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景(亲笔签名)
2008年3月31日,中组部老部长张全景在吕玉兰纪念馆落成典礼上致辞。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在山东省聊城地委工作时,吕玉兰同志的先进事迹就传遍了全区,使我受到深刻教育。玉兰同志当时还是一位年轻姑娘,小学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先是担任村里的合作社社长,后来又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为了改变农村的贫困落后面貌,让乡亲们过上幸福富裕的好日子,她带领群众植树造林,防风治沙,平整土地,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风里来、雨里去,不怕吃苦、不怕吃亏,并且发出誓言:愿作革命的傻子,傻于社会主义,傻于集体,一傻到底,永不反悔。“阳光晒黑我的脸,照红我的心,修富路,挖穷根,拼命建设新农村。”她将豪言壮语,化作实干苦干的行动。全村逐步发生了变化,由小变到大变。1964年,她的家乡划归河北省临西县,我也离开了聊城地区。但我仍关注着吕玉兰家乡和她的发展变化,经常从报刊、广播中了解情况。
2002年我到河北农村考察时,专门到了吕玉兰同志的家乡临西县东留善固村,欣喜地看到玉兰同志当年为之奋斗的理想已经实现,临西县也同样发生了重大变化,形势喜人。2008年春,我又参加了吕玉兰同志纪念馆的开馆仪式。一个农村给去世多年的支部书记建立纪念馆,这在全国并不多见,几十年来我也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干部心里有群众,群众心里才有干部。东留善固为吕玉兰建立纪念馆,向我们说明一个道理,一个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的干部,群众会永远铭记他,他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吕玉兰同志在河北省家喻户晓,在全国也很有名气。吕玉兰同志是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好干部。在她53年短暂的人生中,得到了从毛主席、周总理直到各级党组织的亲切关怀与支持。1969年4月24日下午,在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周总理特意将她向毛主席作了介绍。毛主席亲切地同吕玉兰同志握手,说:“你就是河北的吕玉兰?你的名字我记下了!”曾与吕玉兰同志在河北省正定县一道工作过几年的习近平同志,多次表达对吕玉兰同志的深厚友谊与关切之情,在吕玉兰同志去世后专门撰写了《高风昭日月 亮节启后人》的纪念文章,盛赞她密切联系群众、刻苦学习、勤奋工作、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毛主席深刻指出:“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精神是一种存在,是一种生命的动力因素,一种超越自己的力量,有时甚至超越自己生命极限。它是生命的动力之源,活力之源,事业成功之源。我们平常说这个人有“精神”,那个人没有“精神”,这里“精神”指的就是一种生命的状态。有精神的人,他的生命往往是昂扬的、进取的、向上的、不服输的,是能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是内含着力量和生命风采的。没有精神的人,他的生命往往是低沉的、退缩的、向下的、服输的,是见困难就躲、遇挫折就气馁的,是没有战天斗地之勇气和生命的风发之气的。所以,精神是一个人思想的凝炼和意志的体现。
吕玉兰同志的一生,既闪耀着无产阶级战士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又展现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优秀品德,这些就是“吕玉兰精神”:爱国为民、艰苦创业、求真务实、无私奉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