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上午,“边走边看长征路”采访组一行来到东距马尔康城区8公里,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精品景区之一的“卓克基会议遗址”——卓克基土司官寨。
马尔康县卓克基会议旧址
早上10点,记者瞻仰了老百姓口中盛传的“红军树”。五棵高大的白杨树排成一字,矗立在小学的门口,俨然五位英勇战士。当地老百姓告诉记者,红军树又叫“栓马树”,因当年红军在这里的五根白杨树桩上栓过马,后来就奇迹般地长成了今天的参天大树。
记者一行来到卓克基官寨门口,放眼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西索民居,藏族风貌的建筑群,山抱水绕,别具一番风味。山泉小溪穿梭在寨脚,映衬着官寨和西索民居。沿台阶而上,走进官寨的大门,辉煌的天井式建筑和藏族风格让人震撼。它以其独特的汉藏建筑风格而享誉国内外,被国际建筑师誉为“东方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
卓克基旅游管理局局长侯福芳告诉记者,“卓克基官寨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官寨由一座石砌五层藏式民居和一座石砌五层碉楼组成,是一座集居住、官署和防御相结合的少数民族官寨建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现存建筑主要完成于1918年。”
1935年7月1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率中央机关进驻马尔康卓克基官寨,并于7月3日召开了政治局常委会议,军委发布“夏洮战役计划”,确定以卓克基地区为总后方,还讨论通过了《告康藏西番民众书》,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是解放被压迫的各民族,建立自由选举的革命政府,并积极帮助一切革命的民族。
记者看到,当年毛主席等领导人在卓克基居住的卧室,依旧保持着原貌。管理人员告诉记者,长征在卓克基的这段历史,给毛泽东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长征结束17年后的1952年,毛泽东在北京接见了卓克基土司索观瀛。毛泽东还评价索观瀛“是一个开明的土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