如此程度,过去从未见过,现在也更没有。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腐败现象仍然猖獗,毛主席在那个年代,以身作则,全国人民怎么能不为之感动?
第三、伟大的文学家
如果说毛主席是一个著名的诗人,这毋庸置疑,但实际上,他还是个文学家,他的文学成绩,不仅仅是在诗词上。
单单从诗词上看,毛主席在青年时期就可以写出《沁园春·长沙》这样的绝世诗词,其中的名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更是时代的特征,当年毛主席仅仅30出头。
十年后,毛主席写了《沁园春·雪》,其中的一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成为千古名句。
毛主席是诗词大家,更是文章大家。
毛主席早年间曾写过一篇文章名叫《中国社会阶级的分析》,第一句就是: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很多人写文章,洋洋洒洒几千字,写完了也不知道在讲什么,但毛主席写文章,点明要害,文风明快。
毛主席在《反对自由主义》中,文风也十分精辟生动,他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
此外,毛主席在1930年曾写过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文章,毛主席在文章中判断了革命高潮,他是如此结尾的: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遥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看看毛主席的这种比喻,这种双重否定句,是如此地形象生动,甚至壮丽优美,这种文章,恐怕也只有毛主席可以写出来。
毛主席的文章中也不乏名句,可以说,毛主席左手写诗,右手写文章,两手都很硬。
他喜欢文学,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学,1949年毛主席在北平长安大戏院观看京剧,对工作人员说:“《法门寺》里有2个人物很典型,一个叫刘瑾,一个叫贾桂。”随后,他向工作人员讲述了其中的故事,让人大开眼界。
不仅如此,在给干部们开会的时候,毛主席也常常是引经据典,有理有据,从《鲁迅全集》到《安徒生童话》,不管是经济还是政治,还是天文,他都喜欢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