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十年情" 学习恩来精神
周恩来是我一贯崇敬与学习的楷模。1998年3月5日,是伟大周恩来的百年诞辰,我怀着极其崇敬的心情,用悠悠三载之时,手抄76万字《周恩来选集》(上、下卷),捐赠给周恩来纪念馆收藏,了却了我对周总理崇敬、缅怀的一点心愿。光阴苒荏,转眼又要到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在时隔十年有今天,我重温"周思来选集",回顾了十年间与师生们交流学习心得的情怀,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周总理一生为党、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他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辉煌璀灿的丰功伟绩。他像丰碑一样巍然屹立在中国共产党光辉的党史上和中华民族光照千古的史册上,深深地铭刻在广大人民的心中。
誓做莘莘学子 传播恩来精神
回眸往事,我在农村小学手执金鞭整整度过了36个漫长春秋。退休后,我没有养花、溜狗,没有沉醉于棋场或"方城大战",更没有悲秋伤感,而是以一名老党员、老教师的责任感,热情地关注着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祖国人才的培养。我经过两个月的精心准备,整理出一万余字的演讲稿,制作了一系列的周总理生平资料、挂图和警句名言标语。于2000年3月21日开始,投入行动在楚州城区37所中、小学进行有关周恩来青少年时期勤奋学习事迹的教育演讲,许多学生的心灵被周爷爷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精神所震撼,于课后写出了大量立志成才感人肺腑的心得体会,使我喜出望外,断然下定决心要把演讲的这条路走下去。我先将本市4县5区的学校讲完后,而后在市、区两级宣传部、教育部、关工委的好评和全力支持下,经有关部门热情介绍,我便开始走出淮安,继而把演讲活动扩大到全省。
2001年9月10日,我单车匹力沿着大运河南下,途经各乡、镇、县、市到达扬州市区时一路演讲已有30多场。更令我激奋和终身难忘的是:扬州市委宣传部特地安排我到江泽民同志的母校--江苏省扬州中学和扬州市东关中心小学进行演讲,还特地举行了我的第200场演讲报告会。2003年4月23日,我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母校--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学,把周总理精神播进了32个班级师生心田。
七年多来,我骑车行程两万五千多里,足迹遍布江苏10个市、50个县(区)、200个乡镇、义务为600多所大、中、小学校作报告,受教育师生80多万人次,很多师生和学生家长都称我为"播撒革命传统种子的使者"。然而,这些誉称使我须眉有愧,深感还有"美中不足",有待我改进和深化,进一步提高宣讲质量。
贵在言行一致 践行恩来精神
周总理一生浩然正气,处处大公无私,当年曾冒着余震两次赴邢台地区,慰问受灾人民;在西柏坡的田野上,帮助农民抢收抢种;严守党纪。不收受故乡人民礼物,退还茶馓;艰苦奋斗,拒修西花厅;勤俭节约,将旧西服打翻改新成为中山装,又穿了四、五年,浴巾破了又补,补了又补,被人民称为"百纳巾"等等。这些高尚品德时时刻刻牢记在我的脑海中,并转化为我行动的准测。在漫长的征途中,我带着简单的行囊,骑着半旧的自行车,一路上风餐露宿,饿了就吃点馒头,渴了就喝点自来水。有遇着暴雨袭击的时间,也有车胎被扎破的时候,漫漫长途,都在考验着我的毅力和意志。我坚持用自己的退休金作演讲所需的各项经费,从不收取一分钱演讲费,不要车辆接送,不需住宾馆,也不接受宴请。自行车成了我唯一的交通工具,学校值班室、学生宿舍便是我满意的栖息之所,青菜豆腐是我的"美味佳肴"。七年多来,我婉言谢绝学校赠予的报告费有8万余元,我决不希罕金钱荣辱!
缘由何来?请君莫笑我年老头愚,我的急切心愿是:"与时俱进争奉献,奋蹄黄昏定讲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