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毛家六烈士
一组彰显家国大义的亲人照片(图)
2025-04-07 11:42:26
来源:毛主席纪念堂
作者:毛主席纪念堂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为中国革命牺牲的毛泽东亲人

    在毛主席纪念堂毛泽东革命业绩纪念室里陈列着一组黑白照片,照片中的6个人来自同一个大家庭,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毛主席的亲人。

    他们在毛主席的影响下投身革命事业,也都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是毛主席的妻子杨开慧、弟弟毛泽民和毛泽覃、儿子毛岸英、堂妹毛泽建和侄子毛楚雄,他们的生命分别定格在了29岁、47岁、30岁、28岁、24岁、19岁。

  革命伴侣的赤色浪漫

    “能识我衷肠,能别我贤愚”,杨开慧是毛主席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1921年杨开慧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最早的女性党员之一。

    她协助毛主席组织女工夜校,创办农民夜校,整理资料,编写文稿,是毛主席革命道路上的得力助手。大革命失败后,毛主席率秋收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杨开慧则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板仓,坚持党的地下工作。

    1930年,杨开慧不幸被捕入狱,受尽各种酷刑。国民党反动派提出只要她公开声明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就可出狱,杨开慧严词拒绝:“要我与毛泽东脱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我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之后英勇就义。

  得知杨开慧牺牲,毛主席万分悲痛,慨叹:“开慧之死,百身莫赎。”杨开慧牺牲27年后,他把对亡妻的爱凝结在《蝶恋花·答李淑一》中,表达了他的深情怀念。“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章士钊先生曾问毛主席“何谓骄”?毛主席答道:“女子革命而丧其元,焉得不骄?”。

    1982年,工作人员在翻修杨家老屋时,意外发现藏在墙缝中的杨开慧手稿,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我一定要同他去共这一个运命!”“共这一个运命”是杨开慧对信仰、对爱人的忠贞,“骄杨”是毛主席对革命伴侣的怀念和礼赞。

    英雄父子的家国情怀

    毛岸英是毛主席的长子,从小跟随父母过着动荡不安的生活。1930年,刚满8岁的毛岸英同母亲杨开慧一起被捕入狱,亲眼目睹了敌人的残暴。母亲牺牲后,他带着两个弟弟在上海街头过了5年的流浪生活,历尽人间沧桑。1936年被送往苏联学习,在卫国战争中参加了苏联红军。

    直到1946年,毛岸英才回到阔别近20年的父亲身边。1950年10月初,党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毛岸英趁父亲设家宴招待即将出征的彭德怀之机主动请缨,要求上前线。

    面对毛岸英的请求,深知战争残酷的彭德怀犹豫了。毛主席亲自说:“你就收下他吧!”当时曾有一些同志劝阻,毛主席的回答是:“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不去谁还去!”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英名永存——纪念毛泽民同志诞辰129周年!(组图)
·下一篇:无
·英名永存——纪念毛泽民同志诞辰129周年!(组图)
·朱旦华:苏联解体让我重新认识文革和毛主席(图)
·藏于墙缝60年,骄杨未寄出的4000字血泪情书——纪念杨开慧烈士牺牲94周年(组图
·怀念巾帼英雄杨开慧
·电影《毛岸英》赞歌(组图)
·格林伍德大讲堂:“从共产国际档案探寻毛泽民烈士的初心和足迹”主题培训(组图
·红色青春 赠电影——《毛岸英》
·恩师李漱清祖孙三代追随毛泽东,78岁想坐飞机,毛主席满足请求
·向毛泽民烈士致敬!
·这名邱县军人护送毛岸英回韶山(组图)
毛主席纪念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毛主席纪念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毛主席纪念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毛主席纪念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