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海丰县公平镇旧圩是公平日兴市集、公平新圩(现公平镇人民政府驻地)的前身,是一座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圩城寨。她位于黄江溪上游、罗峯溪下游,溪流绕着旧圩城寨流入黄江汇入大海;她曾经是一座富庶的古圩市、历史上的贸易重镇,粤东人常说的五邑投集指的就是海丰县公平旧圩。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由于自然规律和大量商家涌入旧圩经营,小小的旧圩城寨已经无法容纳更多拖家带口的商家进驻旧圩市集了,加上古老管理办法不能适应越来越多的新商人和新的商业模式,因此后来的商贾就在旧圩城寨西北的山坵自由贸易。慢慢地,旧圩城内的商户也迁出并合于新的市集,就这样形成了今天新的公平圩。而曾经的公平圩就成了旧的圩市——公平旧圩。
旧圩从富足的商业重镇演变成纯农的大乡里,此时的民情、社情、民意正是中国共产党需要团结的力量,彭湃等革命先驱需要这些同心同德的穷苦大众做坚强基础。因此,从农会组织到抗日自卫队、从东纵到边纵,旧圩人民群众都和中国共产党站立在一起,书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
一九四零年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东移至海陆丰,在海丰建立了一支地方武装“东纵六支”。为了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便于东纵各部在海丰县二区的活动,海陆丰中心县委书记郑重亲自来到旧圩召开会议———到会的还有县委宣传部长吴诺冰,以及钟娘永等同志,内容主要是组织掩护工作、强调公南乡交通站的重要性、组织物资供给部队并在旧圩设立东纵等党的秘密落脚点以及战时伤员医疗点等。公南乡交通站的工作主要由旧圩人钟娘永负责。钟娘永是我党早期的党员、海陆丰地方党组织的骨干,他大革命时期流落南洋并与同在南洋的乡人张顺平结为同年兄弟。此时,钟娘永首先想到的就是利用这位同年兄以及他宽敞并带有后花园的大厝(家院),来作为堡垒户来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张顺平一拍即合,同意为曾生等东纵领导提供场所并收容伤员,还愿意捐出粮食等作为给养。
一九四零年三月,一天夜里约十点钟,钟娘永听到闲厝(偏房)有人动静感觉到山上来人了,起身一看确是自己人——只见曾生带着保卫员和另外的陈同志、王同志到来,忙开门迎入屋里。曾生介绍了部下人员,然后说:路上走得急,现在还没有吃饭!钟娘永即唤来妻子吕惠珍洗削旧圩特有的番薯——扁担藤,切成片状煎油,配以盐水,解决曾生一行的晚餐。37年后,一九八七年纪念海陆丰苏维埃政权成立六十周年时,曾生和钟娘永见面时,还一起回忆起那顿晚餐呢!
一九四零年六月,曾生、郑重来到旧圩,说有伤员要到来,得马上安排接应并疗伤。钟娘永按照计划把伤员输送到农会馆(张氏八房公厅)后,马上通知红军原军医二区高谭人钟木前来救治伤员。当年六月底,曾生、郑重等再次来到旧圩开会并看望伤员,准备接走伤员并安排部队撤离等工作。这时,在外守望的钟娘永突然接到安插在公平区长黎庄晨家的情报员报告:敌军从可塘、海城、公平调兵三路围攻旧圩城寨,兵马已经在城门外!城内有伤员、有党的领导干部在开会,情况十分危急!钟娘永一边安排张华丰报告敌情并转移伤员,一边唤来保长、甲长带领觉悟高的群众前往城门欢迎敌军——实际意图是堵住城门以拖延时间,让伤员转移出旧圩城。他自己则飞快奔到张顺平家去报告敌情、安排曾生等同志安全转移。虽然所有城门均被敌军控制,但是聪明的旧圩人民早就做好了准备——在旧圩城内外相联的善庆庵侧的、供神鬼通过的萌城巷打开了门洞、以备不时之需,而此时刚好派上用场!曾生带领的东纵干部、郑重带来的中心县委干部以及东纵伤员全部从荫城巷走向善庆庵,安全撤出了被敌人三路包围的旧圩城寨!
敌军黄汉杰部进入旧圩城后,直仆张顺平院落和农会馆,既抓不到曾生又捕不到伤员。黄汉杰恼羞成怒,把全乡保甲长、张顺平一家六口共28人抓走,押往海丰县衙,一把大火把农会馆、张顺平院落烧光!后经党组织和钟娘永等多方设法营救,除了张顺平妻子、儿媳在酷刑中牺牲,其他人员全部获得释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