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中红网联合制作
首页 > 最新播报
 
 
为了丰碑的辉煌——周恩来纪念馆改扩建及周恩来生平业绩陈列馆工程竣工
2008-07-01 10:27:38
作者:本站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桃花垠是淮安市一个著名的地方,因为这儿纪念着一位伟人,这儿兴建了一座纪念馆。这位伟人就是全党楷模——周恩来,这个纪念馆就是国家批准建设的全国唯一的纪念周恩来综合性的纪念馆——周恩来纪念馆。



市委书记刘永忠2008年3月30日屡新伊始就来到周恩来纪念馆。图为刘永忠书记在纪念馆听取纪念馆张谨馆长汇报工程情况。(摄影:孙联明)



2006年3月5日,纪念馆成为总理家乡的第一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同一天,纪念馆人又开始积极准备110周年的礼物,纪念馆举行了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倒计时牌揭牌仪式,这一天倒计时牌上的数字是730天。(摄影:陈国民)



2008年1月13日,淮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希平冒着风雪视察纪念馆工地。(摄影:孙联明)



2008年3月21日,周恩来亲属周秉钧在淮安市委宣传部、淮安市审计局、市代建办以及周恩来纪念地馆领导的陪同下先后去成都、西安两地考察审定周恩来塑像。图为周秉钧(右三)在成都与著名雕塑家(摄影:孙联明)




在工程建设中,周恩来纪念馆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捐赠。2008年2月27日,在文化部《永远的怀念》大型演出中,恒源祥集团董事长刘瑞旗(右一)把《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绒绣像捐赠给了周恩来纪念馆。(摄影:孙联明)




  今年是周恩来诞辰110周年,经过近两年的努力,6月30日,500万家乡人民关注的历时两年的周恩来纪念馆改扩建及周恩来生平业绩陈列馆工程竣工。
  纪念馆人从征求意见、编制项目,到争取支持、论证方案,再到土建施工、陈列布展,只干不说、一干到底默默地经历了两个春夏秋冬,终于完满完成了各项工程。纪念馆正乘上周恩来诞辰110周年的长风,破解困扰多年的难题,在景点体量、参观内容和布展技术手段上,都实现了巨大跨越,成为名符其实的全国周恩来纪念地的龙头,为周恩来纪念馆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奠定了基础。周恩来纪念馆正成为淮安旅游产业的增长极,形成红色旅游品牌,发挥旅游产业的引擎功能,推动淮安经济的发展。
  跨越篇:350平米向2515平米的飞越
  在1992年周恩来纪念馆开馆后,有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周恩来纪念馆。
  一、缺乏专门的展厅,展览方式落后。齐康教授设计建造周恩来纪念馆曾获得国家鲁班奖。纪念馆一直以建筑闻名,但展览陈列一直是纪念馆的弱项,展厅一直是借助于主馆底层基台简单改建的,展览内容简单、陈列手法单一。随着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天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绍兴风范园的建设,周恩来纪念馆在陈列布展方面越来越显得落后。
  二、旅游线路不合理,旅游时间短。周恩来纪念馆的主入口是东北门,而东北门正位于纪念馆800米中轴线的中央位置,游客进馆后,不管是先向北到西花厅,还是先向南到纪念馆主馆,都得走回头路。由于展览内容不丰富,游人来纪念馆参观,在纪念馆、铜像广场、西花厅800米长的中轴线上,往往听听讲解、照照像,不到一个小时。
  三、桃花垠的水面绿地不断被蚕食。在1992年纪念馆开馆时,纪念馆周边是宽阔的水面和连片的绿荫,这些水面和绿荫成为纪念馆建筑的外衣,人们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越过水面,透过绿荫,看到巍巍的纪念馆。湖光绿荫下的周恩来纪念馆也成为周总理家乡的标志性建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纪念馆东西南北都不断树立起水泥建筑,水面和绿荫不断减少,城市的喧嚣越来越浓。
  周恩来纪念馆张谨馆长说:110周年工程总投资8500 万元,主要是三大块,一是周恩来纪念馆东南门主入口建设,二是周恩来生平业绩陈列馆建设,三是西花苑碑园建设。这三大工程很好地解决了纪念馆多年存在的三个问题。
  新建了专门的陈列馆,布展手法全国一流。过去展厅面积是350平方米,这下增加到陈列面积2515平米,增加8倍,不仅如此,纪念馆的陈列布展在内容上、技术上都积极创新,都达到了全国领先水平。纪念馆的陈列布展将和纪念馆的建筑一样成为淮安人民的骄傲
  旅游线路合理 旅游时间增长。现在的主入口在纪念馆东南门,避免了游客走回头路,节约了游客时间。同时纪念馆由于几大工程的建设,体量增加了一倍,新增占地面积4.8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游客参观时间增加了100分钟。
  保护了纪念馆的周边环境。纪念馆东南门原来是一片长满荷花的水面,自纪念馆开馆以来,东南门的水面几乎丧失殆尽,建筑不断增多且不断长高,居民的生活垃圾和污水严重影响纪念馆的环境。新建的东南门主入口,占地三万平方米,不仅美化了这儿的环境,增加了服务设施,而且拉近了纪念观与观众的视觉距离。纪念馆在西花厅西侧新建了西花苑碑苑,一方面保护了周边环境,同时完整地展现了北京西花厅的原貌,更丰富了纪念馆参观内容。
  创新篇:陈列内容、布展手法与建筑语言三足鼎立
  周恩来生平业绩陈列馆陈陈列工程是周恩来110周年诞辰的重点工程,也是最体现纪念馆人智慧的工程。这项工程是在原纪念馆附馆后面,新建一座陈列馆,专门用来反映周恩来同志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新建的陈列馆建筑面积2809平米,其中陈列面积2035平米,同时对原有的附馆进行改造,又新增陈列面积480平米。纪念馆还将主馆底层改造为影视厅,播放周恩来记录片。110周年工程让纪念馆一下子增加了陈列面积2515平米,增加了8倍,不仅如此,纪念馆的陈列布展在内容上、技术上都积极创新,都达到了全国领先水平。纪念馆的陈列布展将和纪念馆的建筑一样成为淮安人民的骄傲。在周恩来诞辰110周年的2008年,周恩来纪念馆不仅具有了气势恢弘的建筑语言,还具备了丰富多彩的陈列内容和全国领先的布展手法,实现了三足鼎立。
  纪念馆的陈列展览经过纪念馆人的多年准备,并广泛征求中宣部、中央文献研究室等领导专家的意见,最终将周恩来的一生生平业绩及人民的怀念分为四大部分:立志求索——为了中华之崛起,艰辛奋斗——为了新中国的诞生,鞠躬尽瘁——为了祖国的昌盛,风范长存——为了永远的怀念。在这四大部分中,又细分为17个专题:从童年岁月 故乡淮安12载,离别故土 北上东渡求学,重返天津 参加五四远东,到峥嵘岁月 投身革命洪流,风雨如磐 力挽艰难时局,再到呕心沥血 擘画发展蓝图,肝胆相照 增进民主团结,最后是全党楷模 光耀千秋,世纪伟人,永恒丰碑。17个专题让周恩来的一生清晰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在瞻仰者面前。这也是全国各地周恩来纪念地中,对周恩来的一生最丰富的陈列。
  过去,纪念馆的陈列基本上都是图片,而且一般是黑白色,叫着统版统色。这次分成了四个展厅,每一个展厅都采用不同的版式、色调,并提取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标识符号作为暗衬,营造特定的历史、艺术氛围。过去纪念馆的展览主要是图片,现在不仅有知名画家创作的油画,还有国家级的雕塑大师创作的雕像,以及国内一流公司制作的艺术场景。
  一进展厅,迎面而来的就是一尊活灵活现的周恩来浮雕和一幅巨幅背景油画《大海》,浮雕和油画完满结合,相得益彰,表现了周恩来壁立千仞的气度和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寓意他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浮雕和油画都代表了国内的顶尖水平:浮雕的创作者是雕塑家叶毓山,油画是国家一级美术师蔡景楷。
  陈列厅里还有几尊周恩来塑像。在第二展厅的一尊周恩来铜像是孙家彬教授创作的,这是孙家彬教授为纪念馆创作的第二件作品。1998年,孙家彬教授雕塑了周恩来纪念馆主馆二楼的汉白玉像,是全国最大的周恩来汉白玉像。
  展厅里的每一个角落,都体现了纪念馆人的别具匠心。往往是独有的文物、高科技的艺术场景、巨幅灯箱照片、方便快捷的触摸屏、经典的记录片、珍贵的历史资料等多角度、多手法、组合式地反映重大的历史事件,也体现了纪念馆的馆藏质量和陈列水平。
  在展厅的第14部分《殚精竭虑 苦撑文革危局》中,巨幅灯箱照片展示的是周恩来身着中山装、佩戴纪念章向四届人大做《政府工作报告》,而灯箱旁边展示着两件文物:正是照片上的那件中山装和那枚纪念章。同时,还有一个触摸屏在一旁,内容正是周恩来向四届人大作报告。
  6月18日,周恩来生前司机杨金明女儿杨静、杨毓光专程来到纪念馆捐赠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期间穿过的大衣。她们的父亲杨金明曾是周恩来生前司机,在伟人身边工作了23年。周恩来去世后又在邓颖超身边做秘书工作。  在一旁的艺术场景,让瞻仰者亲身体验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首次亮相。
  西花苑碑苑的兴建不仅丰富纪念馆的建筑语言,而且充分展示了周恩来的书法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期间穿过的大衣入藏周恩来纪念馆
·下一篇:《风采永存——杜修贤摄影作品展》在铁岭开展(图)
·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在纪念地宣讲(组图)
·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初审结束(组图)
·管理局在全市公务员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
·立足5A 谋篇布局——管理局召开5A创建工作汇报暨义务监督员座谈会(组图)
·关于举行周恩来纪念地2015年度文化业务考试的通知
·日本友好访问团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图)
·管理局赴京征求纪念周恩来逝世40周年活动意见(组图)
·纪念馆宣讲团在县处级干部进修班宣讲(图)
·叶勇在首届网络信息技能竞赛中获奖
·戮力同心 共创全国文明城市——管理局走进社区开展帮扶活动(组图)
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版权所有 2007 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
技术支持:中国红色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