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照片为刘村八路军学兵大队教室
此照片为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在刘村成立时的情景
此照片为刘少奇(右)、杨尚昆在刘村中共中央北方局驻地合影
此照片为刘村中共中中央北方局办公地大门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每当我的耳畔响起《游击队歌》那轻松流畅、生动活泼的旋律,激情澎湃、欢快飞扬的歌词的时候,我的眼前仿佛涌现出当年汾水河畔刘村抗日健儿的身影。
我曾几次来到山西临汾市刘村采访,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这里曾是《游击队歌》诞生的地方,于是,我把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记录下来,以饷读者!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引发全面抗战爆发。华北危急!山西危急!11月8日,太原沦陷。此时的晋南重镇临汾,成了山西境内惟一一块没有被日寇占领的“世外桃源”。从1937年11月8日到次年的2月28日,临汾一度成为山西,乃至整个华北抗日战争战略支点的重心和敌后游击战的立足点——即华北抗战中心,刘村则被誉为“小延安”。此时,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中共山西省委等机关都住在刘村。时任北方局书记的刘少奇、副书记杨尚昆,在“五同丰”大院办公,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主任彭雪枫住在不远处的徐家大院。这里还有刚刚成立不久的八路军学兵大队,聚集着来自山西、平津、东北的流亡学生,以及来自陕西、河南、江苏、浙江、汉口等大江南北的热血青年近千名。一时间,“到刘村去!”便成为流亡在临汾的青年学生的一个口号。
这年10月,曾经以音乐为武器参加过广州暴动的青年音乐家贺绿汀,又身背小提琴,加入到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队,几遭敌机轰炸,一路辗转跋涉来到刘村。沿途血与火,生与死的种种见闻,使贺绿汀难以平静;枪声,人物化成了节奏;曲调,正义的拼杀化成神圣无畏的旋律,感情的潮水化成了奔腾的音符。尤其是彭雪枫将军那有理论有战例、有经验有教训,生动风趣的“抗日游击战术”的演讲,激发了这位音乐家的灵感,于是他彻夜未眠,在刘村那间昏暗的老屋里,就着油灯写下了心中酝酿已久的抗日救亡的乐谱《游击队歌》!
《游击队歌》写成后的第二天清晨,正逢八路军学兵队出早操的时候,贺绿汀趁此良机便教学员们唱起来。来自镇江的女兵班班长杨瑞年,带着王于畊、李六平等一群美丽活泼的女战士,很快就学会了这首歌。
《游击队歌》第一次公演是1938年春节。丁玲率领的西北战地服务团来到刘村,与上海文化救亡演剧队、八路军学兵大队的学员们召开新年联合晚会。学兵队的杨瑞年等女生们和演剧队的演员一起演唱了《游击队歌》,第一次把这首歌献给前线归来的抗日将士。那天,刘少奇、朱德、杨尚昆、徐向前、任弼时、贺龙、刘伯承、彭雪枫以及卫立煌等都坐在前排,贺绿汀亲自指挥演剧队员演唱。虽说没有钢琴,没有乐队,只有欧阳山尊的口哨伴奏,但因为大家感情充沛,情绪高昂,特别是歌声中有一股抗战必胜的乐观无畏精神,赢得了满场一片掌声。
朱老总赞扬这首歌“写得好”。出席的将领们都说,战士需要这样的歌,希望演员们到部队去教唱这样的歌。从平型关战役来此休整的685团团长杨得志,即将率部队向前线开拔。他急切地邀请贺绿汀到部队去,一个营一个连地教唱这首歌。杨得志说:“唱会了这首歌,就出发!”部队出发那天,下着漫天大雪,战士们唱着《游击队歌》,踏着飞雪向前进,学兵队、演剧队的演员们伫立高歌,为战士们送行,好一派慷慨激昂的气氛!
《游击队歌》流传速度之快,作曲家自己也感到吃惊。那时贺绿汀打算花一段时间到部队去教唱,却发现战士们都已经学会了。许多连队的战士为了学这首歌,跑几十里路抄歌谱。1938年夏天,贺绿汀在武汉把《游击队歌》改成混声四部合唱,接着又到重庆演出,轰动山城。仅仅半年时间,这首歌就不胫而走,传遍全国的城市乡村,甚至敌占区。许多青年唱着这首歌参加了八路军、新四军,许多新战士唱着这首歌奔赴艰苦的战场!
1938年春天,八路军学兵大队在刘村举行了隆重的毕业典礼。伴随着《游击队歌》的歌声,一批又一批的同学们分别走上了民族解放的战场。太行山、晋东南、吕梁山、晋西南、延安总部、八路军、新四军……到处印下了学兵队学员们的足迹。当时最先学唱会的女兵班长杨瑞年与战友们,跟随学兵大队副大队长谢忠良南下武汉、南昌、皖南云岭新四军军部战地服务团,一路高歌《游击队歌》,奔赴敌后战场。皖南事变中,这位唱红新四军的优秀女战士不幸被俘。即使在敌人的利诱和迫害下,也没有低下高贵的头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