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纪念文章
毛主席和周总理教导吕玉兰健康成长(组图)
2019-07-04 09:37:37
作者:江山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周总理对玉兰的殷切期望:“临西县要三年实现东留善固化“

    “为3年实现东留善固化而奋斗!”这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临西县喊得最响的一句口号。这既包含了敬爱的周总理对玉兰和20万临西人民的亲切关怀,又渗透了玉兰和临西人民为了实现周总理的嘱托而付出的艰苦努力。

    1972年11月23日夜,周总理在北京饭店接见了率领中国青年代表团刚从阿尔巴尼亚访问归来的玉兰一行,提出了“争取临西县3年实现东留善固化”的要求。

    “晚上12点,总理来了,问到了大队和县里的情况。”玉兰在笔记本上详细追记这次难忘的接见,“当我汇报说大队今年粮食亩产达到800斤、皮棉达到100斤时,总理讲,那不错,大队过‘江’了,全县也上500斤了吧?我汇报说只有260斤,总理不太满意地说,才260斤?你们县像你们大队这样水平的有多少村?我说,全县有44个大队是学大寨的点,粮食产量上了‘纲要’。总理又问,你到县委有多长时间了?我回答说,到县委快两年了。总理又问,九届二中全会后,读了点书吧?我回答,参加了一次省委读书班,县委每月有4天的学习时间。总理问,你每年参加劳动多少天,我说劳动不够多,总理说,去年有100天吧!总理又充满期望地说,你到县上工作,要争取临西县3年实现东留善固化。总理看了看表,已经半夜一点多了,就说,你们都有晚上睡觉的习惯,那你们就休息吧!总理同我们整整谈了1小时20分钟。”

    第二天上午,刚吃过早饭,邓颖超大姐又亲自给玉兰打来电话,说总理还没有跟她谈完,委托大姐继续谈,10点钟来北京饭店。有的同志建议说,邓大姐这么大年纪了,还是由玉兰上大姐家去汇报吧!玉兰就给邓大姐打电话,大姐马上同意了。不一会儿,大姐派车把玉兰接到了中南海西花厅。大姐又一次详细地向玉兰询问了东留善固和临西的基本情况,同她一起具体研究了临西县实现东留善固化需要的时间和措施,教育她要注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动群众大上农业。她们从上午10点一直谈到中午1点。临别时,邓大姐对玉兰说:“今后多联系,这次算挂上钩了。”

    这天晚上,在阿尔巴尼亚驻中国大使馆举行的阿国庆招待会上,周总理再次嘱咐玉兰,争取临西县3年实现东留善固化。当总理到各桌祝酒,来到玉兰面前时,同她碰杯,说:“玉兰,3年!”

    玉兰说:“3年。”

    总理又说:“3年,要东留善固化。”总理一边说着,一边两眼殷切地望着玉兰。玉兰使劲地点了点头,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夜深了,玉兰却难以入睡。她有个习惯,就是每当遇到大事,都要反复思考。两天来,总理和大姐接连3次接见,3次提出临西县3年实现东留善固化的要求,不仅给自己在县上的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而且为临西的大发展注入了精神动力。

    但是,面对总理的重托,玉兰又感到担子沉重。从1955年任村里的合作社社长,到1971年任临西县委第一书记,她已经整整在村里干了16年,才把一个穷沙窝建成林茂粮丰的新农村。可见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是一件多么漫长而又艰巨的事情。如今,全县3年就要实现东留善固化,时间是何等的紧迫,任务是何等的艰巨!更为令人担忧的是,临西是个新县,几乎没有什么工业、商业、电力、交通和水利设施基础,甚至连县城都还没有来得及规划和建设,县委和县革委机关多年来还一直住在原县拖拉机站的“机窝”里,真可以说是“一穷二白”。而且,这里又地处黑龙港流域,多是盐碱地、沙土地、低洼地,连年遭受水旱灾害,粮棉产量低而不稳。

    遇到困难就低头认输,这不是玉兰的性格。恰恰相反,在长期艰苦环境中得到磨炼的玉兰,已经具备了这样的精神风貌:困难越大斗志越勇,压力越大动力越足。此时此刻,她不仅想到了种种困难和阻力,更想到了周总理提出的3年实现东留善固化这一指示的巨大号召力,想到了有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和支持,想到了20万临西人民迫切要求改变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和蕴藏着的无穷力量……这时,玉兰兴奋地在笔记本上写道:“只要我们紧紧依靠广大干部和群众共同奋斗,临西县3年实现东留善固化是有希望的!”

    不久,临西县委和县革委通过层层召开干部会、群众大会,利用广播、板报、文艺活动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和发动,使“为三年实现东留善固化而奋斗”这一口号迅速传遍临西大地,成为全县20万人民的行动指南。

    所谓临西县3年实现东留善固化,就是要使东留善固的经验在全县各个乡村普遍开花结果。那么,化什么?怎么化?玉兰的回答是:“经验学到根本上,劲头使到点子上。”

    尽快改变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大上,这是临西3年实现东留善固化的基础。玉兰和她的同伴们紧紧抓住这个关键,做了一篇大文章。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临西尤其如此。这个县地处华北平原南部、卫运河中段,属黑龙港地区清凉江水系,还是宋代的黄河故道。长期历史水系的变迁,使这里的土地大部沙化和盐碱化,易旱易涝。就在玉兰向县上传达总理指示后的第三和第四天,县委常委会就如何加强全县水利建设进行了专门研究。从1973年到1975年,临西县大学了3年的东留善固,也大干了3年的水利建设,通过挖渠引水、建站排涝和打井抗旱,基本上做到了涝能排、旱能浇。就拿打井来说,全县组织了“百日机井会战”。玉兰还亲自到衡水邀请打井队,为临西打深井。那几年,这个县共打成各种机井5000多眼,其中深井400多眼,全县57万亩耕地全部变成了水浇地。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对培肥地力、改良土壤具有重要意义的农家肥,当时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更利用得很不够。从小在农村长大的玉兰,深深懂得肥料对于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性。在她的大力倡导下,临西打响了大积农家肥的战斗。为了少烧秸秆,多搞秸秆还田,临西各乡村多次组织农民赶着毛驴,拉着小车,长途跋涉数百里,到西边太行山区拉煤。当玉兰了解到紫穗槐这种灌木能压碱,条子能编筐,叶子又能积肥,可以说满身都是宝时,几次在大会小会上号召人们大种紫穗槐。一时间,乡乡村村都忙着插扦繁殖,有的村多达10万墩以上,为农田积下了许多优质绿肥。为了广积肥源、提高肥效,他们还先后搞了高温积肥、沼气沤肥、腐殖酸肥,真是“什么法都试了”。

    为了把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及时地引导到改善生产条件上来,临西县委、县革委还帮助各社、队制定了长远规划和短期安排,然后组织战役,一仗一仗地打,使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管、工,一个字一个字地得到落实。

    数字是枯燥的,但往往能说明问题。这里,我想引用一组摘自《临西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上的数字,可从一个侧面来说明临西县这3年的变化;1975年同1972年相比,粮食总产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九,棉花总产增长了百分之十七,油料总产增长了百分之三十六,林地面积增长了百分之五十,四旁植树增长了百分之九十,果品产量增长了百分之二百二十三;农业总产值从8862万元增长到1.1亿元,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五;农村经济总收入从1045万元增长到2169万元,增长了百分之四十一;人均纯收入从47元增长到57元,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一。

    与此同时,工业、交通运输、邮电、电力、城乡建设、政法、文教卫生等事业,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周总理当年嘱托玉兰开展的临西县3年东留善固化活动,终于取得了胜利。一个新临西,已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吟诵全国劳模吕玉兰诗歌两首
·下一篇:吕玉兰纪念馆在河北省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中喜获佳绩(组图)
·吕玉兰,正定人民永远的怀念(组图)
·清明志 | 纪念吕玉兰同志逝世31周年(组图)
·清明志 | 缅怀 纪念 追寻——清明参观掀热潮(组图)
·吕玉兰纪念馆讲解实践感想
·吕玉兰纪念馆概况(组图)
·吕玉兰纪念馆春节假期开放公告
·吕玉兰纪念馆开展宣讲市人大会精神,赠送春联福字迎新年活动(组图)
·简述请求翻拍吕大姐老照片始末(图)
·吕玉兰纪念馆举办“我们的节日”主题宣教活动(组图)
·吕玉兰纪念馆举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活动之——我们
吕玉兰纪念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吕玉兰纪念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吕玉兰纪念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吕玉兰纪念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