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北京2015年4月30日(黄育华)旧时少儿启蒙读物,如果说《百家姓》、《千字文》是少儿识字课本,《三字经》是少儿百科全书,那么,《弟子规》就是少儿道德礼仪专职教科书了。
《弟子规》价值几何?今日用之还有现实价值吗?我七十年的认知如下。
“圣贤教育”的少儿范本
战国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1958年毛泽东也想把我国建设成“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尧舜”的人间圣地。“尧舜”者,圣贤之谓也。《弟子规》就是一篇打造圣贤的人生初级课本。
《弟子规》开篇就说:“弟子规,圣人训”,它所遵循的是孔子的圣贤教育。清朝初年山西秀才李毓秀将《论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段话,用三字韵语扩容而成一千零八十字的《弟子规》。全书以“孝”“悌”“谨”“信”“仁”“学”六字为纲,规范少儿的“视听言动”,使人之初的学童率先成长为道德礼仪小完人,然后才去学文化。是真正的彻底的坚实的德育为主。反观我国今日的教育,“分”成为学生和家长的命根,“升学率”成了学校和教师的命根,德育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因此用《弟子规》圣贤教育思想取代今日少儿教育模式,多年已是时不我待了。这里重点说说前五字之教。
“孝教”是培养少儿孝敬父母的。“百善孝居首”,是做人之本,万德之基。所以《弟子规》以孝教为先。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而生命乃父母所赐,父母所养。“天大地大不如父母恩情大,河深海深不如父母恩情深”,对每个人都是绝对真理。父母理应成为自己心目中最敬最爱之人,《弟子规》所讲之孝,是以爱为基,以敬为先的。“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没有真敬至爱是做不到的。今日许多孩子连“父母呼,应勿缓”都做不到了,可见孝道式微之甚!
“悌教”是培养少儿爱老尊长的。中华传统文化最重人伦。孝亲是第一位的,尊老是第二位的,故孝教之后是悌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做的好不好,是社会祥和与否的晴雨表,也是国家幸福指数的一个硬指标。如果孩子们连“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都做不到,长大后即使腰缠万贯,也只能成为有钱便任性的失德土豪!
“谨教”是培养少儿小节高尚、形象光鲜小绅士的。“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出门前先将自己的形象修整光鲜;“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接人待物要有君子的礼仪修养。如此打造的下一代,大概就不至于再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排队加塞,口吐脏话了。
“信教”是培养少儿做人诚信的。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弟子规》因此要求孩子们“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甚至提出“话语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而如今的国人,几乎是凡人皆商,诈、妄、佞、巧大行其道。诚信的缺失,实在只有传统的圣贤教育才能救心、救人、救世道。
“仁教”是培养少儿爱人如己的。孔子说:“仁者爱人。”所以说“仁道”其实就是人道。“仁”与“人”二字读音古今相同,正储存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博爱主义。“凡是人,皆须(注意不能改用“需”字)爱,天同覆,地同载。”只有华夏圣贤,才能有此胸怀。
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今天,如果国人从孩提时代就授受此五教,诵读此五教,践行此五教,普世大行此五教,毛泽东五十多年前盼望的“六亿神州尽尧舜”的理想国,或者就不难到来,“礼仪之邦”的复兴与再世,或者就有捷径了。
《弟子规》的杰出与高明
成人教材好编,少儿教材难写。同样是少儿教材,识字性、知识性课本易编,德育类课本难写。但古今事实已经证明,教导孩子文明“视听言动”的《弟子规》,却是一册少儿德育十分成功的范本。
我国古代有无数圣贤先哲,为自家儿孙和读书少年编撰过合辙押韵的德育启蒙读物,流传至今的还有不少,例如春秋早期的大政治家管仲,就编过四字韵语《弟子职》,南宋大儒朱熹写过《训蒙文》。明代吴麟征写过《家诫要言》,明代吕得胜、吕坤父子相继写出《小儿语》和《续小儿语》,清代朱柏庐写过《治家格言》,清代周希陶写过《重订增广贤文》。数量繁 ,难以枚数。但《弟子规》一问世,便逐步力压群雄,成为天下私塾德育启蒙的唯一首选,过去凡读书人都要终身成诵的。今年国学热兴起,全国的幼儿园和小学校都学背《弟子规》了,开了多年的《思想品德》课,大受冷落。各种原因,尤其值得编写少儿德育课本者借鉴与深思。
《弟子规》从形式到内容,都做得十分高明与杰出。
一是形式高明。主要体现在篇幅短小,文字简明,韵律短、平、快上。特别适合少儿生理和心理特点。教育的对象是少儿,他们正处于唱儿歌、念童谣的年龄段。《重订增广贤文》一万余字,与一部《论语》近等,大人学诵尚难,何况人之初的孩提!《弟子规》通篇只有一千零八十字。《弟子职》虽是四字韵语,但它是先秦作品,文辞古奥,不适于幼学。《弟子规》虽定型于康熙朝,但文字比《红楼梦》还俗白。“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今人读之还俗白如话,何况一百年前。《百家姓》、《千字文》都是四字韵语,《弟子规》、《三字经》则是三字韵句。在节律上更加轻松,更加欢快,读之歌之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音乐美,孩子们跑着跳着,打着闹着,追着赶着,喊着叫着,就背的朗朗上口,滚瓜烂熟了。既便于幼儿初学,也便于他们终身成诵。想想我们的“五讲四美”,“八荣八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极好的道德操守,虽然也在学校教授,但都是无韵的散文体,学生谁也记不得,所以就难入脑入心,自律终生。
二是内容高明。只讲少儿能做到的,不讲他们还暂做不到的,并且只是“教之以事”,并不“教之以理” 。《弟子规》成书于康乾盛世,“忠君”等同于爱国,是彼时的人生大节,但全书无一字讲忠君,无一字讲爱国,更别说讲国际主义了。因为这些都是大人的事,还无需少儿们来担当。“见义勇为”,“节男烈女”,也都是大人们的操守,与少儿无关,所以《弟子规》也无一字提倡与褒扬。培养孩子孝亲是《弟子规》的首教,但全书无一字讲说“以孝治天下”的大道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只让孩子懂得在具体事上怎么做才是孝就行了。反观我们的幼德教育,长期讲求高、大、全,非徒无益,反而害之。电视、电影、报刊常年褒扬“草原英雄三姐妹”,让三个小女孩暴风雪之夜去抢救受灾的大批牛羊,这不违犯少儿权益保护法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