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8日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33周年。此时此刻,周恩来纪念地内腊梅花傲雪绽放,海棠树的枝条上能看到星星般大小的嫩芽。虽然,已是数九,但寒冬挡不住人们思念伟人的脚步。从八日开始,周恩来纪念地以多种形式隆重纪念周恩来总理逝世33周年。
1月8日,周恩来纪念馆全体工作人员向周恩来铜像敬献花篮
在留言册上写下自己的感想
纪念馆:鲜花献伟人
八日清晨,纪念馆桃花垠笼罩在一片浓雾之中。一会儿,雾稍稍退了点,只见周恩来铜像基座四周放满了花卉。铜像广场上,纪念馆全体工作人员身着整洁的服装,庄重地站立在周恩来铜像下。九时,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局长、周恩来纪念馆馆长张谨满怀虔诚的心情,在向周恩来铜像献花前作简短讲话,他说:“33年,周恩来的名字日久弥新。33年磨灭了人们的很多记忆,但不朽的英名我们依然铭记。33年焕新了人们的价值取向,但崇高的精神我们需要传承。33年聚合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但光辉的形象我们理应捍卫。33年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理念,但优良的传统我们必须继承。”接着,两位讲解员抬着花篮敬献在铜像前。张谨理好绶带后,全体工作人员向周恩来铜像三鞠躬。
三鞠躬礼毕,工作人员依次上前将一枝枝菊花献于铜像的基座上。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大家有多少话要对总理说啊!
边上是放置好的观众留言册,他们纷纷拿起笔书写下自己的无限感想、写下自己的誓言。一条留言这样写道:“用虔诚守护道德丰碑,用爱心构筑精神家园”很多人表示,要像周总理那样做人、做事、做贡献,立足本职,热情服务,以告慰伟人英灵。
8日周志军、石志福、石蝴蝶向故居周恩来半身铜像敬献花篮
8日,淮安外国语学校等学生在周恩来故居举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活动
故居:思念情深
1月8日,清晨的寒风中,一对年轻夫妇早早地守侯在周恩来故居的大门前。原来,两人是来楚州投亲的北京籍新婚夫妻。本来两人订好了6日晚返程的火车票,听亲属说1月8日是周总理逝世的纪念日,便决定退票留了下来,他们是今天第一个到故居瞻仰的观众。问及原因,新郎深有感触地说:“周恩来无私奉献和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是我们后人永远学习的楷模。”
在周恩来铜像前,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恭敬的献上花篮,并久久伫立……他就是五次在总理逝世日来故居的周总理侄孙周志军(周恩溥的孙子),现为河南郑州一家企业老总。见到我们,他情绪激动地说:“敬爱的周爷爷身上有很多优秀的品质,让他的子孙后代受益终身。比如说,传承下来的艰苦朴素、自强自立、互相关爱的家风对我们的影响很大,教育很深。”在故居瞻仰的楚州区溪河镇一位机关老干部深情地说:“周总理12岁离开家乡,虽然没有回来过,但他十分关心淮安的发展,淮安人民对他一往情深,对他老人家的怀念与日俱增。”
让人感动的是,河南焦作市的一对中年夫妇又是提前一天乘车赶来。故居工作人员对他们一点不陌生,男的叫石志福,女的叫石蝴蝶。他们每逢总理的忌日和诞辰纪念日,都要在故居献上价值千余元的花束。石蝴蝶告诉笔者,这是她们第十次来到周恩来故居。她说:“周总理是咱们老百姓的好总理,我们从心里怀念他!”
少年读书时的周恩来,立下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名言,曾激励无数青少年奋发学习、立志报国。勺湖小学、淮安外国语学校等6所学校的200多名师生,有的在总理“童年读书房”前,有的在总理铜像边,开展以纪念周恩来总理为主题的班会、队会等活动。勺湖小学四(二)班学生集体宣誓“立志继承周爷爷的遗志,决心像他那样学习、生活、做人,为祖国腾飞而读书,为建好总理家乡,加快淮安发展奋发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