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彭湃亲友故事
彭湃与古大存的情谊(组图)
2018-12-11 15:34:17
作者:戴镜兵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三、以彭湃为师为兄

    古大存是以彭湃为师为兄的。这从日后他对彭湃的母亲周凤的保护和关照上可以体现出来。解放后,周凤来广州时,都是由古大存的夫人曾史文陪同周凤游览。并且派了民政厅的女科长叶彬陪同周凤作为老区代表出席北京的国庆观礼,接受中央领导人接见。古大存还亲自为彭老太太安排了赡养费。

    土改时,1952年,时任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广东省政府领导的古大存去东江地区,住在海丰,听到彭湃的母亲周凤被当作“地主婆”挨了斗。古大存十分气愤地说:“这些人真是胡来!一点革命气味都没有!”他亲自去彭湃家慰问,当场叫民政厅的科长拿100元给周凤,作为生活补助。对在海丰负责土改的干部,古大存发了火,追究为何斗周凤。但没有人敢承认把周凤当作“地主婆”来斗,只承认叫周凤站着,站了约两个小时(这事后来也成为古大存“右倾”、对土改不满的事例)。

    古大存如同待自己的母亲那样对待彭母。1953年9月, 在古大存主持下,广东省政府作出了决定:重修彭湃烈土故居。1955年,古大存派了民政厅副厅长朱荣专程到海丰把彭母接到广州过晚年。

    1957年11月,海丰举行“纪念海陆丰苏维埃三十周年”活动,他还亲自前往主持。

    (本文节选自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审的《带刺的红玫瑰》一书。作者杨立1928年生于上海,无线电工程专业出身,1948年在东北开始任古大存秘书,1949年11月南下广东,1983年后任广东省副省长等职务,1997年6月病逝于广州)

    附录(二)——

    我曾有幸陪彭湃母亲游荔湾

    作者:杨宝泉

杨宝泉系古大存同志原秘书、正厅级离休干部、现年86岁

    讲起彭湃同志,最初知道他的大名,是在我的首长古大存家中看到一本美国记者斯诺写的《红星照耀中国》的书。书中,毛泽东回答斯诺的有关提问时说:“彭湃领导的海陆丰苏维埃运动失败后,它的一部分军队,在古大存指挥之下,离开了那区域,与朱德和我取得了联系,后来成了红军第十一军的基本队伍。”

    从此,我就知道了我的首长古大存和彭湃的关系。

    2007年,广东省委在纪念古大存诞辰110周年暨红十一军创建77周年时,邀请我写回忆文章。我撰写了《回忆古大存在解放前后的革命活动》,文中写到解放初期,古老主持省政府日常工作兼省民政厅厅长时,对革命老区的关怀、对军烈属的关怀和关照,尤其对我党早期革命领导人彭湃烈士母亲周凤的尊敬。当时,古老出差途经海丰,或者彭老太太来广州,古老总是亲自登门拜访。有时,还叮嘱夫人曾史文大姐和我陪同彭老太太游览,同时吩咐有关部门照顾好彭老太太。

    记得大约在1950年春夏之际,我和曾史文大姐陪同彭老太太游览了广州荔湾。当时,我们三个人上乘坐小船去“海角红楼”,途中,船工在河里捕捞起小鱼小虾,为我们煲煮了“艇仔粥”,味道鲜美极了!彭老太太和曾大姐边吃饭边聊天。曾大姐生于广东丰顺县,能讲客家话,也会讲潮州话,她和彭老太太讲潮州话——她们谈些什么,我听不懂,但看得出她们聊得很开心。

    2009年5月,我和首长的儿子古延贤一起去了海丰红宫红场。当年彭湃赠送古大存大马刀,古大存当即赋诗一首:“殷殷刀上血,深深战友情。嘱托何凝重,敢不轻死生?”我们将这首诗刻制成纪念品,赠送给了红宫红场。当天,瞻仰红宫红场后,我百感交集,也写下了一首诗:

    有幸因缘入海丰,得瞻烈士紫光功。
    两燃农运燎原火,三执军谋起义锋。
    开辟东江留火种,旋从中委佐周公。
    尤钦昔日焚田契,先烈遗风世代崇。

    附录(三)——

    同历劫难 终见晴天

    作者:朱长河

    1954年年底至1957年,彭湃烈士的三儿子彭洪任海丰县副县长期间,为解决海丰县缺医少药、医疗条件差的问题,他多次到省里向柯麟同志和古大存副省长反映意见,提出建议。在省政府和卫生厅的支持下,1957年,建成了海丰最大的综合医院——彭湃纪念医院,改变了海丰县的卫生医疗状况。广东开始了大反“地方主义”后,1957年年底,他被停了职!

    彭家在革命战争时期,曾为革命献出了7位亲人。没想到,“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又受到林彪、“四人帮”反动路线的冲击和迫害。彭湃的儿子彭洪被迫害致死,彭湃的侄儿彭科,彭湃的堂弟彭劲、堂侄彭株被枪杀或被打死,就连他的母亲也受到冲击,被关进黑监狱4个多月。几经曲折,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心下,老人家才得到了妥善安置。彭洪的妻子陈平、女儿彭伊娜则被下放到广东韶关翁源“五七”干校劳动。

    大革命失败后,古大存的家庭也曾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摧残,家属亲人先后被杀害12人,其中10人被评为烈士。建国后,古大存任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常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957年至1958年,广东党内开展反“地方主义”斗争,古大存受到错误处分,被撤销省委书记、副省长等职务,先后四次受到残酷打击。1966年11月4日,古大存同志含冤辞世,终年69岁。

    “文化大革命”期间,古大存的家人也深受其害。古老去世后,他的夫人曾史文一个人拉扯着10个孩子(其中只有一个已参加工作)艰难度日。而且,曾史文也正在接受审查,家里还遭到她单位“造反派”的抄家。“造反派”翻箱倒柜,把书籍、衣服全部倒在地上查翻。古老家里大院有一个大防空洞,平时没人下去,“造反派”们想下去查翻又害怕,就命令古老的几个孩子排成队走在前面,他们跟在后面。当时,防空洞的墙上不知谁印了个像血手印的东西,“造反派”们就怀疑古老家人干了什么坏事……那天,古老的儿子古广贤正好有一个同学来找他,竟然被“造反派”们打得从楼梯上滚下去……那次抄家,拉走了整整一卡车的物品,内有很多书籍、信件和文物。

    习仲勋同志主持中共广东省委工作期间,领导全省人民基本完成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各项政策的工作,为全省人民齐心协力进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文化大革命”期间发生的“彭湃家属惨遭迫害案”,以及广东反“地方主义”期间发生的“冯白驹、古大存反党”冤案,都是在习仲勋的直接关心和党中央的支持下处理和平反昭雪的。

    1979年1月25日,在广东省委四届二次常委扩大会议上,习仲勋代表省委作总结发言,他说:“文化大革命”中,海丰发生的反彭湃事件,是林彪、“四人帮”篡党夺权阴谋的一个组成部分,矛头指向周总理、叶剑英副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一次反革命事件。在这个事件中,著名的海陆丰农民运动遭到诋毁,彭湃同志被打成“叛徒”,彭湃烈士的亲属和维护革命烈士英名的干部和群众遭到残酷的镇压,激起了广东人民以至全国人民的无比愤慨。今天,海丰冤案得到了彻底平反昭雪,被颠倒了的党的历史也重新恢复过来了。

    1982年4月,广东省委向中央纪委和中央呈报《关于冯白驹、古大存同志的问题复查结论的请示报告》。1983年1月,中央纪委向中央书记处呈报《关于冯白驹、古大存同志的问题审理意见的报告》。同年2月9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为冯白驹、古大存同志恢复名誉的通知》,载明:

    中央同意中纪委《关于冯白驹、古大存同志的问题审理意见的报告》,撤销一九五七年十二月广东省委第八次全体会议(扩大)《关于海南地方主义反党集团和冯白驹、古大存同志的错误的决议》,撤销对冯白驹、古大存同志原处分的决定,恢复他们的名誉。冯白驹、古大存同志,都是我党的老党员,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长期坚持武装斗争,对党对人民是有重要贡献的。

    如今,劫波历尽,万象更新!彭湃和古大存等革命前辈的深情厚谊,在他们后代中传递和延续着。古大存的儿子古延贤说,父亲平反后,他多次回到故乡五华、丰顺,也多次到海丰瞻仰红宫红场,追寻先辈的足迹。

古延贤、彭伊娜一行到海丰

    今年“八一”期间,他应彭湃孙女彭伊娜的邀请,和伍晋南的女儿伍依丽,以及中新社广东分社的同志们再次来到海陆丰革命老区。谈起前辈,古延贤说:我的父亲无论是讲话还是写文章,都常常涉及到彭湃。我们小时候,父亲经常向我们讲起彭老太太(彭湃母亲周凤)——父亲那种亲切的表情和口气,可能感觉到他对彭湃同志很深的感情。

    古延贤有一个愿望:2009年,他将父亲题赠彭湃的四句诗刻制成纪念品,赠送给海丰红宫红场纪念馆。希望纪念馆能将其展示出来,让千千万万的观众在这豪迈的诗句中感受烽火岁月,感受伟大的革命友谊!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吕楚雄和彭湃的一段往事(组图)
·下一篇:他的事业,改变了世界格局——记我国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彭士禄(组图)
·追忆红色医生苏家麒(组图)
·徐向前在海陆丰的艰苦岁月(组图)
·海丰埔仔洞红色文化广场建成启用(图)
·一尊巾帼英雄雕像(组图)
·海丰红色圣地感怀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建设的实现路径探索——基于海丰农民运动的思考
·共产国际电文显示:彭湃1921年入党(图)
·迎接二十大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组图)
·海丰县委书记看望东纵老战士(图)
·“八一”双拥 夏日芬芳(组图)
海丰红宫红场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丰红宫红场”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海丰红宫红场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海丰红宫红场”。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