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多岁的拴牛老汉一辈子也没有出过中条山,他就一个农民;父母世家为农,土生土长、老实巴交,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对于这处深山人家,似乎没有一丁点影响。
拴牛从小就爱跟着父亲爬上中条山,俯视滔滔黄河,从山西永济远眺陕西潼关,父亲告诉他,那远处高高的山,就是秦岭华山。
他,记住了华山,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但不知道那是“天下第一险山。”
父母高寿,在这个宛若人间桃源的地方活了九十多岁,相继离世。
拴牛一直伺候二老入土为安。拴牛和老伴有两个儿子,一个当煤老板,一个当个不大不小的官,看起来都很忙,儿子们倒也孝顺,要接他去城里享清福,他不愿因离开这个小山村。虽然,现在这个山村除了老弱病残,没有了人,不知怎地,一时村里突然冒出了许多流浪狗。
拴牛要出一次远门,去陕西宝鸡陈仓。
孙女自动请缨,要带爷爷去。
孙女都快三十岁了,自言是“大龄剩女”,一直干导游,天南海北跑,整天嘻嘻哈哈,没个人形,还像娃一样。
拴牛从小就喜欢这娃。
路过华山,拴牛在车上抬头而望,实在太高,直插云霄,孙女告诉他带团上去过几十次,而拴牛自己一次也没有上去过,上华山是他的梦想,现在老了,恐怕很难上去了。
现在交通真好,动车很快。到了宝鸡,吃货孙女像个“女汉子”,,要了碗岐山手擀凉皮,狠狠剜了一勺子油泼辣子,再浇些陈醋,不管淑女形象,狼吞虎咽,满嘴流着辣子油,吃得津津有味,吃完还不忘要上一个肉夹馍,就着一瓶啤酒。
孙女给拴牛要了一碗一指宽的油泼扯面,油香扑鼻,酸辣味美,吃得拴牛直喊过瘾。他记得当年正式相亲,还吃过一碗猪油炸葱花浇汤的关公扯面,据说表示拉拉扯扯,愿意建立关系。
他要去的地方是陈仓的蟠龙原,也叫贾村原,天气晴朗,虽是夏日,微风吹来,舒服凉爽!登山蟠龙原,眼界大宽,俯视渭河,川流不息,南看秦岭,峰青云白,真是块好地方!拴牛放眼而望,村落遍布,走进村里,人也不多,几乎是空巢老人,他打听着一个叫“贾铁蛋”的人家,家的门前还有一个拴马桩,都摇着头。
拴牛不由落泪。拴马桩找不到了,没有人养马了,也没有人养牛了,种地的人也少了。
孙女不知何故。拴牛一直沿着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在找,找了七天,没有结果。
坐在麦垛上,拴牛发呆,无言。孙女给他买的锅盔,闻着香喷喷,却不想吃。到了有的人家,拴牛上门要上一杯井水,甘甜可口,一直舍不得喝。
孙女很奇怪,爷爷怎么啦。
没有结果,带着遗憾,拴牛给自己的布口袋装了满满一袋原上的黄土,恋恋不舍的走了。
回家的路上,拴牛给孙女讲起了自己的故事。
自己是陕西楞娃。父亲叫贾铁蛋,宝鸡陈仓蟠龙原人,十几岁参军,跟随孙蔚如将军来到中条山抗日,母亲不知道名字,是一名随军护士。1939年5月29日6月6日,日军集中火力进攻茅津渡,从茅津渡过河后便是崤山,占领崤山,可北控山西,东据河南,西进关中。“一锁扣三省”,一锁既开,三省门户皆开,八百多被陕西楞娃日本鬼子逼上了黄河岸边一百八十多米高的悬崖。 父亲也在其中,没有子弹,后面是日本鬼子追赶,前面是悬崖峭壁,只好双膝跪地,面向家乡,跳进奔腾的黄河。
母亲闻讯后,就把他寄养在中条山中一户善良的人家,也跳进黄河跟随丈夫而去。
最终,陕西楞娃硬是将日军堵在了中条山,陕西等地老百姓免受凌辱。
这户人家,就是现在的家。他的身世,是父母在临死前告诉他的。虽是养父母,但他一直认为他们就是自己的父母,伺候到老。
这次他来宝鸡,就是为了寻根。其实,他的老伴,就是养父母的女儿,自古就有秦晋之好,可惜,现在生活好了,老伴却先离他而去,在阴间伺候自己的亲生父母了。
孙女听了,一时没有回过神,仿佛还处在那枪林弹雨的战争历史中。
爷爷还有这样复杂的身世。
拴牛问孙女,听说你谈了个日本男神朋友。
早就吹了。我不是女神,他也不是男神。孙女说。
世界大同,地球才是个村子。记住历史,不要忘记我们的国耻;我父母为了抗日守住中条山跳进黄河,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这次带你回宝鸡寻根,也是要让你记住我们共同的根!拴牛说。
孙女低下了头,似在思索。
回山西的途中,路过华山,拴牛又抬起了头。平时听广播,拴牛唱起了秦腔《金沙滩》中杨继业选段:
两狼山战胡儿啊天摇地动~ 好男儿为国家何惧死生啊~
像男孩子的孙女学起了王宏伟,唱起了《西部放歌》:
哗啦啦的黄河水 哎~耶 日夜向东流~ 黄土地的儿女哟 跟着那~太~阳~走~ 一道道岭哟 一条条沟 一声声信天游 早已不唱那走西口 多少年的祈盼 多少代追求 年轻的高原人~ 赶上了好年头~ ……
记住,爷爷死了,把这杯黄土给我带上。拴牛说。 孙女点了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