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播报
1952年,那个镜头前勇敢拥抱毛主席的志愿军女代表,后来怎样了?
2022-07-18 15:03:07
来源:今日头条
作者:Talk历史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这是一张毛主席与志愿军女代表拥抱的画面,当时,摄影记者吕厚民看到这一幕时,感到非常惊奇,因为在他的印象里,毛主席还从来没有被如此年轻的女战士拥抱过,深受感动的他按下了快门。

    我们仔细看这张照片会发现,毛主席紧闭双眼,面带悲伤,可纵观毛主席之前每次在公开场合的出现,似乎还从来没有过这个样子,即使身处困境的时候,毛主席也一直保持着平静,那为何这回会悲伤呢?

    再看旁边的女战士,她同样紧闭双眼,流下了眼泪,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发现这位女战士此时刚刚20岁,入伍也不到3年。

    而在这次接见仪式上,事先也并没有安排她与毛主席拥抱的场景,那她为何会被选为代表呢?又是什么促使着她勇敢地拥抱毛主席?

    舍身救伤员,当代“花木兰”

    1951年11月30日下午1时,志愿军后方阵地的一位女战士刚从山上打柴下来,正准备到病房里给受伤的战士换药,突然看到几架敌机飞速袭来。

    “隐蔽!快隐蔽!敌机来了!”女战士拼命地朝着病房里的医护人员和战士们呼喊,众人闻讯后赶忙往防空洞撤离,见大家都离开了,女战士提着的心缓和了一下,也准备转身朝防空洞奔去。

    只听嘭地一声,紧挨着手术所的房子被到来的飞机的炸弹命中,瞬间燃起了熊熊大火,然而,本应该及时转移的女战士却直奔手术所的方向而去。

    原来,她猛然想到身受重伤无法动弹的排长李永华很有可能因为来不及转移还在手术所里,为了救人,她毫不犹豫地冲了下去,她就是照片中的女战士解秀梅。

    “李排长,快跟我走!”解秀梅冲进手术所后,果然看到了躺在病床上的李永华,她边喊边跑过去一把将他背了出来,谁知刚走到门外,两颗燃烧弹就落在了屋顶上。

    草房子瞬间燃起了大火,而燃烧剂也溅到了解秀梅二人的身上,解秀梅见状,立刻脱下了穿着的棉衣,挡在了李永华的身上,继续朝防空洞跑去。

    此时李永华本就身受重伤,加上大火的侵蚀,身体已非常虚弱,完全走不动路了,可天上正有几架敌机疯狂地朝他们发射着子弹,李永华知道这太危险了,不想拖累解秀梅,便嘶吼着说道:“放下我,你快跑,不然我俩都得没命!”

    “不,我的任务就是保护你,要死就一起死!”解秀梅拒绝了,她继续背着李永华前进,当走出50米远的时候,一颗炸弹落在了他们的身旁。

    生死关头,解秀梅心里想得还是战友,她快速地将李永华放下,然后一下扑到了他的身上,炸弹爆炸了,弹片、沙土、碎石齐刷刷地击打在了解秀梅的身上,遍体鳞伤。

    不知过了多久,敌机离开了,解秀梅挣扎着爬了起来,她低头看了一眼,发现李永华一点也没受伤,顿时露出了笑容。

    危险还没有解除,解秀梅继续背着李永华往前跑,终于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望着满身是血的解秀梅,李永华流下了热泪。

    解秀梅勇敢救人的事迹很快就传遍了全军上下,战士们都对她充满了敬意,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还夸赞她“有点花木兰的味儿”。

    后来,志愿军总部还专门授予了她一等功,这也是所有获得一等功的志愿军战士中唯一的一位女战士,而她也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党员。

    事实上,像这种无私救人的事迹对于解秀梅来说还有很多很多,只不过让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解秀梅一开始是一个文艺兵。

    1950年2月,解秀梅在女英雄刘胡兰事迹的影响下,毅然加入了解放军,成为了68军202师政治部文工队的一员,一年后,她便跟随部队入朝参战。

    当时,为了躲避联合国军的侦察,我军主要靠步行抵达预定地点,而地形的不熟悉又对我军的行进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但解秀梅完全克服了这些。

    在68军长达18天的连续行军过程中,她负重30公斤的物资,昼伏夜行,丝毫没有叫苦,也没有掉队,不仅如此,期间,她还主动地帮一位战友背了一个挎包和三四斤重的米袋。

    战友们都很佩服她的毅力,只是身为一个女子,她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力气呢?

    原来,解秀梅出身贫苦,自幼就在农村帮家里干活,练就了一把子力气,抗战最艰难的那段时间,她还主动成了当地游击队的一名小通讯员,完成了很多送信的任务,所以急行军对她来说完全不在话下。

    不过作为一名文艺兵,解秀梅的本职工作还是在宣传上,为了增强大家的信心、激发斗志,在漫长的行军过程中,她和另外几名文艺兵把前线战士们的英雄事迹编成了文艺节目,在部队里广泛宣传。

    此外,为了给大家加油打气,她还自编自演了一出《小快板》,连歌词都是她自己写的。

    “叫同志,你莫停,到战场上要立功,消灭鬼子援朝鲜,留取丹心照汗青,照汗青!”在她的鼓舞下,战士们个个消除了疲惫,斗志昂扬。

    当然,文艺兵并非总做文艺工作,在敌军的封锁下,部队里的物资十分紧缺,为了解决吃饭的问题,有时,解秀梅就自告奋勇地到了山上挖野菜。

    其中最多的一次,解秀梅利用4天的时间,挖出了140余公斤,还因此荣获了三等功。

    吃饭的问题解决了,解秀梅还经常到后方的医疗队里照顾伤员,总之,哪里有需要,她就去哪里,因为她知道和平的来之不易,因而更加努力地去守护。

    勇敢拥抱毛主席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为了鼓舞全军斗志,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选一批志愿军代表组成代表团回国接受毛主席的接见,1952年1月,解秀梅就作为代表之一回到了国内。

    在接下来半年的时间里,国内群众丝毫不吝啬于对解秀梅的赞美,走到哪里,到处都是鲜花和掌声的海洋,而解秀梅也激动万分地做着巡回报告,把志愿军战士的英勇事迹尽可能地展示在大家的面前。

    一时间,解秀梅成了英雄,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慰问信,当然,这国内的半年,最让她感到终生难忘的还当属1952年5月23日,因为这天她与毛主席见了面。

    早在启程回国之前,战友们就告诉她“如果能见到毛主席,请代我们问好,告诉毛主席,告诉主席,我们都很想念他!”

    所以,当在接见的前天晚上收到这一喜讯后,解秀梅激动地一宿没睡,以前她都是在报纸上、在画像上看到毛主席,这次能见到真人了,她竟有些不敢相信。

    “见到毛主席应该说点什么呢?怎样表达前线将士对主席的爱戴之情呢?”解秀梅想了一夜,她觉得自己责任重大,因为她已经被选为了志愿军女代表。

    时间来到5月23日,接见的地点选在中南海怀仁堂后面的大草坪上,解秀梅早已静静地站在原地等候,虽然来之前已经非常激动,但真要快见到毛主席了,还是多少有些紧张。

    不一会儿,毛主席来了,所有代表们的目光都投向了毛主席,只是大家都感到有些疑惑,因为远远望去,毛主席的表情显得十分凝重。

    原来,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就是在两年前的朝鲜战场上英勇牺牲了,看到这些回国的志愿军青年代表们,毛主席心中勾起了丧子之痛,难免有些难受。

    接下来,志愿军代表排起了队,挨个毛主席鲜花,很快,就轮到了解秀梅。

    “毛主席,您好!我代表志愿军向您献花,我们想您,全体志愿军都想念您!”来的路上,解秀梅还想了很多,只不过,此刻千言万语化作了一句最真挚的问候。

    毛主席微笑着戴上了鲜花,他热情地握住了解秀梅的手,同样十分动容地说道:“我也想念你们,祖国不会忘记你们,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以后我每年要派代表团去看望你们。”

    听到这话,解秀梅更加激动了,此时还不满20岁的她满脑子都是党给了她这么高的荣誉,党给了她和家人获得新生的机会,望着眼前的人人都敬爱的毛主席,解秀梅感觉就像一个久别的儿女见到了慈祥的父亲。

    只见她情不自禁地扑到了毛主席的怀里,紧紧地拥抱了毛主席,激动地哭了出来,一旁的代表们看到此情此景,都很感动,而这一幕也被摄影记者吕厚民记录了下来,成为了永恒的经典。

    当然,毛主席之所以面带悲伤,或许也是因为他把这些年轻的志愿军战士们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毛岸英虽然离开了,但他相信在这些英勇的志愿军战士的努力下,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握手结束后,大家提议请毛主席签名留念,解秀梅突然愣住了,因为前天晚上,她也想到了这件事,可因为太过激动,此时身上竟然一张纸都没有带。

    情急之下,解秀梅从后面的一位同志那里借了一个小本子,然后快速地跑到了毛主席面前,认真地说:“主席,请您给我签字留念。”

    “好!好!”毛主席兴奋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只是解秀梅却发现毛主席居然在第一页和第二页纸上都签了一遍。

    当时因为激动她没想太多,后来,她才知道原来毛主席早就知道这个本子是借来的,他想让那位同志也有一个签名,对于毛主席的细心,解秀梅一直记在心里,成为了她学习的榜样。

    1952年7月,解秀梅又回到了朝鲜战场,继续为抗美援朝战争贡献力量,再后来,她还作为志愿军代表受到了朝鲜领导人金日成的接见,并且荣获了朝鲜的国旗勋章。

    只不过,解秀梅从来没有把这些荣誉放在心上,她觉得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相比于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烈士来说,她明白自己已经幸福很多。

    所以,等战争胜利后,解秀梅便和同为志愿军一员的丈夫李志华相继回到了国内,过起了默默无闻的生活。

    归于平淡,人民不忘英雄

    回国后,解秀梅没有停下来,还是想着为国家做贡献,经过在速成中学一年多的学习,表现突出的她随即被安排到了地方工作。

    甘把昨日辉煌化作满天星汉,到了地方上以后,解秀梅从不向别人道出自己的曾经,本着干一行、爱一行、做好一行的原则,她一心扑在具体的工作上。

    1956年,解秀梅担任徐州市鼓楼区共青团委书记,在这里,她四处走访,倾听群众的心声,积极组织并参加劳动,干出了很大的成绩,多次被评为市、地区、省劳摸和积极分子。

    1976年,解秀梅被调到石家庄兴华印刷厂担任副厂长,来到这后,她同样抱着一颗学徒的心,努力耕耘。

    过去的几十年,那个曾经闻名全国的志愿军女代表、一等功臣解秀梅消失在了众人的视野,但她本人却一刻也没有停止工作、停止奉献,不过由于几十年如一日的劳累加上战争留下的伤痕,解秀梅还是病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1978年,解秀梅因患脑血栓住进了医院,因为多年来生活朴素,家人一时拿不出这么多医药费为她看病,只能四处借钱,可花销实在太大了,到最后还是因为没钱看病,治疗陷入了困境。

    其实,按照解秀梅的贡献,她只需和当地政府报备一下,就会获得很好的医疗资源,但她没有,因为她始终觉得当时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她不想因为自己的病浪费国家的资源。

    时间来到1994年,此时的解秀梅因为治病已经欠下了3万多元外债,医院方面也实在无法继续为她提供治疗,不得不下达了停药通知单,可如果不继续治疗,解秀梅将危在旦夕。

    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央视节目《东方时空》报道了解秀梅的事迹,当人们得知昔日与毛主席拥抱的英雄正为了没钱治病发愁时,个个深受感动,一时间,一批又一批捐款就像雪花般汇集到了解秀梅那里。

    原来,就在这年4月份,正在南京炮兵学院工作的解秀梅的弟弟解文新在发表到《解放军生活》杂志社的文章上写到了自己的姐姐。

    当时,杂志社正在追访昔日的英雄,在看到解秀梅的事迹并得知她为了治病发愁时,主动联系了《东方时空》栏目组,进行报道,捐款恰如潮水正代表着人民不忘英雄。

    于是,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很短的时间内,就有15个省、自治区的群众发来了慰问信,捐款金额足足达到了11万多元,此外,还有大量的医学专家来到医院为她提供治疗。

    与此同时,当地政府也发去了慰问,并且就她的病情做出了妥善的安排,解秀梅的病在最好的治疗下逐渐稳定。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58年前,21岁的胡锦涛写文致敬毛主席,刊登在《人民日报》!
·下一篇:无
·58年前,21岁的胡锦涛写文致敬毛主席,刊登在《人民日报》!
·毛主席的侄儿毛远新跌宕起伏的人生(组图)
·罗正林:湖南群众自发隆重纪念毛主席畅游长江五十六周年(组图)
·特稿:湖南群众自发隆重纪念毛主席畅游长江五十六周年(组图)
·中红头条:毛主席和周总理感情究竟有多深:一句寻常话,道出两人半世纪情谊
·中南海第一保镖:保护了毛主席26年,唯一保护过三代领导人保镖
·100张毛主席家庭成员照片,史上最全!(值得珍藏)
·这是你没有见过的毛主席照片:很艰苦!很真实!(组图)
·毛主席宴请韶山的乡亲们,整整十二道菜,规格极高
·毛主席写给蒋中正信真是难得一见!笔笔刚硬,字字刚强,与众不同(组图)
毛主席纪念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毛主席纪念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毛主席纪念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毛主席纪念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