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0日下午,由中共海宁市委宣传部、海宁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海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钱君匋艺术研究馆、嘉兴五四文化博物馆、海宁市书法家协会承办的“鹿鸣鼎新——金庸《鹿鼎记》版本、篆刻、书法主题展”在钱君匋艺研究馆开幕。
中共海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周国强,嘉兴五四文化博物馆馆长查玉强,嘉兴市委统战部综合研究室主任、知名“金学”研究者袁斐,海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社科联主席许笑云,海宁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社科联副主席陈益峰,海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李建祥,海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杨建忠,海宁市工人文化宫主任朱耀明,徐邦达艺术馆馆长章耀,张宗祥书画院院长李惠明,钱君匋艺术研究馆馆长莫永强,海宁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葛曙明,海宁市金庸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利荣,来自海宁市作家协会、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金庸学术研究会、工人文化宫、张宗祥书画院、徐邦达艺术馆以及文艺界、社会各界的朋友们参加了本次活动。海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李建祥主持开幕式。
本次展览持续到4月30日,欢迎市民朋友们来钱君匋艺术研究馆参观交流!
★钱君匋艺术研究馆参观开放时间:
上午:9:00-12:00(11:30起停止入馆) 下午:14:00-16:30(16:15起停止入馆)
前言
海宁,居三吴上游,处江南腹地,自古民风淳厚,学风兴盛,为文化之邦、经济重镇。厚重的人文、繁盛的学风和富庶的经济所孕育的乡邦文化造就了众多的大师、巨匠,他们都在一定的领域、一定的时期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及发展起到过推动作用。其中,金庸先生就是享誉海内外的作家,他以天马行空的想象、隽永绝伦的文字、深湛精妙的思想、悲悯厚重的情怀为世人精彩纷呈了十五部武侠小说,创造了武侠文学的传奇,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独得一席之地。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金庸先生一生拥有家国情怀,情系桑梓,嘉惠后学,对传统文化与社会发展有着持久的关切。海宁向来持有诚挚亲敬的感情对名人文化进行着发掘、研究和弘扬,尤其注重名人文化建设在新时代的创新与发展,期翼为海宁的经济与文化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本次举办的“鹿鸣鼎新—金庸《鹿鼎记》版本、篆刻、书法主题展”就是进一步做实、做细、做好名人文化建设的开拓创新,是厚植名人文化内涵、续写潮城文脉的具体举措。
金庸先生曾用自己十四部小说书名的首字撰联曰:“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其中的“鹿”即指写于上世纪70年代的《鹿鼎记》,是金庸先生小说中最长的一部,也是封笔之作。《鹿鼎记》熔铸了他深切的历史情怀和对人世的深刻理解与悲悯。金庸先生在《鹿鼎记》的写作上可谓呕心沥血,就五十个回目来说,是金庸根据小说的情节,在其祖上查慎行《敬业堂诗集》数千首诗中选取整个联句以作回目,其难度之大金庸先生自叹曰:“不大容易”,可见他对《鹿鼎记》创作的用心之专与用心之诚,这也注定了《鹿鼎记》这部在艺术上的集大成之作将不朽于文坛。
金庸先生说:“艺术是创造,小说是创造人物、创造故事,以及人的内心世界”,创造的作品则体现了作者的审美理想、价值追求。书法篆刻的艺术价值亦在于创造,面对所要刊刻或书写的语词,艺术家会感情波澜涌起,神思意境闪烁,最终心手呼应,在笔墨刀石间创造出契合语境、幽会心灵的艺术形象。本次展出的五十二枚印章均为西泠印社社员创作,将《鹿鼎记》五十回目之题刊刻于石,得嘉兴五四文化博物馆大力支持慷慨借展。西泠印社创建于上世纪初,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印学、书画名社。篆刻家们的创作更能整体地体现当今篆刻艺术的基本状况与时代风貌。本展书法作品是书法家们以五十回目为书写内容的用心之作,形式丰富多样,真草隶篆皆有,书家游刃于笔墨之间,出新意于法度之中,高超的技艺与真情实感融于笔底。众所周知,金庸小说影响深广,世人谓“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小说”,故金庸小说众多版本应运而生。版本研究是金庸及其文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研究走向深入的一个重要基础性面向。袁斐先生对金庸其人其艺研究精深,收藏多方,就《鹿鼎记》纸质出版来说,有旧版、修订版、外译版及大字版、袖珍版、繁简体版、彩图版、连环画版等众多版本,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本展书籍由袁斐先生提供展陈,增加了本展的丰富性,增强了感染力。

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中共海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周国强致辞

▼嘉兴五四文化博物馆馆长查玉强发言

▼海宁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葛曙明发言

▼嘉兴市委统战部综合研究室主任、知名“金学”研究者袁斐发言

▼海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李建祥主持开幕式

▼合影留念

参观展览




《鹿鼎记》部分版本详细备注图说
▼1981年8月,香港明河出版社修订平装版《鹿鼎记》第一册:封面为明末清初画家“八大山人”朱耷(1626-1705)所作的《松鹿图》

▼1981年8月,香港明河出版社修订平装版《鹿鼎记》第二册:封面为清代杨柳青年画(佚名)《金玉满堂》

▼1981年8月,香港明河出版社修订平装版《鹿鼎记》第三册:封面为清代画家禹之鼎(1647-1716)所作的《女乐图卷》

▼1981年8月,香港明河出版社修订平装版《鹿鼎记》第四册:封面为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1688-1766)所作的《花下小宠》

▼1981年8月,香港明河出版社修订平装版《鹿鼎记》第五册:封面为明末清初画家“苦瓜和尚”石涛(1642-1708)所作的《海晏河清图》

部分篆刻作品
▼童衍方

▼韩焕峰

▼李早

▼洪亮

▼燕守谷

▼谷松章

▼孙朝军

特邀嘉宾书法作品
▼朱祥华

▼唐吟方

▼查律

▼戴振国

▼袁建初

▼陈有富

▼吴雷达

▼陈小奇

▼陈美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