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中红网联合制作
首页 > 最新播报
 
 
周恩来纪念地2009年10件事
2009-12-03 15:00:15
作者:张秋兵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12月2日,在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述职述廉述学述法和责任制暨惩防体系考核工作会议上,记者了解到2009年周恩来纪念地主要工作可以概括为10件事。
    (一)出色完成重大重要接待任务,透过淮安第一窗口充分展示开国总理故乡美好形象。
    习近平副主席在纪念馆动情地说:“淮安作为周总理的故乡,这是非常自豪的,这就是文化力、软实力,也是淮安最核心的价值”。李源潮部长在今年春节期间专程瞻仰周恩来纪念馆和故居,对纪念地近几年的建设与管理予以了高度评价,并称赞周恩来为“共产党人的楷模,中华民族的灵魂”。今年已圆满接待观众和游客12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20%。仅“十一”期间游客就高达20万人次,创历史同期最高。
   (二)积极适应免费开放要求,努力打造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的人民公园。
    周恩来纪念馆为了配套服务功能,在西花苑碑园西侧,又新建了1300多平方米的服务中心,目前屋面已封顶。维修了南湖驳岸100多米和东湖人行道、铜像广场行车道,完成了主馆及五龙亭周边、西湖小岛的绿化整治,更新了给排水系统,电力进行了增容升级,东南门道闸系统投入使用。增添了旅游观光游览车,安装了馆区背景音乐。进一步提升了东南门广场功能,使之成为楚州面积最大、条件最好、最受市民喜爱的健身广场。周恩来故居在美化内部环境,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的同时,主动与楚州区城管联合加大力度整治周边经营环境,旅游秩序明显改观。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初步完成“万公馆”、“陈家花园”和“一品园”建筑方案设计和项目立项工作。
    (三)成功举办三个全国性会议,创建周恩来研究新机制得到中央领导认可。
    承办了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分会成立大会、“周恩来与新中国”学术研讨会、周恩来纪念地论坛等三个全国性会议。会议受到江苏省委和中央文献研究室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新力等14位省部级领导出席大会。
    (四)聘请景区形象大使,开创当红明星与红色旅游景区合作先河。
    9月26日,在周恩来纪念馆举行了形象大使聘请仪式,总政话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扮演周恩来的特型演员刘劲同志受聘担任景区形象大使。
    (五)不断拓展宣传教育平台,“四进”活动推进了周恩来班创建工作。
    3月5日,在全国率先主办“读物进课堂、格言进教室、辅导员进班级、宣讲团进校园”的“四进”周恩来班活动启动仪式,向周恩来班赠送1万多件周恩来格言、图片和读物,聘请10名辅导员长期深入学校无偿服务,全市40多个学校响应并参与了这项活动。
    (六)积极探索基地共建新模式,共建取得显著成果。
    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20多场。与武警战士共度端午佳节,“报告祖国”节目在 2009年淮安市双拥文艺汇演中获一等奖,自编舞蹈《功在第一枪》获创作二等奖。走出馆区,走向社会,组织宣讲团进校园、进军营、进社区、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宣讲周恩来精神16场。3月20日在周恩来纪念馆西花苑碑园建造了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的“党建林”,全市每个市级机关党组织栽种一颗纪念树,长期负责认养。这也是我省唯一一个以全体党员名义营建的党建林。
   (七)着力举办特色精品展,带动文博工作全面上台阶。    10月1日,举办了《丹青的记忆——庆祝建国60周年馆藏书画名家精品展》。这次馆藏珍贵墨迹的首次集中公开展出。编辑出版了《周恩来与新中国学术论文集》和反映周恩来祖辈家规家教的《周氏家训》。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口无乡音 心有乡情——“淮安市荣誉市民”、周恩来扮演者刘劲表示,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周总理故乡
·下一篇:《风采永存——杜修贤摄影作品展》在铁岭开展(图)
·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在纪念地宣讲(组图)
·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初审结束(组图)
·管理局在全市公务员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
·立足5A 谋篇布局——管理局召开5A创建工作汇报暨义务监督员座谈会(组图)
·关于举行周恩来纪念地2015年度文化业务考试的通知
·日本友好访问团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图)
·管理局赴京征求纪念周恩来逝世40周年活动意见(组图)
·纪念馆宣讲团在县处级干部进修班宣讲(图)
·叶勇在首届网络信息技能竞赛中获奖
·戮力同心 共创全国文明城市——管理局走进社区开展帮扶活动(组图)
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版权所有 2007 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
技术支持:中国红色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