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字的故事
一九七二年的春天,晚饭后父亲散步走到街上,只见远处一群人在围观着什么,不时还传来激烈的争吵声音,似乎有人为了争执什么而动手打架。父亲听到后跟陪同他散步的小廖(炊事员)说:“那边发生了什么事,咱们去看看”。边说边快步走了过去。 原来是一个小伙子的自行车胎坏了,找到路边修车铺补胎,修车师傅给他车胎补好后,小伙子嫌车胎修的不好而不愿意付钱。双方各执一词,你争我吵、互不相让、甚至动起手来。旁边围观的人有看热闹的、有劝驾的,也有替各方打抱不平的,吵吵嚷嚷很是热闹。
父亲和炊事员小廖走到围观人群中间,对还在争斗的俩人大声:“都住手,不许打架!!!”听到与当地不同口音的制止声,打架的双方一楞,看见两个解放军军人出现他们面前,其中还是个穿军装的老人,那两人正在争个的脸红脖子粗,一时间却有些了不知所措,不知道父亲是何方人物来管他们打架的闲事。 在那个把文化都给“革命”了的年代,人民解放军在社会上和群众中曾享有崇高的荣誉地位,受到普遍的尊重。父亲的声音,给了正在争斗的两个人很大震慑和压力。 父亲一边制止他们住手,同时上前拉住两个人的手说:“都过来,跟我到这边来。到底为啥子事情打个不可开交嘛?!有啥子了不得的嘛?我来给你们评评理!”说罢,便牵着他们俩人走出人群,找个黄土地面蹲了下来。 争斗双方各自陈述一番。 父亲听完,并没有直接评论哪一方对与错;而用他特有的机智风趣说道:“这样吧,我写两个字来考考你们。认得这两个字的就是有理一方,没理的就要给有理的道歉!”说罢,找了个树枝,在地上写了个“怒”字;打架的两个人都认识,答道:认识,是愤怒的‘怒’字。父亲紧接着又在地上写了个“恕”字,这个字很像“怒”字,两人刚刚回答了“怒”字,对这个字一时语塞,半天没说上来。父亲笑呵呵地跟他们讲到:“这个字念恕,就是饶恕的‘恕’字。你们只认得‘怒’字,却不认识这个‘恕’字。看来你们两个人都没有讲道理。说你们没有理,是因为你们做人不够厚道,没有胸怀!不懂得尊重别人,体谅别人!你们只知道“愤怒”,不知道“饶恕”。你们看看我是干什么的?是个解放军,是个老军人。我们在战争年代打仗,和敌人真刀真抢地打仗,打个你死我活,就是在那个年代我们还要执行‘交抢不杀,优待俘虏’政策,还要宽大投降了的敌人。你们两个是敌人吗?到底有多少仇恨啊?”
两人不语。
父亲继续说:“既然你们都不是仇人、敌人,那就是人民内部矛盾,是“自家人”,哪有自家人还要动手打自家人的?”“有分歧,有矛盾要好好协商解决,应该是可恕不可怒!”他边说边用树枝指点着地上那两个字。 父亲接着又对修车的小伙子说:“你请人家给你修车,师傅是给你修好了的,也付出了辛苦劳动。人家不容易!你应该付钱!要是你认为他修的质量不好,没用几天又坏了,你可以找这个师傅再修一下,师傅免费。这样好不好?” 就这样,一场小小的争斗,被父亲用他对人民群众一贯关注的热心肠和扎实的文化素养,用两个像型字就化解了。
父亲,是无影山上普通老百姓口封的‘人民代表’。他散步的足迹走到哪里,就常常停下来,和那里的理发师、修鞋匠、锅炉工、木匠、磨刀师傅、补洋铁壶的手艺人倾心交谈。和他们一起喝茶、下棋、聊天、交朋友,了解他们的艰辛和疾苦,关心他们的生活,并倾其所有竭力去帮助他们。人们自然又亲切地称他为“老漆”。父亲说:“离休,要离而不休。不能裁缝丢了剪子,只剩下尺(吃)。”父亲家门前,常年是求助的比送礼的多,自行车比汽车多,老百姓比官员多。父亲说:“我这条鱼,离不开这些水呀!”“我本来就是沧海一粟嘛。功、名、利、禄只不过是过眼烟云,只有人民这个大海才是不朽的。”
父亲说过:“我们这些人;打不死、斗不死、病不死,精神永远不死!”但,父亲和他那一代开天辟地的英雄们毕竟陆续远行了,越走越远……;他们建立的功勋和祖国的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父亲现在因重病长期躺在床上 ,但是他的那颗心仍在坚强地跳动。一个热爱人民、铁骨丹心、急公好义、古道热肠、有情有义、有胆有识、敢爱敢恨、敢做敢当、可亲可近、可敬可爱的漆远渥将军,却分明微笑着,正向我们走来,越来越近…… 漆海涛、漆海波、漆海鸿 2008年10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