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上世纪60年代,数以万计的建设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由无开始,从零跨越,历经9年,在天堑上架起飞虹,建成了令世人瞩目的南京长江大桥。
为深切缅怀周恩来总理,由江苏省档案馆、中铁大桥局、南京市档案馆、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周恩来纪念馆、南京市博物总馆主办,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承办的《周恩来与南京长江大桥图片展》在周恩来纪念馆西花苑碑园展厅开展。
本次展览分为“千年架桥梦”、“九载架飞虹”、“精神永流传”、“大江丰碑”四个部分,通过精彩丰富的档案史料,全面再现了南京长江大桥的“前世今生”。
1959年4月,中共八届七中全会讨论南京长江大桥建设问题。南京长江大桥设计图纸放在会场上供与会人员审看,获得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肯定。
南京长江大桥的桥头堡方案是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审定的,武汉长江大桥的桥头堡造型是中国古典楼阁式,周恩来总理曾指示南京长江大桥的桥头堡造型要比武汉大桥桥头堡雄伟一些,要体现出三面红旗,红旗的用料要选好,颜色要鲜艳,做到永不退色。
最终南京工学院钟训正设计的“三面红旗”桥头堡方案从全国17个单位提交的57个方案脱颖而出。
1968年9月30日,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顺利通车。1968年12月29日,公路桥通车,南京长江大桥全线贯通。
1971年6月5日,周总理陪同罗马尼亚党政代表团参观了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工程1985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800多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南京长江大桥工程与“两弹一星”等一同列入建国后国家重要成就项目。
回望南京长江大桥筚路蓝缕的建设历程,建设者们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用一个个鲜明具体的精神“坐标”,凝结蕴育的南京长江大桥精神,是共和国一个时代的辉煌印迹,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奔向富强复兴的“中国力量”的具体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依旧释放着巨大正能量,依然是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创造新业绩的强大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