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往世联帖说:“每逢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此话用于今世今时,更为合适。吕玉兰书记,就是今世今时之圣贤。
遇大变,处之不惊
吕玉兰书记,生于河北省临西县东留善固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十五 岁高小毕业,回乡务农,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农业合作社社长,本村党支部 书记。她带领全村男女老少,经过千辛万苦,竟把千百年来的穷沙窝变成 了林茂粮丰的 金银窝,村貌焕然一新,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一个社 会主义新农村,巍然屹立。
她的事迹之光,丹心之诚,惊天动地,白虹贯日。在党的培育下,成 为中国著名农业劳动模范、中共中央委员、全国人大常委和河北省委书记。 事业蒸蒸,声名赫赫。正于斯时,有人诬告她有八大政治问题。她蒙冤受 辱,被组织审查。一九八一年,调任河北省正定县委副书记。面对如此巨 大变化,她不但处变不惊,而且待之以常,愈挫愈奋,暗暗下定三大决心: 一是要以共产党员之心,正确对待组织调动;二是要以人民公仆之心,做 好本职工作;三是要以大海之心,装满未来。古人说,君子之身,能屈能 伸;君子之心,能小能大。她在做出三条决定之后,一面向组织说清自己 的情况,一面把主要精力,放在做好县委分配的工作上,并以奋北图南之 志,向县委提出到大学深造。于是,她一面忘我地投身工作,一面准备登 上大学深造之巅峰。工作上,在县委安排下,她带领百名干部南下江南, 北上津卫,东赴山东,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参观学习先进地区开展多种 经营的经验。经过一场比较性、磨砺性地参学,使大家豁然开朗,开了眼 界,换了脑筋。在学习上,她以古人发愤读书的故事鞭策自己,兴致满满 地投入学习。但初上课时,大学课程难以听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无 名的病痛涌上全身,忽然呕吐满地。在困难面前,打退堂鼓吗?不!那样, “就不是我吕玉兰了!”于是,她用尽各种方法,使尽各种苦劲,费了三 年的时间,学完了四年的大学课程,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到一九八三年底,她所蒙受的八大政治问题冤屈,也得以雪洗。之后不久,调任省农 业厅副厅长职务。
临大节,赴之不苟
玉兰书记在县委工作中,面临两个考验人们信仰坚定性、克难斗争性 问题,一是群众饮食难以为继,吃不饱肚子;二是正定人民端着金饭碗, 却解决不好吃饭问题。在大节面前,在事关群众安危的大事面前,玉兰书 记毫不退缩,毫不犹豫,在习近平书记和县委安排支持下,她主动担责, 勇毅前行,秉笔直书,向时任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写了一封信,反映正定 高产穷县、高征购致使群众挨饿的情况,得到了胡耀邦同志向河北省委第 一书记金明和省长李尔重的批转,最终使高征问题得以解决,征购任务减 少了百分之三十六点八,使正定人民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广大群众如释 重负,从心里感谢党的关怀。
在解决正定条件好不富裕的问题上,她在县委领导下,主动提出“农民要想富,必须上工副”的口号,跑上跑下,跑县内、跑县外,寝食难安。 经过县委一班人以及全县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全县在农业战线进行了三 场革命。一场是农业生产结构革命,由单一种植变成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 再一场革命是农业的发展道路革命,由过去封闭性经营,变成了半城郊型 的发展道路;第三场革命是农业人才技术的革命,大念人才经,广招外才, 挖掘内才,培养未来人才,从县委、县政府各级领导,都有了高级人才顾 问,连农村也建起了科技研究所,开启了全县建设现代大农业的新势头。 对此,《人民日报》、《河北日报》先后在显著位置,报道了正定的经验。 《农村工作通讯》发表了《正定在转变》的专题报道,指出正定“走出了 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农业新路子。 ”
怀大悲,爱之不党
悲者,愿解他人痛苦之心也。玉兰书记悲心广大,总施大爱于人间。 有的同志忙于工作,而忽略个人生活,她见状,就一面提醒其注意身体, 一面又亲手为其晾晒被褥,使这位同志睡上晒过的被褥,顿觉暖彻心扉。 有的同志于谈话中流露出某种疾患,她又趁外出时给其买来良药,致使其感动不已。附近离退休老同志,年迈体衰,她又时常入户抚慰,并亲手为 其调理饭菜,服务餐饮……在少年群眼里,她是温存的大姐;在稚龄族眼 里,她是慈祥的母亲;在所有人眼里,她是仁爱的化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