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枫将军是我党我军优秀的军事家和革命家。提起建军“三宝”,抗日战争期间,在豫皖苏和淮北抗日根据地,可以说是妇孺皆知,有口皆碑。所谓的“三宝”就是“拂晓报”、“拂晓剧团”和“骑兵团”。这“三宝”无不倾注了雪枫同志的心血和汗水,在雪枫同志的直接领导下,雪枫“三宝”誉满大江南北,为取得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先来看一下《拂晓报》。
1938年9月29日,彭雪枫率部从竹沟出发东征时创办了《拂晓报》。他亲自为该报撰写了发刊词:《拂晓报——我的良友》,又挥毫写下了“拂晓报”三字潇洒的报头。该报刚创办时,条件差、人员少,雪枫经常鼓励大家要战胜困难,并率先垂范,参与报纸的编辑、审核、校对等工作。无论是在艰苦进军的路上,或是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他都经常为该报撰写社论、通讯,七年如一日为党的新闻、文化事业呕心沥血。自《拂晓报》创刊的第一天起,他就养成一个习惯,每期印出的第一张报样,都要让报社送去两份,认真地通读一遍,把写得好的或有错误的稿件用红笔画出来,然后抽空去报社发表他对报纸的意见。发现缺点与重大原则性错误的文章、标题,马上派秘书或警卫员把批过的报纸送给报社,进行改过再印或整版整张重刻重印。
在彭雪枫将军的亲切关怀和扶植下,《拂晓报》从油印到铅印逐步发展壮大。她就像一把战斗的号角,吹响在全师干部战士的心头,把全师指战员的思想统一到了党中央的领导下,毛泽东称该报是“办得好”的地方报之一,亲自题词:“坚持游击战争”。该报1943年还在法国巴黎参加过国际报纸展览,在国际上产生了极大影响。现成为安徽宿州地区党报之一。
拂晓剧团作为《拂晓报》的“孪生姊妹”也是由彭雪枫精心培育起来的。
雪枫同志很注意运用文艺这个有力的武器,担负起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瓦解敌人的任务。1938年11月东征的途中招收了一批十三、四岁的青年学生,并以他们为骨干,创办了拂晓剧团。由于经费来源十分困难,演员们就用锅灰画眉毛,红药水抹脸蛋,棉花沾胡子,没有幕布就用床单代替,许多服装、道具都是向战士和群众借来的,雪枫同志知道后,总是尽可能帮助解决剧团的各种困难。此外,雪枫同志对小演员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更是关怀备至。经常给他们上政治课、文化课,并请老师给他们上艺术课,指导基本功,使拂晓剧团的演艺水平有很大提高。他还经常利用工作之余,亲自到剧团讲形势、出题目,研究工作,带着剧团下连队慰问演出,以艺术形式教育官兵。
一九四0年春,开封孩子剧团来到了四师与拂晓剧团合并起来,壮大了拂晓剧团,从此剧团能演出较大的节目了。拂晓剧团演出的《军民一家》、《傻小子打游击》、《游击队的母亲》等多种题材的戏剧、歌剧、话剧、街头剧等等。受到了军民的热烈欢迎,极大地丰富了边区群众的文化生活。当地群众自豪地称《拂晓剧团》是咱们的“彭家班”,是开放在华中抗日战场上的一支文艺轻骑兵。建国前夕,拂晓剧团的一些同志们,随着百万雄师下江南,在南京的雨花台旁,在上海的黄浦江畔,都能听到他们进军腰鼓的咚咚之声。这惊天动地的鼓声向人民展示了:在华中敌后开放的这支拂晓之花,已经结出丰硕的果实。
骑兵团,是1941年8月1日在淮宝县岔河镇成立的。彭雪枫根据平原作战的特点和敌后游击战的经验教训,亲自组建了我军第一支骑兵团。为建设骑兵团,他最先把自己那匹叫“火车头”的青白马送到骑兵团来。在雪枫同志的带领下,各部队的领导同志都纷纷把自己的马也送去。骑兵团在三个月内迅速发展为三个大队,五百多匹战马。雪枫同志对骑兵团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在他的指导下,骑兵团战士们迅速提高了骑射技术,不仅能马上劈刀、马上射击,还能蹬里藏身、超越障碍。在1942年洪泽湖地区沙山集一战中,彭雪枫的骑兵团仅用9分钟即将300余名日军砍倒大半,吓得日军不战而逃。
骑兵团的故事在群众中间,甚至在敌人的据点里到处流传。他们说,彭雪枫的骑兵团都是眼灵手快的“猴子兵”,只要看见天边扬起一阵黄沙,一眨眼,骑兵就冲到跟前了。那些马呀,都是神马,跑起来四个蹄子不沾地,还能在荷叶上面飞跑哩! 这些,虽然是人们的传说,却也反映了骑兵团的神威!这支骑兵团战功卓著,威震敌胆,曾被称誉为是“机械化部队”。雪枫同志亲自为骑兵团题词“念年戎马苦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