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反帝反封建任务并没有完成,所以它又是失败的。领导这次革命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缺乏明确反帝纲领和具体行动,由于资产阶级历史的局限性,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帝国主义的本质的认识不清楚。资产阶级把革命目标只限于反对清朝皇帝,他们认为“清帝退位”就是专制已除。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未能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革命党人没有建立和掌握一支坚强的革命武装,作为团结一切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中国同盟会也没有建立一条正确的组织路线,因而在组织上是不巩固的,同盟会内部复杂,政治信仰不一致,思想上也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所以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领导核心,这样一个思想上缺乏信仰,组织上松懈无力,内部矛盾重重的政党又如何能够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呢。但是,我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革命的奠基石,它说明了只要不断地革命下去,胜利终有一天会来临!另外,今年是辛亥革命纪念的一百周年,而我们去参观的那个辛亥革命纪念馆却非常的小,我希望能够在扩建得再大一些,让更多的了解到辛亥革命。
去辛亥革命纪念馆那天,下着雨,初夏的雨天虽然很明畅,但这种天气还算是很应景的。本来,在这样的日子里,即使是晴日明朗,人们的心里也应有雨天,而且间或更阴沉些。
纪念馆隐藏在山脚的翠绿中,郁郁葱葱,要车子绕啊绕才能找到。馆外其实是烈士墓地,有竹林,密密的,自然也有松柏,很适合英雄们长眠。1981年,徐锡麟、陶成章、马宗汉、陈伯平、沈由智、杨哲商等烈士和浙军攻克金陵阵亡将士遗骸从孤山隆重迁葬到此,也算的上山舍墓田同水曲。因为风光秀美,它倒更像是一个别居的园子。走进园门,看到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字:国魂不死。然后就觉得刚才的闲适荡然无存,即使是岁月悠悠,长眠地下,锐气仍是浩浩汤汤,像是从地底下罩上来的。
真的是很年轻啊。
这是我在看墙上的照片时唯一的想法。墙上的人都是当年光复会和皖浙起义的骨干,他们大部分人一生的时光都很青葱,因为永远停留在了青年时期。以前看过一句话“广州人闹革命,浙江人出钱,湖南人流血”。每次看到都有些无奈,虽然也是出了力,可在那种年代里的奋斗没有抛头颅,洒热血听起来总是有些遗憾,显得浙江人有些冷漠和奇怪地淡定。现在看到墙上的事迹和照片,情感上总算圆满了:我们浙江亦是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英雄壮举,不算落后,这群人所做的事激烈而慨然: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又是运筹帷幄之中,成立了著名的革命团体:光复会,底定东南,厥功甚伟。只可惜,知道的光复会的人实在太少,了解辛亥年浙江光复事迹的人还是太少。就说这座纪念馆,憋憋屈屈的蜷缩在杭州的一角,这么小,实在是不匹配它的意义,我总想着应该让所有人都知道它所承载的壮举的,不该被埋没,它是伴随着一件开天辟地的事的,就该被呐喊着昭示着,一一垂丹青。
从九溪出来,穿过龙井,走在林荫密布的龙井路上,吹拂在脸上的是舒适的微风,我来到了这一个小小的幽静之所——浙江辛亥革命纪念馆。一走进辛亥革命纪念馆,一组辛亥革命烈士雕像一组就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辛亥武昌起义后,东南各省先后光复,清政府在金陵的驻兵负隅顽抗,新军初攻失利,退据镇江,电告各地求援。当时浙江光复不久,即出师会攻南京,为中路主力。浙军先后攻克乌龙山、幕府山二炮台,又激战于孝陵卫,仰攻紫金山天保城获胜。1911年12月2日配合友军攻克南京。1912年在此筑墓9座,合葬此役牺牲将士43人和在杭州、武昌二战役中牺牲的2人。烈士墓还包括徐锡麟等人。
进入室内才看见两个工作人员,他们看见我们去了表现的很热情, 一边耐心的给我们讲解一些关于辛亥革命的知识,一边给我们给我们领路。
看了一圈我了解到 浙江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重要地区。广东、两湖、江浙是当时革命派最活跃的地区,革命派的早期组织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就分别在这几个地区展开活动。
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