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连接靖宇与辉南的宇辉地方铁路正式通车。随着一声汽笛长鸣,满载着矿泉水和煤炭的货车驶出车站。至此,靖宇县形成了公路、铁路、水路立体的一横一纵四出口的交通格局。随着长松和鹤大高速公路的建设,靖宇即将融入与长春、沈阳等东北大中城市2小时经济圈。
目前,靖宇县行政村通程控电话率已达到91%;未通电话的10个行政村,移动、联通信号也已完全覆盖,信号稳定,村民可以用手机与外界沟通,从而实现了“村村通电话”。
拯救生命之源
常言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话放在靖宇县显得有些悲壮。因为在上个世纪同样是在这片热土上,人们曾因饮用劣质水饱受地方病的折磨。
翻开靖宇县卫生志,记者看到这样的记载:
1944年冬,天合兴屯流行克山病,热河开拓民160多人3年间死亡84口。人死无棺殓就用柜子装或玉米秸子捆,无人抬就用牛爬犁拉……
1944年至1947年,靖宇县2万余人口,有2000人死于克山病。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病区人民,我国及前苏联专家联手研究攻克地方病。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量大增,加之原有深井水含铁量较高,旧的输水管网堵塞不畅,县城每天只供早、午、晚三次水,饮用水再度成为困扰人们生活的难题。
靖宇县人武部政委刘迎春对记者介绍,“早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人们就发现在龙泉等地生活的人身体健康长相标致,而他们都饮用五龙泉的水。”经检验,五龙泉水是罕见的优质矿泉水,能防治多种疾病。从长春来靖宇定居的高瑞琴1986年患糖尿病、胰腺炎等疾病,饮用五龙泉水3个月后复查,身体奇迹般地恢复了。
经研究论证,县政府决定引距县城4.8公里的五龙泉水进城。1995年,吉林省对靖宇三大地方病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地甲病、大骨节病、克山病均无新患。
崛起一座国际矿泉水城
走进靖宇县,记者发现许多神奇:拧开家里自来水龙头,就能喝上甘甜的矿泉水;走进街边的店铺,就可以吃一顿“矿泉餐”,淋一个“矿泉浴”……
据白山军分区政委李成蛟介绍,“靖宇是全国矿泉水保护与开发最早的县市之一,已探明的含硒优质矿泉水47处,日涌水量15.1万吨,是世界三大公认优质矿泉水发源地之一。2000年被命名为‘中国长白山靖宇矿泉城’。”
但长期以来,矿泉水开发不成规模,缺乏品牌,没有产生出应有的经济效益。
对此,靖宇县委常委金常发副书记对记者表示,为实现矿泉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规模开发、有序开发,靖宇县坚持走“打水牌、吃水饭、发水财、做水文章”的强县富民之路,坚持与知名企业、知名品牌结盟,严控“投资亿元以上和年生产能力20万吨以上”的准入标准,向全国乃至世界知名饮用水企业招商引资。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先后在靖宇投资办厂,生产矿泉饮品。
白山市委书记李伟向记者透露,靖宇县目前正密切与今麦郎、香港炜东、道光廿五、韩国乐天七星株式会社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洽谈合作,力争引进2到3户具有国际知名品牌的企业落户靖宇,推进矿泉饮品业向集群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对于靖宇的未来,李伟书记兴致勃勃地对记者描绘了美好的憧憬——构筑像法国“依云小镇”和“达沃斯小镇”一样的靖宇国际“矿泉小镇”,小镇里有康体矿泉、温泉馆、露天温泉浴池,浴场外有网球场、跑马场、高尔夫球场等。他说,今后,游人来白山市,不仅能爬山赏景,还能洗、喝天然矿泉水,体验矿泉水健康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