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衍(1900—1995),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汉族,浙江省余杭县(今浙江杭州)彭埠镇严家弄人。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文学艺术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夏衍出生之时,正是中国饱受内忧外患的动荡时期,那一年八国联军一路攻入北京城,给现代中国史重重地抹上了一个耻辱的印记,更令诸多有识之士对清政府彻底绝望。就在这耻辱和绝望中,一股新的、革命的力量正在悄然崛起,它将引导着中国进入一个别样的天地。历史在那样一个灾难之年行进到了它关键的转折点,只是身处其中的人们未必都能意识到这一点。刚刚降临人世的夏衍自不待言,不过生于如此艰难时世,却注定了他与时代、与社会息息相关的命运。”(摘引自《世纪行吟(夏衍传)》,作者:陈坚/张艳梅,主编:万斌,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07-01第一版)这是我们在网络和书籍中找到的有关于夏衍先生的一些文字材料。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夏衍先生是优秀的中共党员,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之一。但为了深化我们对夏衍先生的了解,进一步从精神层面上获得洗礼,看看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小组选择了瞻仰位于杭州庆春门外严家弄的夏衍故居。
在下沙B1总站坐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小组在艮新天桥东下车,按照路人的指示,登上天桥,穿过马路,走进街道,拐到弄堂里,大半个小时之后,找到了这个隐藏在到处都是高楼大厦的城市中的深深宅院。严家弄在一条车来车往的大马路边上,来来去去的人较多,还算一个比较热闹的地方。严家弄只能算是一条稍大的小弄,两侧林立着居民楼和各类小店。隔着一段距离我们就能看到一幢特别的建筑。大家猜想,那可能是此行的目的地:夏衍旧居。果不其然,一进门就能看到的夏衍先生像印证了我们的猜想。
夏衍旧居建于清末民初,是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次,除了本小组成员楼骁骏和孙飞晖,一同前往的还有同班同学詹献达以及秦晓君。
刚进入旧居,正厅里的工作人员就给我们进行了热情的初步讲解,在知晓了一些关于旧居的基本信息后,我们一行人开始逐间参观旧居。正厅的左右两间房间有关于夏衍先生的基本介绍,左边的房间内陈列着先生生前使用过一些物品。无论是解放前夕还是解放后,先生使用过的东西都显得较朴素。我们想,这不仅有优秀中共党员重精神建设,轻物质享受的原因。先生为人低调亦在其中得到体现。
穿越右边房间的门,眼前出现了一个小型的庭院,在小型庭院的后方,高大的旧居围墙之前,是旧居“八咏堂”的正堂。据我们目测,正堂大概有二十来个平方,地方有些显小。正堂里整齐大方的摆设、风格让我们联想到了夏衍先生的为人与处事,大致也是这样的吧。
面对着八咏堂向左转,是旧居的后院,后院内植被茂密,后院旁有养蚕间、私塾。其中,在私塾的墙上写着这样的简介“私塾是当时严家弄的学堂,夏衍七岁入学,天资聪慧,助学同窗,深表敬佩。”
私塾的旁边,是夏衍先生晚年的卧室和童年的住所。一提夏衍先生晚年的卧室,不禁让我们联想到在查资料时看到的一则故事:夏衍先生在生命的最后时候,他的秘书对他说:“我去叫医生。”夏衍先生却叫他回来,说:“不是叫,是请。”这句话也成了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文革前的文化部副部长、文革后的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能平易近人到如此地步,能这样的谦恭有礼,实在是值得我们后辈自省与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