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播报
“李讷下乡”与“毛岸英赴朝”,毛主席的孩子就不是孩子?
2022-02-14 09:49:45
来源:红色文化网
作者:原来是老吴啊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农民在农村吃了几千年的苦,没说一句话。知青在农村吃了几年的苦,就有人就写出了一本又一本的‘伤痕’书。”

    看《人世间》两集,让我想起了一段毛主席让李讷下乡的一段历史:

    六十年代的一天,毛主席和8341部队的指战员合影,后来看到照片里站着一个女兵,是李讷。

    毛主席便问汪东兴是怎么回事。汪东兴说,李讷是《解放军报》的总编,有资格参加合影。毛主席说,她一个娃娃懂什么呀。

    紧接着李讷就被安排到江西干五七干校去劳动,一段时间后,直接去农村插队,直接到农村生活劳动,完全和农民过一样的日子。

    同样的,关于毛岸英的有关记载是这样的:

    毛泽东与江青皆对毛岸英疼爱有加。

    彭德怀等官员都不同意岸英赴朝鲜战斗,毛泽东回答“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

    毛岸英阵亡后,彭德怀不敢报告毛泽东,只将此事电告周恩来。

    1951年1月2日第三次战役结束后,毛泽东的秘书叶子龙等人向毛泽东报告毛岸英死亡的消息,毛泽东抽起香烟,沉思许久才说“打仗嘛总难免要有牺牲。”

    在中国历史上留下重要痕迹的事件中,作为国家领导人,伟人都是把自己的孩子毫不犹豫地送出去,而作为普通老百姓正式看到了伟人的人格魅力,才心甘情愿的支持他、拥护他。只有少数人,自以为是地用自己的思想去解构那个时代!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背景是:

    六十年代,因为国家经济困难,城市生产力不足,大量的中学生毕业后无法安排就业,而广大农村地区却劳动力不足,尤其是缺乏具备一定文化程度的青年劳力,于是,中央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这样,即解决了城市青年就业的问题,又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这段历史中,当然有城乡生活方式的巨大碰撞,城市青年要吃很多从来没有吃过的苦。可是网友也说了:

    “农民在农村吃了几千年的苦,没说一句话。知青在农村吃了几年的苦,就有人就写出了一本又一本的‘伤痕’书。”

    网友说:

    “当年知青下乡像参军一样敲锣打鼓,胸戴大红花。”

    “那个年代的人都以响应国家号召为荣,都是满怀激情,充满斗志地”

    “那时的青年下乡都是豪情万丈的”。

    (来源:红色文化网,转编自“原来是老吴啊”,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毛泽东”三个字代表着什么!说的太好了 !
·下一篇:无
·“李讷下乡”与“毛岸英赴朝”,毛主席的孩子就不是孩子?
·李盛堂:河北临漳建毛泽东铜像 李讷出席揭像仪式(组图)
·特稿:河北临漳建毛泽东铜像 李讷出席揭像仪式(组图)
·中红头条:为李讷送祝福:敬贺毛主席女儿李讷同志81岁寿辰!(组图)
·1984年,李讷隐姓埋名回韶山,完成毛泽东生前的遗愿(组图)
·红笔杆:毛主席女婿、李讷丈夫王景清今日在京逝世 享年94岁(组图)
·特稿:毛主席女婿、李讷丈夫王景清今日在京逝世 享年94岁(组图)
·中红头条:毛主席女婿、李讷丈夫王景清今日在京逝世 享年94岁(组图)
·红笔杆:真实的故事:毛主席女儿李讷交不起一顿会餐费
·特稿:真实的故事:毛主席女儿李讷交不起一顿会餐费
毛主席纪念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毛主席纪念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毛主席纪念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毛主席纪念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