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吕玉兰传
第三十章 朝鲜、阿尔巴尼亚之行
2014-08-27 15:04:31
作者:江山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1970年6月24日到28日,玉兰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团员,访问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这是玉兰第一次出国访问。

    当年周恩来总理于4月访问了朝鲜,中朝两国政府发表了联合公报,揭开了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的新篇章。为了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中朝两党决定再次同时派出高级代表团进行互访。

    当时任中共中央委员、河北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的吕玉兰,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主任方毅和中国驻朝鲜大使李云川等,都是代表团成员。团长是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黄永胜。代表团还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党组织指定玉兰为党支部书记。

    赴朝的头天晚上,周总理接见了中国代表团全体成员,对这次出访进行了具体安排。

    6月24日上午10时,中国代表团在北京首都机场乘专机前往朝鲜。同机前往的还有越南、越南南方、老挝代表团。到机场欢送的有:周总理、李先念副总理、郭沫若副委员长等。中午到达平壤时,机场上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朝鲜内阁第一副首相金一、内客副首相李钟玉、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吴振宇大将等前往迎接。下午5时,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亲切会见了中国代表团的全体同志,双方进行了十分亲切友好的谈话,并合影留念。

    访朝期间,代表团先后参加了“迫使美帝国主义侵略军撤出南朝鲜斗争日”和“支持中国人民反对美帝和解放台湾斗争”的群众大会,向朝、中、苏烈士纪念塔献了花圈,参观了万景台金日成首相旧居,观看了朝鲜文艺工作者的演出。

1970年6月24日,朝鲜首相金日成(左五)接见到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吕玉兰(左三)作为代表团成员参加了接见。

    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玉兰,在出国访问期间也是如此。在瞻仰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墓时,她不禁浮想联翩:“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英勇战斗。在烈士花名册的第一册上,就印着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的名字。因此,经过战火的考验和用鲜血凝成的友谊,才是真正的友谊。”在参观金日成旧居时,她又在笔记本上写道:“金首相也是农民出身,他从小勤劳好学,后来参加抗战。金首相是打出来的,所以在人民群众中威信很高。”

    这次访问,于6月28日结束。当天下午3时半,玉兰他们回到北京。为了表示对中朝关系的重视,周总理亲自到机场迎接。

    在玉兰的笔记本上,记载着6月29日发生在首都机场上的事:“上午,周总理欢送朝鲜代表团团长朴成哲圆满结束对我国访问回国。在机场上,周总理给外宾介绍了我的情况。他说:‘这是河北的吕玉兰,中国代表团团员,刚从朝鲜回来。她是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积极分子,15岁当社长,20岁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把一个穷沙窝改变成林茂粮丰的东留善固。吕玉兰同志是我们中央委员中最年轻的一个,她是晚婚的代表。’总理又面向我问道:‘有男朋友了没有?’,我说‘没有。’总理又问:‘是真的吗?’我不好意思地说:‘是真的没有。以后有了,一定告诉总理,一定跟总理商量。’总理又朝着外宾笑着说:‘到时候,可得请我们吃喜糖啊!’朴成哲团长笑着对我说:‘结婚时,我们要来祝贺。’总理谈笑风生,充满着欢笑、亲切、友谊的气氛。朴成哲的飞机走远了,总理再一次对我说:‘玉兰子,有了男朋友,可别忘了告诉我,可别忘了叫吃喜糖。’总理啊,总理!您像父母一样关心我的婚事,希望我成立自己的家庭,而且又表扬又鼓励,真是我们的好总理啊!”

    1972年金秋10月,玉兰率中国青年代表团,应邀前往阿尔巴尼亚,参加阿劳动青年联盟第六次代表大会。这是我国在“文化大革命”中粉碎林彪反党集体、打开外交工作新局面后,出访的第一个中国青年代表团。

    据玉兰的笔记本记载,中国青年代表团的组成是:“团长:吕玉兰,女32岁,1958年入党,中央委员、中共河北省委副书记、河北省革委会副主任、临西县委第一书记。团员:刘国锡,男,31岁,1960年入党,河南水口山矿务局党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王德民,男,27岁,1966年入党,辽宁省东北工学院团委书记。工作人员:时钟平,中联部工青妇组青年三组组长,共产党员。阿文翻译:王岐山,中联部苏东组干部,共青团员。”

    为了做好准备工作,玉兰提前半个月到了北京。当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军区政委纪登奎,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原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耿飚等,向代表团详细介绍了国际国内的形势。有关外交政策和外交知识,特别是阿尔巴尼亚的情况,玉兰记了一大本。她写道:“阿尔巴尼亚位置在地中海旁边,面积28700平方公里,比中国的海南岛还小,全国四分之三的面积是山地和丘陵,国民经济主要是农业,人口210万,97%为阿尔巴尼亚族,其余为希腊族、南斯拉夫族和茨冈(吉卜赛)族,首都地拉那……”对阿语一窍不通的玉兰,为了便于友好交往,她还“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了好几个常用单词:“东家阿跌打”(阿语意为“你好”)、“结束米得里特”(阿语意为“谢谢”)。

    1972年10月21日,中国青年代表团离开北京。10月23日,到达地拉那,下午赶到都拉斯。这天上午,阿尔巴尼亚劳动青年联盟“六大”已在都拉斯市开幕。由于航班延误,代表团未能及时参加开幕式。但阿方十分重视中国朋友的到来,在主席台显著位置,给团长留了席位。

    24日,玉兰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团团长,参加了大会并致贺词。随后,中国青年代表团向大会赠送了锦旗。

吕玉兰率中国青年代表团访问阿尔巴尼亚时,代表中国青年在阿尔巴尼亚劳动青年联盟“六大”上致辞,并向大会赠送了锦旗。

    玉兰这次出访,一共记了5本笔记,其中有一本专门记录了大会的情况,包括大会每天的活动,来自阿尔巴尼亚各地40多个代表的发言,以及应邀参加会议的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青年组织代表团的贺词。玉兰边记录边思考,真诚地表示要向世界各国青年学习,不断加深中国同世界各国青年的友谊。

    从代表团的整个访问过程来看,活动安排还是比较紧张的。据玉兰笔记载,“特别是开始那些天,晚上睡不好觉,白天更吃不好饭。越是这样,除了与阿方交谈外,在会议中间,还有许多其他国家代表团来访来谈,显得特别的忙。”

    玉兰一行应主人的邀请,先后参观访问了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坐落在亚得里亚海滨的著名海港都拉斯,矗立在培拉特区的巨型联合企业——毛泽东纺织联合工厂,地处南端的吉诺卡斯特区具有1300年历史的古城堡,以及水电站、农场、学校、机关和基层团组织等。这些参观访问,给玉兰留下了深刻印象。

吕玉兰率中国青年代表团访问阿尔巴尼亚时,和阿尔巴尼亚青年一起挥锨劳动。

    玉兰还深入到阿尔巴尼亚人民的生活中间。她曾在织布机前,与工人们亲切交谈;在农村田间地头,同青年农民一起挥锨劳动;在自由市场,询问各种农副产品价格……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玉兰,发现阿方在工作中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她在笔记本上写道:“看到的缺点:(1)荒地比较多;(2)投入农业的劳力太少,青年更少;(3)工业产品的质量差。”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第三十一章 周总理说:“临西三年实现东留善固化”
·下一篇:第二十二章 面对荣誉的新考验
·吕玉兰,正定人民永远的怀念(组图)
·清明志 | 纪念吕玉兰同志逝世31周年(组图)
·清明志 | 缅怀 纪念 追寻——清明参观掀热潮(组图)
·吕玉兰纪念馆讲解实践感想
·吕玉兰纪念馆概况(组图)
·吕玉兰纪念馆春节假期开放公告
·吕玉兰纪念馆开展宣讲市人大会精神,赠送春联福字迎新年活动(组图)
·简述请求翻拍吕大姐老照片始末(图)
·吕玉兰纪念馆举办“我们的节日”主题宣教活动(组图)
·吕玉兰纪念馆举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活动之——我们
吕玉兰纪念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吕玉兰纪念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吕玉兰纪念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吕玉兰纪念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