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1月13日,来北京不到一个月的向三立,在中南海丰泽园见到了毛主席,这次会见时间长达6个多小时。
向三立是向理卿的第三个儿子,向理卿是杨开慧的母亲向振熙老人的大弟弟,也就是杨开慧的舅舅。向三立是杨开慧的舅家表弟。
1949年8月10日,即长沙和平解放后的第6天,毛泽东致电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向杨老夫人及其他亲友表示问候。向三立闻讯后欣喜地跑到杨家,看到了这份电报。然后,同年近八十的姑母向振熙、表兄杨开智商量,准备上北京向毛主席表示祝贺。
他说:“我以前多次想参加革命,几次去延安都没去成。现在解放了,我终于能够到北京去了!”杨开智母子二人也都表示同意。
去北京之前,向三立给毛岸英写了一封信,陈述自己去北京的想法。但毛岸英托人捎信:“北京人多事杂,希望你在长沙找到工作,暂时不要来北京。”
但当这个消息带到向家时,向三立已经动身去了北京。
到北京后,向三立住在三福旅馆,当即给毛主席和毛岸英分别写了一信,告知自己来京的目的和打算。一个礼拜后,收到信的毛岸英立即到三福旅馆找向三立。
多年未见,今日一见,格外亲切。
向三立向毛岸英表露了想在北京工作的想法,毛岸英还是劝他回老家工作,但向三立言辞恳切,毛岸英答应了给他尽量安排。
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各部门都在组建中,最后在毛岸英的帮助下,会打算盘的向三立来到了新组建的中央人民政府财经委员会,从此,他在国家机关担任了一名普通的财会工作人员,直至离休。
毛主席会见向三立之前的一天,向三立见到了毛岸英。他对毛岸英说:“我和你父亲分别几十年了,我很想见见他。”
毛岸英说:“我父亲工作很忙,一时难以抽出时间接见你。不过,我会设法转达你的意愿。”
向三立表示理解,他说:“看主席什么时候能抽出点时间来吧。”
毛岸英告诉他:“父亲每晚坚持工作到深夜,有时要到凌晨4点才入睡。白天需要休息,一般不会客。会客一般是下午或晚上进行。”
没过几天,毛岸英便与父亲商量好了,毛主席答应在百忙中接见向三立。
这天,毛岸英打来电话,叫向三立下班后不要外出,在家等着。
下午5时许,向三立下了班。一会儿,毛岸英来了,二人一起乘车去中南海。
这时候,毛主席外出散步去了,院子里只剩下几位工作人员。毛岸英叫向三立稍事休息,自己则去倒茶。
一会儿,江青回来了,她身后跟着着李敏、李讷,还有刘思齐。毛岸英把向三立向江青作了介绍,并叫李敏、李讷喊“表舅”。
又过了一会儿,毛主席外出散步回来了,他兴致勃勃地走进菊香书屋,来到会客厅。毛岸英连忙迎上前去,指了指已从座位上站起来的向三立,对父亲说:“爸爸,三立表舅来了。”
“主席。”向三立亲切地喊了一声。
“向先生。”毛主席朝他点点头,热情地向他伸出手来,说道:“你是开慧的表弟,来北京多久了?”
向三立答道:“报告主席,我来北京已经两个多月了。”
“现在哪里工作?”毛主席问道。
“在中央财经委员会。”向三立对毛主席回答道。
“呵,对了!你会打算盘。”毛主席好像想起什么似地笑着说:“听岸英和田家英秘书讲过,你擅长财会工作,便推荐你到了中央财经委员会。”
向三立说:“谢谢主席的关怀!我一定好好工作,为人民服务。”
“你初到北京,工作和生活习惯吗?”毛主席又关切地询问起向三立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工作愉快,生活也习惯。”向三立说,“只是餐餐吃馒头有些不习惯。不过我想以后慢慢会习惯的。”
他们正谈着,这时有人进来向毛主席报告,说东北有一位领导同志来见毛主席。
毛主席简单扼要地向那位领导同志询问了一下东北的情况,很快结束了谈话。送走东北那位领导同志,毛主席又同向三立谈家常。
这时,江青走了进来,毛主席向她介绍说:“这位是向三立同志,是杨开慧的表弟,是湖南来的。”又对向三立介绍说:“她是江青。”
江青说:“刚才我们已经见过面。”向三立连忙喊了一声:“江青同志。”江青笑着同他握了手。
稍谈片刻,外面来人报告:“主席,开餐了!”
毛主席对向三立说::“吃饭去吧,等会儿我们再谈。”
来到餐厅,毛岸英、刘思齐夫妇正和妹妹李敏、李讷在说笑着。
李讷见父亲来了,忙说:“我们家院子里放了许多瓜。你们看,爸爸像个瓜吗?”说得大家都笑了。
向三立听了,暗暗吃惊,想不到孩子们在毛主席面前竟敢如此“放肆”!
毛主席却毫无愠色,依旧满面春风,和蔼地对孩子们说:“瓜有许多种,是南瓜?冬瓜?葫芦瓜?” 孩子们一时没有回答,还是李讷聪明伶俐,反应敏捷:“爸爸的肚皮像南瓜。”说得大家又笑了起来。
这位毛主席的爱女,生性活泼,最受父亲宠爱,只有她对父亲了解最多,也许她觉得父亲身体正开始发福,渐渐隆起的肚皮象个南瓜或葫芦瓜。
向三立被他们父女之间这种和睦、融洽、欢乐的气氛感染了、打动了。
晚餐就这样在欢乐的气氛中,无拘无束地进行着。
席间,毛主席对向三立说:“今天是星期六,有客人来,特意叫厨师加了两道菜。辣味菜你习惯吃吧?”
向三立是湖南人,家乡风俗嗜辣,他怎么不习惯吃辣椒呢?
“吃吧。”毛主席边招呼吃饭,边给他挟了一块红烧肉和几片鲜蘑菇说:“多吃菜,随便吃吧。”接着又对毛岸英说:“你照顾三立表舅一下。”
毛岸英准备给向三立斟酒,向三立忙说:“我不太爱喝酒,请上饭。”毛岸英便招呼服务人员给向三立上饭。
毛主席吃了几口饭,喝了几口葡萄酒,又给向三立敬酒。向三立连忙起身致谢,并说:“主席,我已用饭。”又说:“我们湖南老家的习惯,吃饭后不再喝酒。”
毛主席说:“老习惯也可以打破呀,吃饭可以喝酒,边吃饭边喝酒也行。”向三立这才喝了一口酒。
吃完饭,回到客厅,李讷端来一盘又红又鲜的苹果,送给了向三立一个。毛主席见了,嘱咐道:“给客人吃水果要拣大一些的。”
李讷便按照父亲的意思,选了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送给向三立说:“表舅吃这个。”
向三立点头致谢,高兴地吃了苹果。饭后,毛主席兴致仍然很高,他没有急于去办公,而是继续陪着客人,谈笑风生。
向三立知道,今天是周末,家里人都回来了,毛主席难得有兴趣从百忙中抽出时间和家人共度良宵。他一边吃水果,一边同大家说着笑话。
向钧
毛主席喝了一杯茶,同向三立问起了向钧被捕和牺牲的情况,并谈了向钧在衡山工作时的积极表现,他对向钧的牺牲表示惋惜。
向钧是向三立的大哥,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过。中共湘潭县委书记和衡山县委书记。
1927年冬天,由于叛徒出卖,在长沙被捕。
在狱中,敌人对他动用种种酷刑,都没有使他屈服。向钧忍着剧痛,写下了一篇讨伐国民党反动派屠杀工农、推残革命的檄文。
1928年1月24日,向钧被杀害于长沙。
在行刑那天,向钧脚戴重镣、步履艰难,面对群众他大声宣讲“革命必胜,反革命必败”的道理。凶狠的刽子手用刺刀截破了他的嘴唇,企图封住他的口。
然而,他仍然张着流血的口从容走向刑场,不停地高呼“打倒蒋介石”,“共产党万岁”,然后英勇就义,年仅22岁。
在与向三立的交谈中,毛主席渐渐地开始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
他首先谈到自己的母亲,他说:“我小时候在家里,母亲对我非常好,她心地善良、为人厚道、同情穷人,常常和我背着父亲接济那些生活困难的亲戚和穷苦人。我离开家乡后,母亲得一种病,叫淋巴腺炎,脖子上长着瘤子,全身奇痒,这病现在并不难治,可惜那时候医学不发达,没有药物治疗,母亲就那样过早地去世了!”
说到这里,毛主席似乎有些硬咽了,他说:“我母亲要是还活在世上,那该多好啊!她死的时候,才53岁,要是到现在,也才80多岁。”
毛主席为那场小小的疾病无情地夺去母亲生命感到深深的痛惜。假若母亲健在,她一定会要亲自回到韶山去把母亲接到北京来,过上一段好日子的!
向三立被毛主席对母亲的怀念之情深深地感染了,他说:“主席,您不必难过!您没有辜负您母亲的希望。您母亲若是九泉有知,一定会感到欣慰的!”
毛主席沉默了一会儿后,又谈到了自己的父亲。他说自己的父亲勤劳俭朴,精打细算,善于持家。但为人固执、严厉,吝惜钱财。他每天起早贪黑,自己推脚车,贩运粮食,为家里积攒了一些钱财,他会做生意,那时候经常贩卖谷米,运到湘潭、长沙去销售,运货回来,销售给乡亲们。赚的钱,用来买田、放高利贷、利滚利。只几年,毛家就发了,由几百银洋发展到十几亩田,几十亩田,成了当地的一个富户。
毛主席继续说:“父亲对我们总是叫我们劳动,很严厉,不准我们躲懒,并说他辛辛苦苦地劳动都是为了发家致富。都是为了替我们兄弟造福,可我们都没有继续他的财产。父亲真是用心良苦啊!”
说到这里,毛主席深情地对向三立问道:“你知道韶山那边的情况吗?我家那座房子还在不在?是不是破了?”
向三立说:“听韶山的人说,那房子还在。过去国民党没收了,现在人民政府又收回来了,并且作了一些修理。”
毛主席点点头,又谈到给家里划成分的事情。他说:“我家里过去很穷,祖父是贫农。到父亲手里,积攒了一些钱财,买了一些田,家里逐渐富了。我父亲可算是一个富裕中农……”
“主席家总不能划富农吧!”向三立说。
“不对!我们应当实事求是,按政策办事,该划什么成份就划什么成份。”毛主席郑重地说。
向三立见毛主席陷入沉思,便问道:“主席是不是想家了?想回家去看一看?”
“是的!”毛主席深情地说:“我很想回去看看,只是现在没有时间。新中国刚成立,百业待兴,有很多事情要做。下一步怎么走,还有待研究和探讨。总之,要把国家治理好,暂时没有时间去考虑别的。”
国家初定,共和国还有许多大事需要毛主席去操劳。
毛主席接着谈到自己的一些经历,如自己是怎样走出韶山冲的,怎样到长沙去读书的,受过哪些老师的影响。
他说:“杨怀中先生(杨昌济)其实是个伦理学家。他留学多年,在日本,德国念了不少书,治学严谨,在逻辑学,伦理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对王阳明的理学也有很深的研究,他是一位好老师。” 接着,毛主席谈到理学渊源,从胡安国、周敦颐谈到朱熹、张械,谈到王阳明等等。
向三立对毛主席的学识深表赞赏,他说:“杨姑爷在世时酷爱读书、藏书,去世后没留什么家产,却留下了不少藏书。原来,1937年抗战之前,杨姑爷还留有不少书,放在板仓那座阁楼上。我过去到板仓去,常见到那些书,都是很有价值的书。”
毛主席忙问道:“那些书还有吗?”
向三立说:“解放后我就不知道了。”
毛主席说:“哪些书如果散失了,多可惜啊!”
毛主席又把话题转到杨开慧身上。
毛主席说:“开慧是很坚强的,为了革命,她献出了生命。其实她可以不死啊,但是为了坚定的信念而壮烈牺牲,是了不起的,死得光荣,死得其所!”
“开慧是怎样牺牲的?她牺牲时,你在哪儿?”毛主席又问道。
向三立回答说:“霞姐牺牲时,我才13岁,在板仓附属实业高小上小学。”
紧接着他又并谈了杨开慧被捕的经历及家人营救的情况,但没有提姑妈向振熙去南京找章士钊、蔡元培等国民党元老营救杨开慧的情况。
他说:“霞姐带岸英兄弟到我家住了一年多时间,住到1930年,其间何键几次派人追捕,均躲脱了。后回板仓去了。不久,她就被何键逮捕了。同年10月,被杀害在长沙浏阳门外的识字岭。” 毛主席听了,不禁黯然神伤,沉默不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