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八路史话 >> 将领风采
林彪与粟裕:两位名将巧合的相似与不同
2011-03-08 16:32:30
来源:《名将粟裕珍闻录》
作者:张雄文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相似处4: 爱好也一样,都不抽烟,不下棋,每天的必修课就是看地图

  他们的爱好也是一个模子。都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下棋,不跳舞,没半点世人最津津乐道、喋喋不休的“儒将风度”;又都沉静好思,不喜欢抛头露面,夸夸其谈。每天的必修课就是看地图,一坐一站就是老半天,动作神情都像一母所生的双胞胎。

  粟裕的特型演员谢伟才,为拍摄影片《淮海战役》,登门造访他的夫人楚青,“打探”粟裕生前的“特殊动作”,以便让观众过目不忘。

  楚青说没有。一位秘书说,粟司令员有时候把椅子倒过来骑坐,双手趴在椅背上。

  这当然是开国将帅群里一个极为难得的“特殊动作”,但影片《辽沈战役》拍摄在先,早把它用在林彪身上了。虽然粟裕实有其事,但艺术上雷同却不可取,谢伟才只好忍痛放弃,嗟叹不已。

  林彪与粟裕,尽管像复制或者克隆出来的人,军事上的他们,却从不忌恨争宠,有些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惺惺相惜。

  终林彪一生,只与粟裕及老部下陶铸两个人谈得来,尤其和粟裕谈军事时,话匣子就如同拧开的自来水龙头,滔滔不绝,欲罢不能。

  吴法宪回忆说:“林彪这个人自视甚高,但他非常看重粟裕,很重视粟裕的意见和建议。”林彪之女林立衡也回忆说,林彪在高级别的军事干部中,与粟裕来往最多。

  不同处1:两人参军资历不同 条件不同

  他们的相识,应该是大庾整编的1927年10月,朱德将南昌起义余部编为七个步兵连,林彪、粟裕都是连级干部,一个是连长,一个是连指导员。

  不过,粟裕是才连跳两级上来的新手,到底有些稚嫩。林彪则是“老”资格的连长了,而且他还有两个过硬的条件,一是怀里揣了张黄埔军校文凭;二是有两位中共党内资历不浅,比他大十岁的“老革命”堂兄:林育英与林育南(林彪原名林育蓉)。他能顺利进入黄埔军校,就是这两位老兄引导、支持的结果。

  林育英更是了不起的人中龙凤,后来作为共产国际的代表回国,解决长征路上毛泽东与张国焘之争,“腰斩”了张国焘的最高领袖梦,迫使他取消了“第二中央”,不得不带部队北上,与毛泽东再度会师握手。

  毛泽东对林育英的感念是不言而喻的,不仅任命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即后来邓小平接替的职务),而且在林育英病故后,他与朱德等人一起亲自为他抬柩送葬,还极为罕见地亲笔题写了墓碑之名。

  林彪有这些得天独厚的外因,再加上自己“九头鸟”的因素,能比粟裕早一步脱颖而出,少年得志,“官”运亨通,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时候,既然都是连级干部,才二十来岁的青年人,难免有与战友比拼战功的心思。林彪总随身带着一个神秘的小本子,常常独自写写画画。聂荣臻回忆说,他曾看到本子上尽是历次战斗歼敌和缴获的数字。

  多年后,林彪对自己与粟裕的这一段经历还记忆犹新,也很服气。他回忆说:“南昌起义之后,从南征路上开始,及至井冈山时期,就数我们两个打得好。” 但林彪很快就从小小连长“高升”而去,营长、团长、纵队司令员、军长、军团长,一路高歌猛进,成了毛泽东的第一干将,也成为粟裕的上级。

|<< << < 1 2 3 4 5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毛泽东:当我要用上枪的时候 红军就完蛋了
·下一篇:毛泽东1948年城南庄遇险记:谁引来了敌机?
·“打不死的铁将军”:叶飞将军的传奇人生
·有勇有谋韩先楚 旋风司令铁将军
·彭德怀罢看电影:共产党员不能搞特殊
·邓小平说自己专业是打仗 解放战争时最高兴
·毛泽东关注人民心声 一天回18封群众来信
·叶剑英女儿:父亲当北平市长关心乞丐和妓女
·开国上将李达:辅佐过五位元帅的传奇参谋长
·奇谋在握——忆贺龙同志在绥东卓资山战斗中
·众多将帅中 为何仅有36人享有“军事家”称号
·毛泽东1948年城南庄遇险记:谁引来了敌机?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