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上午,我们前往位于大井的毛主席旧居参观。
坐落在山间平地上的小村庄,村口有座竹木搭建的简易门楼,匾额上题写着“毛泽东同志旧居”七个金色大字。
旧居屋后有一座半人高石砌的土台。台上有两棵大树:一株红豆杉,一株柞树。
据说,当年红军在井冈山失守后,大井几乎所有的房屋都被敌人烧毁,这两棵树也被烧焦了。可在1949年春天,它们却又奇迹般地复活了,又变得郁郁葱葱。1965年,毛主席重回井冈山时,这两棵树还居然开出了满树如银似雪的花朵。1976年,毛主席去世时,它们也再次枯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它们竟又变得枝繁叶茂起来……望着它们蟠曲而又挺劲的枝干,我想老区人民称它们是“感情树”,也许正是它们具有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吧!
有段墙的颜色与周围明显不同,这是1929年2月敌人烧毁旧居,仅剩下的半堵残墙。1960年,大井毛主席旧居按原样修复时,人们特意保留了这段浸透着历史沧桑的残墙。残墙上的累累弹痕,似乎正在向每一个参观者诉说着那段艰难的革命岁月。
随着人流,我们参观了毛主席、朱德、彭德怀等革命领导人当年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毛主席卧室是一间小小的厢房,陈设非常简单,只有一张用两条长凳搁着的窄木板床,床上只有一张草席和一条薄被子。其他几位红军领导人的居住条件也都差不多。听导游说,当年毛主席与红军战士一起吃红米饭,喝南瓜汤,却对革命的前途充满信心,丝毫不觉得这里的条件简陋,到处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就是在这里,毛主席代表井冈山前委起草了《井冈山前委对中央的报告》即《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从理论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验,阐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崭新思想,并最终率领革命军队走出井冈,走向全中国……
冒着酷暑前来参观的游人络绎不绝,人们凭吊革命的遗迹,眼神里满含着敬仰与期盼。
|