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主席电文手书件
一、毛主席的电报全文
宋时轮,陶勇及二十军全体战斗员:
看到东线战斗的报告,我心情也格外的沉重。东线伤亡四万多人,其中冻死冻伤就有三万多人,教训惨痛啊,大伤了我们的元气。
九兵团久居江南,一切战备训练都是解放台湾。现在却来到风雪连天的高寒地区打仗,几乎没有任何准备。在朝鲜军情十分紧急,部队在开往东北的火车上,才得到通知入朝,没来得及换冬装,就直接渡过鸭绿江。志愿军九兵团将士始终在作战中保持了大无畏英雄气概,显示超出世界上任何一支军队的勇敢精神和战斗力。二次战役东线战斗的胜利,是我们把美帝国主义侵略军从鸭绿江边打退到三八线上,保障了朝鲜人民的生存,保护了祖国的安全。战斗的胜利说明我们是不可欺负的,侵略军的进攻是可以击退的。
20军这次入朝作战打得比较艰苦,战役结束之后,可以到咸兴,五老里为中心进行休整,那里比较暖和。
毛泽东 庚寅隆冬于京
二、这份电报蕴含了若干意思
1.电报发送时间和性质
因为美军12月15日从兴南港全部撤离,这标志着第二次战役的结束,所以电报发送时间大约在1950年12月中下旬。这封电报是一封战时慰问电(不是作战电报)。
2.电报是发给宋时轮、陶勇个人和二十军集体的
从电报行头看,只写了宋时轮和陶勇名字,没有写九兵团集体,可以理解为宋时轮和陶勇实际就代表了九兵团。行头最后又写了20军集体,这与宋、陶代表九兵团并不重复,因为毛主席有话要对20军全体战斗员专门讲。
3.对于冻伤(亡)减员毛主席认为主要不是九兵团的责任
一次战役冻伤三万多人,是解放军作战史上最多的一次。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毛主席在电报中阐明了主要原因:”在朝鲜军情十分紧急,部队在开往东北的火车上,才得到通知入朝,没来得及换冬装,就直接渡过鸭绿江。“其中之意可以理解为主要原因不是部队管理问题(管理也存在问题),而是由于情况紧急出现的问题 (主要是后勤指挥问题) 。毛主席深刻意识到这是个严重的教训,并以“伤了元气”,给予九兵团将士以亲切地抚慰。
4.毛主席肯定九兵团完成了战略任务并给予顶极赞誉
九兵团各级在战役一结束,基本都在向上级做检讨,普遍认为东线作战没有完成任务。但毛主席以战略眼光肯定九兵团完成了任务。即电报中所言:”二次战役东线战斗的胜利,是我们把美帝国主义侵略军从鸭绿江边打退到三八线上,保障了朝鲜人民的生存,保护了祖国的安全。“
第二次战役是战略性战役,一举扭转了朝鲜战局。所以这个战役如同二战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等, 不管伤亡有多大,局部战术发挥如何不好,都是次要的了。战略性战役是随战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这是全世界统一的战评标准。战后西方战略评论家也一致认为“清长之战”中国是“稳执牛耳”(“稳执牛耳”就是稳稳地在某一领域处于主导地位) 。所以毛主席电文中“我们把美帝国主义侵略军从鸭绿江边打退到三八线上”就道出了九兵团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
电文中,毛主席作出了他一生中少有的顶级赞誉:“志愿军九兵团将士始终在作战中保持了大无畏英雄气概,显示超出世界上任何一支军队的勇敢精神和战斗力。”这个赞誉没有夸张,它对应了麦克阿瑟后来的一句话:“谁想跟中国陆军打仗,那他一定是疯了”。文电中还有:”战斗的胜利说明我们是不可欺负的,侵略军的进攻是可以击退的”一语,也反向地验证了麦克阿瑟在战前的一句话:中国军队“不是一支不可侮的力量”。
志愿军九兵团在朝鲜长津湖地区是以超出世界上任何一支军队的勇敢精神和战斗力,打败了世界最强大,且从来没有打过败仗的美国军队而载入史册。
5.毛主席从关心爱护的角度褒奖了二十军全体战斗员
文电最后说道:”20军这次入朝作战打得比较艰苦,战役结束之后,可以到咸兴,五老里为中心进行休整,那里比较暖和。”27军、26军指战员同样付出了重大牺牲,电文最后为什么单独对20军全体战斗员给以专门的褒奖及慰问呢?只能有一个解释,在毛主席脑中,20军比其他部队在战场上的整体表现相对要突出一些。
(1)东线作战,三个军的部队都打得很艰苦,但比较而言,20军部队打得更艰苦。20军部队是唯一经历了从11月27日战役发起至12月12日战役最后一战的全过程,是唯一全程攻击美最强之部队——陆战1师,并且在战役全过程中,经历了两次单打独斗的阶段。
第一次单打独斗阶段: 27军在战役第一阶段(11月27-30日)取得了重大战果,但也因伤亡减员过大,4个师(欠一个团)失去整体战斗力,而不能继续执行追歼战斗任务(能战人员仅剩2000多人,不得不奉命退出战斗进行战场休整)。从12月1日至5日晚 20军与26军部队完成交接止,20军58、60和89师分别在两个战场(59师3日奉命退出战斗),连续5天与美陆战1师和美3师在单打独斗 。鉴于20军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单独苦战已逾一周,九兵团于12月5日特发电通令嘉奖20军:“该军全体指战员高度发扬了英勇精神,对敌猛插分割,不怕艰险,守住了阵地,大量杀伤了敌人,打得很出色。此种高尚的政治品质,坚忍不拔的精神,殊堪钦佩与表扬,并望全体同志再接再厉争取更大胜利。”此番嘉奖就是激励20军坚定地阻击,等待兵团预备队26军部队到来。
第二次单打独斗阶段:战至12月9日,在水门桥及其它桥梁都被美军数次修复,在26军部队(76、77、88师)英勇战斗也因伤亡过大无力再战,在歼灭美陆战1师基本无望之时,20军首长仍下决心组织58、60师一百多人追击逃敌;89师在剑山岭取得歼敌胜利后,主力又奉军令出击真兴里以南,于12月11日、12日两次截击美军,取得毙敌300余人,俘敌300余人,缴获敌汽车90余辆的战绩。东线的胜利收官之战,载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
(2)东线作战20军对东线战况发展起到了主导作用。西线作战,主要是看38军能否及时穿插到位,堵住敌军退路。结果38军阻敌3天,在彭总电文中获得“万岁军”赞誉;东线作战主要是看20军能否及时穿插控制要点,堵住敌军退路。结果20军堵住敌退路12天,毛主席电文中专门对20军全体战斗员关怀和慰问的话语就是赞誉。穿插堵住敌军退路就是第二次战役起主导作用的战术行动,这个战术行动在东西两线惊骇了麦克阿瑟、沃克、阿尔蒙德和史密斯,促成了联合国军约500公里的大溃退。
(3)第二次战役后只有20军两位正师职主官晋升,也可说明20军战场表现比较突出。自古以来,决定国运之战,最能看出”水火两重天“。抗美援朝战争一共撤职了四位正师职主官,其中有三位是第二次战役撤职的(一位在西线,两位在东线)。第二次战役东西两线只有两位正师职晋升,都在20军。这必然给毛主席对20军战场表现比较突出以更深的印象。
抗美援朝决策是毛主席力排众议作出的决策,第二次战役在政治上是关系中国前途命运的立国首战,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战略性战役,他不能不给予战役指导。所以,东线作战毛主席是实际指挥者之一。战役发起后,毛主席自然要相当关注他的意图的执行情况,因此,他对东西线战况非常了解,对东线各部战场表现他是有比较的,谁表现的突出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以上解读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