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
专题
>>
浙江红色旅游
>>
最新动态
>>
正文
浙江大学的“长征”
2008-02-15 09:53:18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王凯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
打印
】
【
投稿
】
【
纠错
】
【
论坛
】
【收藏】
E-mail推荐:
地,浙大决定继续西迁,竺可桢又西去寻觅下一站学校安顿、发展的地方,因无暇家顾,与他相濡以沫的妻子和次子在泰和先后染病去世。
西行入桂
受战事影响,自1938年夏浙大在泰和已无法上课,根据教育部“遇必要时可迁贵州安顺”的指令,浙大做好迁黔的准备。但竺可桢经过实地勘察发现,自泰和至贵州只能靠汽车运输,数千名师生和几千箱图书仪器到达安顺,起码要费时半年以上,这样很可能会耽误学校上课,因此竺校长决定就近先迁广西宜山,届时再视形势决定行止。
1938年8月,浙大师生开始西行入桂,经过两个月的艰苦跋涉,所有教职员工和学生,除押运图书仪器等物资的尚在途中,其余全部安抵宜山,学校于11月1日正式开学。
浙大这次西迁,人员众多,家属中有老有小,图书仪器行李多达2000多箱,但师生员工们的紧密团结,互相关心,克服了许多难以预料的困难和周折,最终圆满完成了搬迁任务。在迁校中,绝大部分仪器都无损坏、散失现象,甚至连玻璃仪器、米尺这样的小物件都没有损坏或丢失。
宜山昔称“蛮烟瘴雨之乡”,浙江大学师生到达后,首先遇到的是疟疾的威胁,不少师生病逝于此,据说每场考试下来,就倒下一批同学,故有“宜山宜水不宜人”之说。1939年2月,日机轰炸宜山,浙大校舍遭劫,师生经常到江边躲避,曾有学生这样描述:“碎石与弹片齐飞,江水共泥沙一色!”在这种情况下,宜山不宜再留,竺可桢决意再迁贵州或云南。
落户湄潭
1939年2月,竺可桢校长来到贵阳,与贵州省主席吴鼎昌商议迁校事宜,此间恰遇在贵阳做事的湄潭籍人氏陈世贤、宋麟生,两人力劝竺校长迁往湄潭,陈世贤向竺可桢介绍湄潭“出产甚丰,肉每元七八斤,鸡蛋每元100个,米三元一石,其地有水多鱼”,且湄潭山清水秀、文风高尚,人民感情淳朴。竺校长听后便来湄潭考察,湄潭县县长严溥泉听说竺校长来湄考察非常高兴,亲自召集各界人士欢迎竺可桢的到来,并告诉竺校长要把湄潭最好的房舍供给浙大师生选用。竺可桢在湄考察后甚为满意,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湄潭风景优美,民风淳朴,物美价廉。”初步决定将浙大迁至湄潭。
随后,竺先生再到贵阳会晤吴鼎昌,吴亦赞成竺可桢此举。12月,吴鼎昌以省主席的名义致电湄潭县政府,命令地方政府鼎力协助浙大迁校贵州:“令湄潭县政府:查国立浙江大学,将由广西宜山迁来本省,所有校址,业经选择在该县境内,并先勘有附城房屋多幢,作为教室宿舍。仰即预为准备,切实协助,为要!主席吴鼎昌。”
1939年12月6日,浙大师生离开广西迁赴贵州,由于遵义至湄潭公路尚未竣工,浙大一面寻找房屋在遵义临时开课,同时派员赴湄做筹备工作。次年6月初,浙大师生陆续迁抵湄潭上课,浙大从此在贵州度过了七年难忘的岁月。
贵州七年,是浙大最重要的发展时期,在艰难困苦的历史条件下崛起为国内有影响的名校,当时教育部派人到全国各地巡视,认为浙大是所有西迁大学中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最好的一所。1944年10月,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来湄潭讲学,被浙大醇厚的学术和人文氛围深深吸引,他将浙大与他的母校剑桥大学相提并论,誉之为“东方剑桥”。回国后,意犹未尽的李约瑟还在文章中深情地写道:“在重庆与贵阳之间叫遵义的小城里,可以找到浙江大学,是中国最好的四所大学之一。”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关闭窗口
·上一篇:
浙西南革命根据地景区列入全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
·下一篇:
浙江永嘉举行红十三军成立8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组图)
loading...
评论加载中...
·
余云婷:勿忘国耻 梦圆中华——记浙江理工大学乐清支教社会实践团学习习近平主席七七讲
·
特稿:勿忘国耻 梦圆中华——记浙江理工大学乐清支教社会实践团学习习近平主席七七讲话
·
厘清血债史实 浙江启动编写日军细菌战专题
·
单静波:观抗战之史 扬时代之魂——记浙江理工大学参观“永乐人民抗日自卫游击总队纪念
·
特稿:观抗战之史 扬时代之魂——记浙江理工大学参观“永乐人民抗日自卫游击总队纪念馆
·
浙江理工大学:寻爱国之情,记峥嵘岁月——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子的红色足迹(组图)
·
特稿:寻爱国之情,记峥嵘岁月——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子的红色足迹(组图)
·
浙江嘉兴发布中共创建史研究成果:一大召开时全国有58名党员
·
容全堂:女革命家金维映在浙江的红色足迹(组图)
·
特稿:女革命家金维映在浙江的红色足迹(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本
站检索:
标题
全文
作者
关键字
来源
我支部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组织生活会
“香港青少年红色之旅福建行”旅行团来我馆参观交流
特稿:仰望中条(图)
王放:仰望中条(图)
特稿:仰望中条(图)
《周恩来风采》摄影展在刘少奇纪念馆隆重开展(图)
文艺表演进军营 唱响军民鱼水情(图)
我带砳砳逛南京(组图)
请给有碍观瞻的景观“理理发”(组图)
陈诗颖:信阳师院外国语学院社会实践小分队走进革命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
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