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这时,高瞻远瞩的毛主席做了三件事,让世界各国震惊不已,多年后,一位美国高层甚至说:如果有第二次选择,美国是不会在毛主席时期,与中国为敌的。那么,毛主席究竟做了哪三件事呢?
振兴新疆
1949年3月4日,王震到西柏坡参会时,毛主席单独接见了他,彼时,解放军已经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长江以北基本解放,战争已经不会打太久了,接下来的重点工作,要放在经济发展和生产建设上。毛主席与王震交谈了很长时间,王震对毛主席的高瞻远瞩十分钦佩。
王震将自己起草的报告递到毛主席的手中,说道:“我要求到边疆去,新疆的少数民族需要我们去解放。”毛主席闻言,高兴地说:“我料到你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1949年11月,毛主席再次将王震唤入北京,向他郑重提出发展新疆经济的要求,并要他做好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红娘”。于是,王震率领部队进入新疆,迅速稳定了新疆的局势,开始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屯垦戍边,发展生产。
解放军身先士卒,一手拿着镐,一手拿着枪,积极参加到劳动生产之中,王震更是起带头作用,干着最苦最累的活儿。
开渠引水、修路造桥、建设工厂、修建学校,新疆的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1950年,王震参与乌鲁木齐市的修建和平渠的劳动,几百名指战员运送石子,市民们看到之后,对解放军的无私奉献的精神给予肯定和赞扬,纷纷拍手叫好,叹为观止。
毛主席教诲王震,要很好地执行知识分子的政策,因此王震十分重视读书人。进入新疆后,王震对这里的知识分子说:“国家将大力搞建设,需要许多有知识、有才能的人。”王震不仅团结新疆的知识分子,还请求上海支援人才,聘请到了炼钢专家余铭钰来担任刚刚成立的八一钢铁厂厂长。
在王震的带领下,在新疆全体官兵的努力下,1950年,开荒85万亩,生产粮食3427万公斤,棉花37.5万公斤,代农民上缴粮食500万公斤,部队粮油自给自足的同时,还有余粮能够上交国家。这样的成绩得到了毛主席和党中央的高度认可。
1952年4月6日,毛泽东为中央起草的《关于西藏工作方针的指示》指出 :“我王震部入疆,尚且首先用全力注意精打细算,自力更生,生产自给,现在他们已站稳脚跟,取得少数民族的热烈拥护。”
为进一步扩大生产,根据中央指示,1953年5月,新疆军区将驻疆部队分别整编为国防军和生产军,第二、六、五军大部和二十二兵团全部编入生产队。
如今,七十年过去了,新疆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疆建设兵团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兵团,三百二十万人在新疆的土地上,勤奋努力、积极建设着祖国的边陲。
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第二天,苏联便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这对于新中国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国际支持,毛主席对此非常高兴,他从机要秘书手中接过照会,看过之后,情不自禁地与机要秘书握起了手。
11月,斯大林邀请毛主席访问苏联,毛主席欣然答应。毛主席此番前往苏联,有两个目的,一是为庆祝斯大林70岁寿辰,二是要与斯大林直接会商,签署两国间有关条约和协定。
1949年12月6日,毛主席踏上了前往苏联的火车,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到国外访问,经过10天的旅程,毛主席抵达莫斯科,当晚6点,在克里姆林宫,毛主席和斯大林见面了,两个共产主义运动中最具有影响的人物,热烈地拥抱在一起,自此,正式开启了中苏两国的友好的“蜜月期”。
在第一次会谈中,毛主席明确表示,希望苏联废除1945年与国民党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与新中国重新签订一个平等互利的新条约,斯大林却以此前的条约已经得到美英两国的认可而拒绝,谈判一时间陷入僵局。
12月21日,毛主席应邀参加了斯大林70岁寿辰大会,虽然在形式上受到了最高规格的礼待,但是对于毛主席关心的新条约,斯大林始终避而不谈。之后,各国代表纷纷离去,只有毛主席留了下来,斯大林每天都会派人问候毛主席的生活起居,给予周到的关心,但始终不谈签约的事情,也不与毛主席见面,对此毛主席十分不满。
但在这时,缅甸、印度、丹麦、瑞典、英国等国家准备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让斯大林不得不开始考虑与新中国签订新条约的事情。1月2日晚,毛主席致电中央,提出擅长谈判的周恩来总理动身前往苏联,负责新条约的洽谈。
1月23日,毛主席、周总理与斯大林再一次开启会谈,这次,斯大林的态度有了极大的转变,他表示,旧条约是基于反对日本的侵略战争,现在战争已经结束了,根据当前形势,与国民党签订的条约已经成为过时的东西,与此同时,斯大林对旧条约中的不平等条款,也指出理应废除和修改。
斯大林态度的改变,基于新中国外交的胜利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他的友好态度,促使会谈顺利开展。为体现新条约与旧条约的区别,中方提出在原基础上,加上“互助”二字,《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正式签订。
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字仪式在克里姆林宫隆重举行,当晚,中国驻苏联大使王稼祥以大使夫妇的名义在大使馆举办答谢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斯大林出席了,要知道,斯大林是很少参加外事宴会的。宴会上,当毛主席和周总理拥抱在一起的时候,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毛主席此次访问苏联,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在之后的十余年的时间里,苏联给予了新中国许多的帮助,也进一步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团结各族人民
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中指出,“国家统一、人民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我们事业必定胜利的基本保障”。只有各民族团结,新生的中国,才能更具力量地发起一场新的“战争”: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建立起一个繁荣富强的新的国家。
毛主席做的第三件事情,就是让中国各族人民真正地团结在一起。
在旧时代,虽然中国人很多,但实际是一盘散沙,这也是外国列强,仅仅几千人就能占领中国大片土地的原因,逼着晚晴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在军阀混战的年代里,穷苦人民依然食不果腹,完全没有家国意识。
共产党始终都在致力于穷苦人民翻身做主人,红军时期如此,抗战时期如此,新中国更是如此。解放战争中,淮海战役的战场上,解放军60万军队战胜了国民党80万军队,表面上是军人之间的战斗,可实际上,这是人心所向,淮海战役被誉为“老百姓用独轮车推出来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各个行业百废待兴,人民的生活依然很贫穷,但是这个时候,大家已经能够看到希望了,以毛主席为代表的共产党,真正将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抗美援朝。
1950年10月,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不顾中国的警告,公然越过三八线,将战火燃烧到鸭绿江边,毛主席一声令下,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国鸭绿江,全国上下更是同仇敌忾,在武器装备、物资运输完全落后的情况下,将敌人打回了三八线以南。朝鲜战争是一场平局,但对于抗美援朝,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这场战争也被誉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
无论是谁,都不会想到,一个新生的国家,一个连温饱都无法满足的国家,竟然能够打败世界上军事力量第一的美国!只因为中国人民精诚团结,铸造起了牢不可摧的“长城”,今日的和平来之不易,无论是谁都不能破坏这样的和平,如果有人来挑衅,我们就把他赶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